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道路景观设计与优化 王佳芬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作者:王佳芬
[导读] 摘要: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道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道路之间的景观,起着协调和平衡的作用。
        浙江新东南工程设计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000
        摘要: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道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道路之间的景观,起着协调和平衡的作用。在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和改造原有景观,协调、开发和创造新的景观,创造良好的景观形象和视觉效果。如果城市拥有良好的道路景观,有利于各种资源和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道路景观的重要地位,本文首先讨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要素、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原则,进而提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与方法,以期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供相关的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道路景观;设计;优化
        1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1.1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原则
        道路的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但城市的发展不仅可以着眼于经济水平,还需要考虑文化的发展。在城市文化建设层面,要对城市的文物、历史建筑等部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不能为了道路建设而破坏。如果道路施工非常必要,可以选择绕行施工。即使进行建设,也要做到道路景观与历史文化景观风貌的协调,维护城市历史文化,形成城市特色风貌。
        1.2符合整体美的原则
        道路建设不能破坏整体景观和城市特色,城市景观设计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即创造“城市美”。要把握整体性原则,设计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符合整个城市的设计风格和形象,并考虑城市的历史、整体色彩、文化表现等方面;(2)城市道路景观要创造良好的视觉形象,即也就是说,道路不宜过于突兀,需要与两侧的城市建筑、绿化带和建筑布局相协调,创造整体的视觉美;(3)该区域的道路建设需要置于同一时空纬度,并与本市历史文化发展相协调,呈现出道路效应。
        1.3符合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原则
        如今的道路建设已不再是纯沥青路,而是以绿色植物等生态植物为补充,保护城市环境的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要做好植物选择和植物配置,又要把道路绿化带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对待。在建设绿化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植物的多样性和空间。例如,可以在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表皮可以辅以草坪进行花卉种植。在推广过程中,可种植绿草等适宜植物,形成水平和垂直的双展。良好的绿地对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吸收噪声和粉尘、增加空气湿度和氧气等具有重要作用。
        1.4确保道路安全畅通的原则
        道路承担着城市交通的责任。因此,保证道路的畅通和安全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但目前,城市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给城市绿化带来了影响交通正常运行的问题。因此,绿化植物的种植必须注意适度和选址,不要阻碍交通。此外,绿化植物的建设不得引发和影响道路安全设施,即道路的标线和箭头不能被覆盖,道路监控系统和消防系统不能被覆盖,合理设计绿化植物和绿化带,确保道路发挥最大作用交通功能。
        2道路景观生态设计具体手法
        在对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准确掌握的基础上对其具体手法进行阐述, 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道路景观结构绿化设计的具体手法
        城市道路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中对景观带的绿化设计非常重视, 甚至作为其主导方向, 在“垂直绿化”理念的指导下, 在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带,实现城市道路的人工绿化,使其与传统步行道路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绿地,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休闲环境。此外,在公路绿化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中央分隔带的立体绿化设计的长效性。绿色的特性决定了它不仅可以缓解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视觉疲劳,降低高速公路事故的发生率,还可以通过人工绿化设计体现道路景观的多样性,增加其视觉美感。
        2.2道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积极应用
        近年来,科学技术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越来越注重融合城市文化背景、地域特征、生态气候等因素,使其具有城市地域文化的特征。

为了减少道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必须积极应用彩色透水环保砖等新型道路建筑材料,这样既可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又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和城市污染。除了新材料的应用之外,新的施工技术也应积极应用,如无声运行、低扬尘施工等。城市道路生态景观设计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2.3 多层次综合手法
        一般来说,主干道上的快、慢分道绿化带大多跨度较大,快、慢分道绿化带跨度较大。建设已逐步从抽象的植物色块向植物生态群落建设转变。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利用有限的绿化空间,本市其他主要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大多采用速生树和慢生树相结合的方式。此外,宽人行道绿化带应尽量丰富,遵循以下原则:上层高大树木有效遮挡行人,中层开花小树和常绿修剪树篱有效吸收、阻挡车辆尾气和道路扬尘,减少行人随意过马路的情况,更好地达到功能和景观的双重效果。
        2.4 生态廊道道路设计的具体手法
        英国著名园林设计师麦克哈格提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 提出了“土地适宜性”“千层饼模式”等,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上个世纪生态设计的发展。但由于当时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对自然的尊重只存在于生态垂直自然发展的层面,而生态发展的层面几乎完全是空白。随着苏西的发展和试点工程的开展,人类的思维也在逐步提高,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建设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斑块廊道矩阵”的设计理念初步形成,生态廊道设计正在兴起并受到广泛关注。道路旁建筑作为景观生态斑块,在新的形势下重构城市空间,道路被广泛用作人工廊道。城市道路设计需要达到城市道路周边基础设施和谐共存的目的,体现城市建筑的艺术特色。在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逐渐由小斑块向全城市发展,整个城市作为小斑块设计和建设的基础。
        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步骤
        根据景观环境,选择道路走向。通过借景、临景的方式,有效地组织沿线景观,营造连续、动态的视觉氛围,达到“领路”的目的。在城市等高线景观中,进入城市的主要道路是最重要的观赏场所。在选线时,应充分考虑城市轮廓特征景观的视觉效果,并从视角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突出城市景观的主要特征。
        结合环境大气和地形条件,进行了道路线形设计。笔直的道路为公众创造了广阔的视野。建筑布局随意,规律性强,给人强烈的节奏感和庄重的氛围。比如,威海市政府门前的建筑与道路结合,构筑城市中轴线,烘托出庄严的氛围;深南大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色彩鲜艳,时代感强。弯道形式多样,公众的视角不断向前延伸,使沿路的风景变得生动鲜明,具有强烈的人文情怀。
        运用园艺学的观点进行道路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道路绿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横断面空间以绿化为主。不同的绿化特征使绿化空间的功能不同。道路绿化之所以在园林艺术中起到导向作用,是因为绿化空间能够有效地连接自然、历史和人文。要结合环境要求,选择适宜的花木,合理布局,有效配置各种植物,使岩石景观、水体景观和绿地景观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层次分明的绿色景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城市道路能否承担城市的交通功能,还要与其他景观进行匹配和协调,在提高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协调城市景观。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相关的地形地貌和人文建筑。另外,在道路景观设计中,需要增加绿化植物、景观带等环境部位,加强道路景观的环境保护因子。从这个角度看,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道路景观设计也有助于城市环境的和谐合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伟.浅议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36(5):28,30.
        [2]张泽良,郑源.道路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四川水泥,2017,37(2):106.
        [3]崔真榕,罗琛峰.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研究现状[J].山西建筑,2016,42(15):30-31.
        [4]周春丽.城市道路景观关键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8,41(22):83-84.
        [5]尹婷婷.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18(5):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