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州 5114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中,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和质量,提高输变电检修工作效率。在许多地区和国家,一次信息技术在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有必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宣传,增强其应用的重要性。这样,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提高维修效率,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应用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信息处理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同时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中,管理者应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创新实际应用效果,优化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整体应用,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电力企业整体效益。
1信息化技术在电网设备中的应用概述
变电站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是将信息技术与机械设计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控制。同时,该设备还具有故障自动检测、故障原因分析、远程维修等功能,可以将危险电力维修工作与操作人员隔离开来,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目前,大多数设备都采用这种先进技术形成的智能控制系统,以简化控制过程,更灵敏地管理设备运行。在变电站运行设备自动化系统中,多层结构模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多层结构综合考虑了变电站运行设备的综合性和其它相关特性。借助于光数据网络和系统维护接口方式,可以实现实时通信。同时,系统结构能够支持不同的协议,能够实时检测变电站运行设备的运行模式、运行数据和故障问题,从而保证变电站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2电网设备故障分析
2.1变压器异常问题
在声音方面,由于运行中的循环电流,变电站运行设备中的变压器甚至会发出“嗡嗡”的声音。一旦“嗡嗡”声比较沉闷,通常是由铁心振动幅度大引起的。如果是“嗖”的声音,是指在变压器运行设备启动过程中,由于电网的重载或过电压情况,如果有突发的声音,通常是铁芯穿线螺钉松脱后硅钢片振动而损坏绝缘层,使变压器设备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存在局部超温的情况。从温度上看,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温度超过10℃或超过正常运行温度,散热器更有可能出现问题,或者温度计显示有故障。从油位或油色上看,变电站运行中变压器设备严重缺油时,可能会露出内线圈或铁芯,使绝缘层受潮,变压器油色发生变化,造成变压器外壳和线圈击穿,导致故障。
2.2断路器异常问题
首先,当断路器的油位过低、缺油时,会使油开关缺油,甚至导致爆炸的严重后果;其次,断路器在变电所运行环节中形成的不均匀或放电声,可视为异常声音,主要是由于内部或带电部件绝缘位置。当放电声音有规律时,是由带电部分向壳体放电引起的。如果是“咕嘟”的声音,一般是断路器静电冲击不好引起的,在高温下会使油翻滚。其次,由于变压器运行负荷过大或接触电阻过大,会使运行中的断路器发热,最终引起异常温升和油面粘滞,隔离开关的温度通常低于70℃。一旦油温过高,可能会导致隔离开关氧化,保持高温甚至形成电弧,损坏断路器。
3信息化技术在变电设备检修中的应用
3.1设备状态检修的辅助决策
建立完善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管理系统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的自评估和风险预测,并将试验数据作为维修决策的依据。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可以对输变电设备进行有效维护,使输变电设备的评价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它可以开发一个有效的状态辅助决策系统,解决传统方法带来的问题和不足。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辅助系统中,对数据信息进行了分类和测试,有效地评估了设备的风险。通过该系统,可以从接口配置的端口获取外部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对设备状态进行有效评估。
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风险评估和辅助决策系统可以在线监测和管理生产系统,能够很好地与各系统连接,可以自动获得被评估设备的检测状态,从而对系统进行自动评价,从而得到良好的数据效果。
3.2在便携机系统中的应用
输变电设备的状态维修主要是基于设备评估,而供电系统则是以设备状态评估结果作为维修策略的依据。输变电设备检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可在各种数据分析下进行设备检修。实际上,维修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数据信息。如果建立了基于信息技术的便携式信息化系统,维护人员可以使用相应的服务器下载数据,分析现场工作环境,根据历史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对比,确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以便评估设备状态。维修人员完成维修工作后,可以在便携式信息化系统下编写维修报告,将数据传送到中心,真正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管理,节省更多的中间环节,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提高维修效率。其实,便携式信息化的研发是输变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延伸,是一种更方便的设备维护形式。
3.3合理使用避雷针,及时处理开关异常
科学合理地使用避雷针显得尤为重要。避雷针是变电站运行中常用的设备。主要用于对高压雷电进行有效疏通,达到减少电流积聚的效果。雷暴天气时,避雷针能及时将强电分散到多个方向。此外,还应及时处理开关异常问题。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如果隔离开关过热,虽然可以正常运行,但必须尽快修复隔离开关。同时,检修作业必须在线路停电环境下进行。如果瓷瓶有轻微损坏,可以继续使用,但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损坏问题,必须及时更换。
3.4正确工作接地
变压器的正常运行通常采用中性点接地。如果两侧负载不平衡,会导致中性点电流过大。同时,如果接地不符合要求,或与接地线没有有效连接,电阻过大,会导致熔断,也会导致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中性点检修出现偏差的现象,不能保证人员的安全。因此,在变电站的日常运行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设置接地点并进行有效的检测,同时加强对接地电阻的日常检测,以满足日常工作的要求。此外,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二次侧中性点也需要接地。一旦变压器在三个负载下失去平衡,三相中性线和地线就可以形成相应的电流。如果这部分电流和接地电阻持续升高,会导致接地处高温放热,造成故障。因此,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过程中,应重点进行接地检查,及时处理问题。
3.5对跳闸故障的检修措施进行分析
技术人员在对变电站系统跳闸故障进行检修时,首先需要确定跳闸类型,然后选择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目前处理跳闸故障的常用方法是线路跳闸故障检修。跳闸故障发生后,应首先检测线路损坏情况,并检查线路老化程度。如果是由于线路损坏或老化引起的,应在第一时间更换同一线路。另外,如果跳闸故障是由设备负荷过大引起的,应进行整体调节,有效降低变电站系统各部分所承受的负荷。在越级控制方面,工作人员应检查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和外部是否有气体泄漏。如果上述条件不存在,则应首先排除故障设备以防止其损坏。
结束语
如今,社会各阶层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电气工程技术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各界对电力供应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就电力企业而言,应着眼于确保变电站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
参考文献:
[1]潘兴波.信息化技术在电网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集成电路应用,2017(12).
[2]陈佳明.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J].2017,20(06).
[3]任禹铭,任书孝,任泓源,王硕.信息化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J].2017(07).
[4]吴刚,方鸣.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故障的排除与设备状态检修[J].通信电源技术,2017,36(09):250-251.
[5]乔华,吴红建,田波,李家俊.信息化技术在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工作研究[J].科技风,2017(2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