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和降压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血压水平前后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较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接近,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较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更有效的控制、明显降低。
关键词:护理干预;远程干预;认知干预;老年高血压
前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指患者动脉血压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病理状态,多为不可逆性。该疾病不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但可能诱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需给予有效控制,护理工作也因此得到普遍重视。有研究指出,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和降压效果,我院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69.1±3.7)岁,病程1-12年,平均(6.6±1.3)年。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63-74岁,平均年龄(69.3±3.6)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4±1.5)年。两组对比(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告知患者用药方式,嘱患者周期复查,额外传递疾病相关基础知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拟定远程干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三项措施:
①远程干预。将疾病相关知识、药品知识等,整理成数据包,远程发送给患者和家属,鼓励家属进行院外自主学习。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和康复态势,远程解答患者问题,给予护理指导。如患者询问“血压仪的使用方法”。可通过微信等传输文字、图片和视频,帮助患者掌握对应知识。②心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担忧、焦虑心理,依从性不高,应结合疾病特点和患者特点给予心理干预,告知患者“用药可控制高血压问题”、“依从护理和治疗,高血压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可得到降低”等,使患者因病产生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消除。此外,鼓励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属参与心理疏导,借助亲情纽带提升疏导效果。③认知干预。在传递用药知识、疾病知识的同时,给予更多干预内容,包括运动、饮食、行为习惯等。运动方面,鼓励患者每日进行散步、打太极等低强度运动,以改善体质。杜绝脂肪、酒精、腌制食品、高含糖食品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取,增加粗纤维饮食占比。加强自身情绪控制,避免情绪波动,同时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9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血压水平前后变化。患者可遵医嘱进行用药、复查和自我护理,为依从性良好;基本完成上述指标,为一般,上述工作开展困难,为较差。以良好和一般构成总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较高,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png)
高血压以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病因复杂,且难以根治,对患者日常生活、机体健康的威胁较大,可能诱发卒中、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依从性多不高于85%,且血压水平改善有限[1]。给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依从性,使之达到90%以上,患者血压降低明显[2]。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似,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1.67%。在护理前血压水平接近的情况下,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的下降情况更理想。
护理干预强调结合患者病情特点,从多个角度进行护理优化,提升了工作精细化程度和针对性。措施上看,远程干预改善了常规护理开展方式较为单一的弊端,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提升院外护理的专业性。心理干预消除了患者负性情绪,可直接改善依从性。认知干预则着眼预后,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为、饮食和运动方面施加影响,提升护理覆盖面,改善降压效果。从结果上看,观察组护理工作指标也更理想。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更有效的控制、明显降低,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努尔比亚·阿不来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和降压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9):85.
[2]丁洪利.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4):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