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 方敛拓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方敛拓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当中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建设行业和建筑工程的发展。
        宁波开投置业有限公司  315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当中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建设行业和建筑工程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建筑需求也逐渐地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变,这使得混凝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而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混凝土裂缝则是一项比较常见的混凝土损害,它不仅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外观,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需要对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的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治理该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治理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方法
        现今阶段,混凝土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混凝土,作为目前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材料,具有关键性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其应用效果。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些建筑工程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的现象,且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往往复杂多变,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对其具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来进行治理,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1]。
        一、混凝土裂缝的种类
        混凝土的裂缝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非肉眼可见的,在建筑工程当中被称之为微观裂缝。微观裂缝的宽度通常不超过0.05毫米,如果将原材料的荷载控制在设计压力的范围之内,那么这种微观裂缝不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这种微观裂缝一般无法直接观测到,需要借助超声波探测仪等专业仪器来进行检测。其次便是表面裂缝。这种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在具体的硬化过程中,其表面蒸发速度过快而出现的裂缝。表面裂缝的宽度一般较大,会使混凝土内部的钢筋结构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进而使钢筋结构接触到炎热、干燥、潮湿等空气环境,加速钢筋的老化和毁坏,影响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增加安全隐患[2]。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
        (一)材料原因很直接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材料原因是直接因素。混凝土,作为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材料,如果其原材料自身质量出现问题,如使用“问题水泥”等,那么冒灰,起泡,裂缝等现象的出现就在所难免。其次是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如果混凝土的配置比例不恰当,那么将会影响混凝土的实际操作质量,进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出现相应的施工质量问题和生产安全问题,同时会影响到建筑本身的外观。在材料配比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中,水灰比例是十分常见的一项问题,如果对该比例的配置不当,很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在后期应用时,自身的强度过大或过小,进而使其出现质量问题[3]。
        (二)施工技术不过关
        混凝土技术十分复杂,最初需要计算配比数据,然后将原材料进行混合运输,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吊装等,这些施工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操作。若在具体的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范的数据和施工流程开展施工工作,则会导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其结构出现裂缝问题,从而影响到建筑本身的质量和安全,给后期的建筑成品带来问题和损失。
        (三)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正式施工前,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物的整体环境和施工情况进行勘察和对比。通过对自然环境当中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各项相关因素(温度、湿度、风力等),调整、减少甚至消除因环境因素导致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在温差较大的地区,要更多的考虑因热胀冷缩可能会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此时设计人员需要从整体分析相关数据,从而明确钢筋混凝土的具体标准和相关的配备数据[4]。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方法
        (一)加强混凝土质量管控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这是因为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和原材料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所以需要充分认识到原材料质量的重要性。首先是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当原材料到场后需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试验,待所有参数合格后才能入库或使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建设工程质量的基础保证。其次是经济和质量并重。采购人员在选择材料时,应该从经济性和质量性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因地制宜,根据建筑项目工程的具体需求,采取有效的对策,合理的采购符合质量要求并能节约成本的相关材料。这就要求采购人员需要对每一施工环节所使用原材料的性能特点进行了解,根据材料的性能和建设需求来对相关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对于材料的配比也要合理的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质量[5]。
        (二)控制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在配置过程中是由多种原材料进行搅拌和混置而制成的,因此其本身对于材料的配比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建筑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对混凝土的整体配比进行合理化的调整,准确地控制各类材料的使用数量,确保混凝土的材料配比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其强度、湿度等参数要求,从而确保混凝土的使用耐久性。而在具体的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来计算和调整配比,并辅以相关的测试试验。如水灰比通常要控制在0.24~0.34之间,以确保材料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避免出现裂缝问题,进而提升建设质量,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优化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的结构是否合理,会对混凝土自身承重性等方面产生影响,也会对其材料和结构性能也都会具有相应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有效的设计,确保混凝土的结构能够符合相关的力学要求,提高其结构力学的合理性,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通常情况下,如果混凝土的结构力学存在问题,那么会影响到自身的承重能力,进而产生质量问题,最终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所以建筑施工中应对混凝土的结构问题加以重视,并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选取最为合适的结构,确保混凝土的安全性能,使其能够稳定的发挥作用[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可以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的。认真分析并认识产生该项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来治理解决裂缝问题,从而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安全,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相晓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居业,2020(01):123-124.
        [2]张冠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居舍,2020(01):82.
        [3]吕小利.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67-669.
        [4]陈漫群.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四川建材,2019,45(12):7-8.
        [5]邢红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建材与装饰,2019(34):35-36.
        [6]李传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策略分析[J].河南建材,2019(06):264+267.
        作者简介:方敛拓,1970.10,男,浙江宁波,本科,工程师,从事工作:项目管理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