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与户型配置探究 徐少妹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徐少妹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水平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居住要求外,越来越注重居住的舒适度和品质度,对于住宅环境的整体性要求比较强。
        广州市冼剑雄联合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  510655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水平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居住要求外,越来越注重居住的舒适度和品质度,对于住宅环境的整体性要求比较强。因此,在住宅设计过程中要加强空间组合与户型配置的思考,通过在有效的空间内合理的进行科学配置,将其规划设计匹配合理,这样才能让舒适性和便利性得以提升。本文就相关的设计原则和配置方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空间组合;户型配置;舒适性
        引言
        在住宅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空间组合和户型配置有效综合,能够提升当前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并与建筑的实际需求和先进的设计理念相关联,才能实现当前空间组合和户型的有效创新转变,满足各种居住要求。下面就对我国目前建筑中空间组合设计原则和户型配置方式进行相关的解析。
        1 住宅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则
        1.1 舒适性原则
        在进行建筑空间组合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其舒适性,设计时需同时考虑建筑内部和外部的舒适度,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段并综合设计方式,将影响建筑的各种舒适度的因素得以调整,从而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在设计中,通过对房间朝向、房间位置、空间形状和内部的合理摆置,进行有效的长宽比例划分,对周围的光照条件、通风条件和自然条件等综合分析,保证空间环境的科学性和舒适性。客厅、卧室等主要的功能空间尽量设在南面,以提高舒适度;客厅和卧室设置过渡带以提高隐秘性;厨房位置应尽量靠近门口,方便进出食物和垃圾,形成很好的洁污分区,也减少对其他房间的影响。在空间组合设计过程中,做到满足美观性的同时,也要将比例设置恰当以增强舒适感。
        1.2 功能性原则
        居住空间的合理划分,能让空间使用率增强,使其功能应用更加明确。在对住宅建筑进行空间设计时,要重视其功能性原则。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动静以及公私、洁污区域进行妥善的设计,这是住宅功能使用良好、居住舒适的先决条件。在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的同时,还要做到室内流线畅通,交通面积集中、紧凑,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同时,也要对建筑的面积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不同的功能区的比例进行科学设计,在内空间和外空间上适当增加休闲场所。
        1.3 经济性原则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经济性原则,设计人员需要掌握每一栋建筑的性质和用途,并对空间内的环境定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后期的使用效果。同时在对经济性的各项因素考虑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功能区的面积大小进行合理的划分,对每一个区域的面积进行科学的设计。例如卧室的主要功能是夜间睡眠,日照对卧室空间的影响不是很大,只需设置满足一定的采光及通风要求保证卧室窗户的气密性和隔热性;对于卫生间来说可以适当的缩小不必要的空间面积。如果卫生间面积过大会造成较大的空间浪费,而增加居住空间面积,能够创造更加温暖亲密的空间,这是当前空间组合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考点。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逐渐重视,在设计中也要注意节能设计,通过对照明和温度的合理设计以满足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效益。
        2 住宅建筑设计中内部空间处理
        2.1 内部空间的体量处理
        在选择住宅建筑时,建筑内部空间环境的舒适程度是人们普遍较为关注的,而住宅内部空间的体量又是影响住宅建筑内部空间环境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如果住宅面积过小,会给人以局促感、压迫感;当住宅面积过大时,人们又会觉得整个空间空荡荡,缺乏亲密、温暖的感觉。考虑住宅建筑内部空间的体量处理时,需立足我国国情。当前,我国多是三口或四口的小型家庭,小型家庭对大户型的购买意愿不高,这是由于在家庭人口少但住宅面积过大的情况下,家庭生活氛围会被逐渐减弱、淡化,使家庭环境中的温馨感消失,人的存在感减弱,对家庭的依赖度减弱,失去家庭特有的生活气氛。因此,在不考虑实际需求的情况下盲目增加住宅面积的设计行为是不合理的。


        2.2 内部空间的尺度处理
        通过对建筑的绝对高度和绝对宽度两方面进行内部空间尺度的测量,能够使内部空间大小合理,为使用者提供最舒适的感官。在当前环境技术和多种政策的影响下,我国住宅建筑高度基本处于一定范围,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和环境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过低会使人感到压抑,过高也会显得不亲切,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整个建筑的空间感,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氛围。在进行内部空间的尺度处理时也要根据实际的平面面积进行调整,让高度和面积保持适当的比例。
        2.3 内部空间的艺术与细节处理
        当前建筑的美观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舒适程度,所以室内空间中的合理布置能够保证整个室内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视觉效果更完美,通过对多种图样图案的综合设计能够增强室内氛围,颜色和纹样的协调,也能使内部空间充满活力和美感。同时也要加强对传统艺术的融入,艺术品的有序陈设能使内部空间充实而协调。
        3 住宅建筑设计中户型配置
        3.1 卧室设计
        卧室是人们休息、更衣、梳妆的私密性较强的区域,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其科学化和合理化,让整个建筑的舒适性增强。在满足其舒适性后也要考虑到实际的需求,确保室内的光线和通风畅通,起居室应该朝阳,满足一定的光照时间要求,做好卧室隔音防止视线干扰,创造一个更加幽静的生活空间。在设计时其形状尽量保持规整,以方便摆放家具,同时也能增强完整的空间感。
        3.2 卫生间设计
        卫生间是整个空间场所中功能性最强的,更需注重其安全性和私密性。在设计卫生间时,需要根据建筑的整体面积和居住人数以及用户的生活习惯进行合理设计,对于大户型的住宅需要增加卫生间的数量,卫生间和卧室间的距离设计需合理,保证生活方便和私密。在设计时干湿分区需明确,地面也要选择防滑性较好的地面材质,使卫生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效提升。
        3.3 餐厅设计
        餐厅是家庭成员一起用餐和举行宴会的重要场场所,所以对餐厅的空间进行设计时需要配置合理的使用面积,通过对住宅的面积进行综合利用来保证餐厅的居住效果。餐厅也可以和厨房合并设计,但需对油烟机,橱柜以及冰箱等合理安置,减少油烟的影响。餐厅面积不足时可以通过落地玻璃以增强空间的通透感,也能让餐厅与客厅之间的联系加强,使整个房屋的居家感倍增。
        3.4 起居室设计
        起居室是主人会客、团聚和娱乐的主要场所,需设在朝向和视野较好的方向,具备良好的通风和自然采光条件,起居室的开间一般设计在3600以上为宜,保证电视的观看距离;其面积要根据户型大小来配置,避免面积过大造成空旷感,面积过小限制人们的正常活动。同时,起居室的门洞应集中布置,减少路线交叉,方便生活。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建筑空间的合理利用,一定要考虑建筑的休息、娱乐、学习功能,通过对不同功能之间的空间组合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一定要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通过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实现空间组合与户型配置的有效提升,转变传统的设计方案,使用户的各种需求都能够得到个性化满足。
        参考文献:
        [1]靳文博.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与户型配置的思考[J].居舍,2019(10):94+125.
        [2]任学斌.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与户型配置[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9):50-51+54.
        [3]苏子颖.探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以及户型配置[J].建材与装饰,2016(24):53-54.
        [4]李想.关于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与户型配置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