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伤口湿性疗法与传统疗法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8期   作者:高光能,吴诗娅,黄婷翠,玉旺尖(伤口小组成员)
[导读] 目的:讨论慢性伤口湿性疗法与传统疗法的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讨论慢性伤口湿性疗法与传统疗法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20例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9年5月治疗慢性伤口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将实行传统疗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行湿性疗法的患者作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小于实验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慢性伤口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治疗中使用湿性疗法,可以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痊愈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慢性伤口;湿性疗法;传统疗法;疗效观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湿性疗法的技术逐渐完善,治疗效果逐渐在提高,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本文中选取120例我院治疗慢性伤口的患者,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我院治疗慢性伤口的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有女性28例,男性32例,平均年龄为56.9岁。对照组患者有女性30例,男性30例,平均年龄为57.1岁。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使用传统疗法,主要使用碘伏棉球(0.5%)进行消毒,并涂抹周围的皮肤,使用生理盐水纱布,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如果伤口的渗液比较多,可以使用红外线灯进行照射。在实验组中使用湿性疗法,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伤口时期不同使用不同的敷料。(1)在黄期以及黑期,需要使用外科清创,还需要与自溶性清创相结合,从而将黄色以及黑色的坏死的组织彻底的清除掉,之后填充藻酸盐敷料,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渗液的情况,使用泡沫敷料。根据患者的渗液的情况,每隔2到3天需要更换一次敷料。(2)在红期伤口中由于伤口还呈现红色,新长出的毛细血管很容易破裂,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周围的组织以及伤口进行保护,防止出现机械性的损伤。填充松软的藻酸盐敷料,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渗液的情况,使用泡沫敷料。每隔3到4天更换一次敷料。(3)粉期伤口:此时伤口可以看到新生上皮,主要需要保护创面,使用生理盐水对伤口以及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洗,使用片状水凝胶,每隔4到6天更换一次敷料。(4)对于混合伤口,需要进行分期评估,对于有腐肉的需要清创,如果出现感染的情况,需要使用银离子敷料。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本文中出现的数据,其中计量资料,实行T检验;计数资料,实行卡方进行检测。在P<0.05,差别较大。
2  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的情况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小于实验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的情况
 
        2.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慢性伤口愈合时间的情况  实验组的慢性伤口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黑期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黄期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红期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粉期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混合伤口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
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慢性伤口愈合时间的情况
 
2.3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89.65±1.85)高于对照组(74.26±1.26),比较差别较大(P<0.05)。
3  讨论
        慢性伤口是一种在接受正确的治疗后,经过8个星期的时间仍然没有让伤口愈合的伤口[2]。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使用传统疗法以及湿性疗法治疗[3,4]。使用湿性疗法,可以根据患者的伤口程序不同使用不同的敷料,有利于促进伤口周围组织的生长,保护神经末梢,缓解患者的疼痛。
        根据研究发现,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小于实验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慢性伤口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王春霞等[5]研究的医护合作模式下的湿性愈合疗法在骨科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中结果与本文相似。
        综上,在慢性伤口治疗中使用湿性疗法,可以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痊愈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叶雪梅,李海燕.湿性愈合理论联合红蓝光治疗在慢性伤口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6):101-103.
[2]柯利,谢红梅,祁荣,王海英,吴俊艳.浅谈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湿性疗法治疗慢性伤口方面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247+250.
[3]谢红梅,祁荣,柯利,韩雪,张首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与湿性疗法治疗慢性伤口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2):243.
[4]张艳,邓小琼.基层综合医院慢性伤口湿性综合疗法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05):15-17.
[5]王春霞,王群,何培培.医护合作模式下的湿性愈合疗法在骨科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04):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