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凤冈供电局 贵州遵义 5642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已初具规模,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虽然国家加大了投入,但由于起步较晚,导致电力需求和贫困农村配电网的负荷不能适应长期的发展与日俱增,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提高农村配电网管理水平的建议,以期提高农村供电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关键词: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优化策略
1 影响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分析
(1)电网规划建设水平低,结构不合理,运行方式单一。农村配网建设水平低,电网结构简单,供电面积广,客户分散,供电线路长,供电半径过长,设备先进性较差,极易造成因部分设备故障导致整条线路停电,扩大停电范围。另外,因配电线路间互带能力差,电网扩建、改造和定期轮修、轮检只能在计划停电状态下进行。因此,需加快农电配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2)负荷发展不均衡。部分线路夏季、冬季负荷高峰时负载率较高,不满足N-1运行,故障发生时无法实现互联互带。部分线路产茶旺季、节假日特别是春节期间负荷剧增,线路设备因容量不能满足用电需求而停电。(3)设备水平落后。农村电网改造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设备水平普遍比较落后。如大部分农村架空线路还是裸导线,绝缘子防雷击能力普遍较低,极易受外部施工、异物、树木、鸟害、雷雨天气影响,事故发生概率较高。(4)线路环境复杂。架空线路走廊环境复杂,经常经过村镇和林区,线下吊车施工、私搭乱建现象非常多,且因架空线路分布广、分支多,存在违规私接电力设施的情况,给配电线路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5)生产管理不完善。配网线路计划检修、配网改造、业扩、市政迁改工程等均需停电,往往各项工作提前沟通不畅,停电未能统筹考虑,造成线路重复停电时有发生。运行管理还不够完善,巡视力量较弱,缺陷处置不及时,线路、绝缘子、电杆缺陷等处置不及时给电网运行留下了安全隐患。(6)配网自动化水平低。在农网改造中,由于投资资金有限,仅对配电线路本体进行了改造,而与之配套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等未能建立和使用,配网采集数据、设备管理等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事故处理自动化程度低,故障处理周期长。(7)用户设备影响。农村配网中用户设备影响故障占比较大,运行维护难度大,故障点难找。
2 提高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策略
2.1加强先进供电设备的投入通过分析了解,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受到供电设备的影响较大,对此,作者认为应加强先进供电设备的投入来解决当前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低的问题。首先,应加强对农村配网供电的普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农村地区的供电情况,并就分析数据编制成普查表递交到上部领导,再由相关领导层人员对普查表进行分析,加大农村配网的建设。其次,应加强先进供电设备的投入,由于很多地区的供电设备较为陈旧,供电效率不高,无法达到农村地区发展的供电要求,从而影响到农村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因此,对于一些供电设备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应加大供电设备的投入,及时对陈旧设备进行更换,切实有效地确保农村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2.2完善农村配网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作为配网运营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应不断对配网运营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确保农村配网供电的可靠性[5]。首先,应对供电的可靠性指标进行分解,以此来增强指标预控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农村配网的运行质量。
其次,应加强对配网停电过程的控制,不断的对电力设施进行优化,在出现停电情况时,尽量缩减停电时间、减少停电次数、缩小停电范围等,减少因停电而对用电用户而造成的损失,同时,应尽量避免配网运行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操作,加强配网检修的综合计划管理,组织客户协调、部门协调、设备协调,提升农村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再次,应不断的加强对农村配网运行指标的分析评价,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地分析和完善,在熟练掌握农村配网常规指标的情况下,建立有效、可靠的指标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农村配网运营管理效率,实现农村配网安全稳定的运行。
2.3加强农村配网结构的整体改造
通过对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现状分析,现阶段农村配网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避免这类问题,应加强对农村配网结构的整体改造。首先,应加强对农村配网的规划,对于一些不合理的配网结构,应及时采取有效规划整改措施,切实有效地做好配网的规划工作,当然,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用电情况来对配网结构进行调查,这样才能发现农村配网结构中的不足之处,便于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其次,合理布置农村配网电源,有效地解决供电半径过长的问题,并确保农村配网供电负荷转移的快速性、操作的灵活性,以进一步确保农村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再次,应对农村配网进行分区分段,这样在配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不至于对其他区段的配网线路产生影响,并通过配网区段之间的断路器来实现对配网故障区域的隔离检修,从而进一步确保农村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另外,农村配网结构进行整改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配网系统结构图要求以及程序进行改造,确保农村配网结构改造的有效性。
2.4加强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对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以上所提到的因农村配网系统的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足,从而对配网系统的整体供电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对此,应加强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例如,引入配网自动化监控系统,能够对农村配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配网出现故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故障,并排除配网故障,避免了配网故障的扩大而对用户造成影响,从而确保农村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另外,将现代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农村配网故障处理中,可以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由自动化电气设备自主动作实现对故障区段的隔离,有效地减少故障对用户的影响。农村配网应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如,GIS服务器、配电管理服务器、SCADA服务器、数据采集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来提升农村配网的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5改进配网生产管理系统
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配电网标准化生产管理系统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建设应以设备管理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对配电网的运行和维护为中心的管理;(2)电力系统运行及时分析,结合误差;配电网设备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业务特点,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设备的性能对配电网优化过程集成管理系统的空间管理和网络拓扑信息;(3)结合配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公司对接系统管理服务和数据流,优化配网生产管理系统,提高系统建设效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农村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农村电网改造工作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国家开始加大对农村电网改造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农村配电网系统取得了质的飞跃,供电质量和管理措施也在不断完善。虽然我在农村配电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供电的可靠性高、电压合格率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许多不足,这就要求相关供电部门不断强化对应影响供电可靠性因素的科学分析,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促进农村电力供应可靠性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罗建辉.浅析提高农村配网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015(21):80.
[2]王志煜.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对策[J].河南科技,20142014(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