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 董水琴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董水琴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杭州临安宏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发展也不例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依赖于施工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依赖于各类操作规范的完善。然而在具体施工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备浇筑难度大、温度控制复杂等特征,大部分施工人员难以把握其施工技术要点,因而导致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良莠不齐,进而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总体结构强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问题;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的建筑工程也在逐年增多,而国家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也日益广泛。在当前时期,国内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大家对房屋质量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建筑结构、工艺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普遍应用。在进行施工时,混凝土质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这是保证建筑寿命的关键所在。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要对大体积施工技术如何应用展开深入探析。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体积是较大的,其一般是超过1m3。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外部因素带来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发生裂缝的概率较高,然而其在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析可知,其规模是相对较大的,然而表面系统是非常小的,这样一来,内、外的温度差是很大的,如果超出了可承受范围的话,在混凝土的表面则会出现裂缝,这样一来,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说,施工企业必须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这样方可使得混凝土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建筑安全才能得到切实保证。在展开建筑施工时,若想使得施工效率能够有切实提升,混凝土用量必须要增加,然而内外的温差过大的话,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会导致内部结构有明显的变化,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难度也会加大。
        2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
        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对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综合工艺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过,在具体的应用中,要想充分、合理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旦控制不好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如裂缝、麻面蜂窝以及钢筋锈蚀等,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不良后果。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常见的一种不良问题,分为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温度裂缝,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裂缝。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外部散热较快,内部却没有充足的散热能力,导致内外产生温度差,这就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出现开裂问题。收缩裂缝,则是在混凝土成型以后,水分被蒸发,在内部约束力的作用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麻面蜂窝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模板的接缝、平整度以及光滑度等不达标而造成的。另外,如果没有合理把控搅拌施工或者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也会造成麻面蜂窝问题的产生。钢筋锈蚀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开裂,钢筋被暴露出来,钢筋表面的氧化膜受损,时间一长就会产生锈蚀问题。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充分做好应用要点的把控,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立足概念,展开叙述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之一是立足概念,展开叙述。所谓的大面积混凝土主要是指总体施工体积超过1m3的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的面积和体积都较大,因此这种结构也经常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但当下各类建筑施工中,大面积混凝土又的的确确占有较大的施工比重。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于表面产生开裂或者是裂缝,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差别较大,进而导致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最终产生开裂现象。而混凝土表面的开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地运用相关技术来避免开裂现象的产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大面积混凝土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铺设面积较大,所以施工主体往往需要层层叠加更多的混凝土原材料,而这种叠加过程也会导致内外温度的差异较大,也会有产生裂缝的隐患。而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主体要想对混凝土进行后续的养护和维修,就必须要再一次分析混凝土内部的结构状况,这就给相关的勘察和检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3.2精确配比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之二是精确配比。大面积混凝土由于自身施工范围较广,因此相应的原料投入也自然较高,在这个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由于粗心大意而导致的配比失误的现象。因此施工主体要认真地掌握不同原材料之间的客观性质,要在具体搅拌的过程中注重对材料的分辨,并以此作为顺序投放的基础。施工主体:①要保证水泥量和水量之间的平衡,水泥在和水之间发生反应的时候会产生热量,若是这些热量得不到及时的挥发与分散,就会加大混凝土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温差,进而提高开裂的风险。因此要注意把握水泥量和用水量之间的相对稳定,避免混凝土在后续施工中出现裂缝。而水泥量和用水量比例的确定,需要施工主体事先进行反复的试验和观察才可以得出结论。在试验的过程中,施工主体除了要观察水泥量和用水量的配比情况之外,还要监督混凝土性质的变化,要分析混凝土的性能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以此来作为提高配比科学性的依据。②要辅助必要的试剂,混凝土在浇筑完毕之后会经历凝结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热量散发的过程,为了避免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萎缩,应当在其结构中注入相应的填充试剂,以此来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试剂添加量的多少,要按照混凝土凝结的状况来决定。
        3.3科学应用水汽加热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之三是科学应用水汽加热施工技术。水汽加热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综合施工的质量。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操作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而为了能够保证搅拌环节的正常,可以运用蒸汽炉设备,这样就可以让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接近,进而确保混凝土综合施工的质量。不过,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量比较大,必须在浇筑过程中加强对温度的控制,尽量减小水化热温差,让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的温度差可以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外表面与环境温度差应该在15℃以内,而外部与内部的温度差则需要控制在25℃以内。
        4结语
        总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水化热问题是影响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厦航洪文空勤基地工程项目通过控制混凝土材料质量、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养护方式选择和施工过程控制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混凝土水化热反应,混凝土内部温度与预期温度一致,最高温度为46℃,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内部温度的有效控制,避免了基础底板冷缝和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邵国钦.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1):19-20.
        [2]常海林.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6(1):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