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工程建造中的各项费用的支出、归集等进行审核、监督以及管理,确保该工作的合理性、合法性,最终才能确保工程项目核算的真实性、可靠性。由于工程项目的周期比较长,所以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约束,主要是因为在实际的造价结算审计中,不仅有着一定的复杂性,而且还有着较大的风险性,极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全方位的搞好审计工作,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关键词:土建工程;工程造价;结算审计
引言
在工程造价工作进行时,为了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在顺应相关工序流程施工发展的同时,结算审计工作作为造价把控的重要节点,能够准确的告知结算结果,在审计过程中避免施工工期的成本浪费和额外支出问题。在工程后期出现变更时,可根据造价进行紧急的完善处理,防止成本资金的过渡支出。为了更好的维护工程质量,在提高造价质量的同时,也要重视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科学的应对策略,推动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其中比较常见的审计结算问题如下。
1工程安装造价结算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工程造价审计内外部缺少协调统一
工程造价审计贯穿于工程施工预算的全过程,对于相关行业以及多个主体之间的业务进行详细的审核,工程造价审计不仅包括工程建设单位的内部审核,也包括了外部相关单位的后期审核以及结果的统一验证。然而在实际的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存在着工程造价内部外部审计缺少统一性的问题,不仅造价审计的主管部门以及后期的审计结果之间存在差异,行业之间的工程造价审计结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由于缺少统一的审计监督机制,使得工程造价审计极易发生各种职权滥用以及工程造价审计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工程造价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1.2工程造价审计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项目投资控制力度十分薄弱
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是由工程项目的总管理部门、项目中介管理部门以及具体实施部门共同协作完成的,但在实际的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并未建立起统一的工程造价审计标准以及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得三大管理部门之间缺少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无法保证具体监管措施实施到位,对于资金的控制力度也显得过于薄弱,不仅影响到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也增加了建筑项目投资的风险。
1.3人员因素
在审计工作进行时,人员作为审计结果确定的关键,所有的环节工作都需要通过人力展开。如果在进行审计时,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结算审计业务不熟练,在处理相关问题时,表现得处理经验不足,就会极大的影响后期的相关工作。不仅不能满足审计效果,也会导致主题组织协调出现问题,在争取企业利益的同时,由于审计结果不够准确,缺乏对于相关法规条例的了解,导致一系列并发问题产生,影响整体工程的成本和经济效益。
1.4未对审计的成果进行反馈评价
在进行工程造价结算审计时,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审计结果来评价项目的投资效益,将会提升整个工程的造价的真实性、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项目的收益。这也是审计部门在未来五年的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部分,并且工程造价结算审计投资效益的评价作为一个新内容,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对其进行不断优化和实践。目前,我国重点关注的内容就是工程项目造价结算的审计,还没有上升到投资效益评估的层面上,仍处于财务审计和造价审计这一阶段中。
2解决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出积极的审计作用
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人员作为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和决策者,其自身的定位和对审计工作的正确认知都影响到了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以及造价审计工作的效果。为此,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对于造价审计工作有着明确的认知,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开展审计工作,对于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审计管理和监督,并正确处理好项目施工单位、财务管理单位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自身的审计和管理作用。
2.2建立起完善的造价审计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为造价审计打好基础
工程造价审计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作为保障,为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奠定相应的基础。可以说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建设部门、监督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等多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予以积极的配合,充分理解其工作的难度,在合理范围内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协调好工程项目的总管理部门、项目中介管理部门以及具体实施部门等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标准以及监督机制,共同为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打好基础。
2.3提升审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最后相关企业应当重视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工作,在日常业务培训时,应当设立定期的培训课程,聘请专业的讲师进行经验传授。另外管理者应及时的抽查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考察综合专业素养,通过考核形式更好的约束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做好良好的沟通交流工作,以确保后期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能够达到审计工作的预期效果。
2.4科学构建预结算责任制
在土建工程施工项目中开展造价管理工作时,必须建立健全预结算责任管理体系,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岗位责任制,把各项任务安排到每一个人身上。在建立预结算制度时,相关的财务管理部门应为工程量、定额套现以及费用等审核工作制定详细的标准和规则,在完成审核工作之后,就要对审核结果进行整理和综合评估,尤其要注意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和资金流向这两个问题,最终才能确保预结算责任制度的科学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工程结算审计工作,那么,企业应充分的认识到工程结算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工程企业非常有必要成立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队伍,确保每位结算审计工作人员都有着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够自觉履行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结算审计工作,确保该工作的真实性。总而言之,要积极开展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工作,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为工程企业谋取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祁孝辉.定额预结算管理在国有企业预结算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8(12):175-176.
[2]杨涛.市场经济环境下土建工程造价审计问题对策解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1):32-34.
[3]张婷.工程安装造价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点[J].土建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234-235.
[4]吴楠.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2):122-123.
[5]杜青.工程造价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审核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9.
[6]牛立君.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及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