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疗专科护理干预对 PICC 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期期   作者:杨磊 秦晓伟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研究静疗专科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治疗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静疗专科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治疗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6例PICC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静疗专科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76.74%,低于研究组的95.35%,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高于研究组的6.98%,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患者采用静疗专科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推广。
关键词:静疗专科护理干预;PICC患者;依从性;并发症;影响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PICC即是导管置管技术,表示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外周静脉是导管穿刺置入点,并且根据患者血管的走形达到上腔静脉。患者行导管置管技术可以直接将患者所需药物输注在中心静脉,避免患者长期输液给自身的血管带来损伤。同时导管置管技术的并发症也比较少,护理上也较为简单,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行导管置管技术后仍需要实行恰当的护理干预才能保证治疗过程更加顺利。本文旨在研究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PICC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同意,均无PICC置管禁忌证(如免疫抑制、凝血功能障碍、静脉血栓形成史等)。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24岁~68岁,平均年龄(48.31±7.32)岁。研究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3岁~67岁,平均年龄(48.26±7.41)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的静脉治疗护理,如规范静脉穿刺,观察穿刺点有无液漏或发炎等情况;交代患者相关注意事项,避免活动时牵拉输液装置。给予研究组患者静疗专科护理干预:成立静疗专科护理小组,组员分工合作,共同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成立专业的护理干预小组:选择我科室高年资的护士长担任护理干预小组组长,并选择其余专业性较强的6名责任护士担任小组成员,集中对护理干预小组进行自我效能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并组织讨论,制定出系统的自我效能干预方案;
        (2)出院前健康教育:护理学组的工作人员需要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并发放随诊卡和PICC维护手册。在患者的随诊卡上记录患者的每次换药时间和肝素帽更换时间以及穿刺部位和封管时间等指标,让患者每次回院复诊时均需要携带随诊卡;
        (3)加强置管后的护理:(如果在置管后穿刺位置出现渗血、渗液的现象,需要勤换敷贴,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每天使用10mL的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如果患者满足了拔管的标准,需要对其拔管,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使用导管的时间。拔管之后,需要引导患者卧床两个星期并且避免局部的热敷。在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后需要告知医生并进行及时的处理);
        (4)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跟病患进行沟通,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去接受治疗、护理);用药护理(指导患者坚持用药、正确用药)等。
        (5)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患者在出院三天后需进行第一次电话随访,此后每隔一周一次。电话中需要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并及时记录和总结。当患者提出家庭访视的需求时,护理小组也需要定期安排人员进行探视,当面与患者沟通护理事项和治疗指导等干预措施;③特殊时段访问:有相关调查显示出,PICC带管出院患者出现问题的时间是夜晚。患者出现问题时受到环境限制,极易出现安全风险。因此护理小组需要提供给患者护士名片和联系电话。当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拨打该电话时,需要电话指导初步处理方法,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的依从性,其评价标准:患者完全听从医护人员的嘱咐,耐受性较好,在治疗期间无抵抗治疗情况发生,为完全依从;患者大部分情况下会听从医护人员的嘱咐,偶有心理抵触,为部分依从;患者耐受性较差,对静脉置管治疗的抵触较明显,不听从医护人员指导,为不依从。观察2组患者在静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导管堵塞/移位、静脉炎、药物外渗、穿刺点局部炎症等。
2结果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高于研究组的6.98%,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讨论
        引起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原因主要有:(1)置入导管的深度及过程:置管的深度容易给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带来并发性。而如果在直观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容易引起局部血管壁的损伤,暴露出血管的内皮下组织从而形成血栓。(2)导管的留置时间:一般情况下,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导管阻塞从而增加血栓的发生率。但经过针对性的有效护理后,可以改善这种情况。(3)患者自身的缘由:患者长期卧床会增加血液的黏度。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较高,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肢体疼痛以及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在常规的护理下对患者进行疾病认知的指导,使患者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有研究显示,导管置管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显著。这也标志着导管置管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不断被患者和临床医师所接受,究其原因还是该方式可以让患者的健康状态得到有效保障。使用导管置管技术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施行导管置管技术后同样也需要实行需要的护理干预,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常出现置管后遗症。通过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可以进一步提高延续护理的作用,给予PICC带管出院患者更好的护理服务,从而可以让患者受到更为专业的护理指导。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干预时应当注重与患者出院后的联系,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及时把握患者的情况。并且当患者出现意外状况需要护理指导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让患者得到正确的护理干预。让患者的心理压力被排除,从而降低患者出现医疗风险的发生率。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见,静疗专科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4结果
        综上所述,给予PICC置管治疗患者静疗专科护理,不但可以提升治疗依从性,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升静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金凤珍,温福刚.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与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6):192-194.
[2]黄婷婷,王舒廷,庄婷婷,等.静疗专科护理干预对应用PICC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1):112-113.
[3]罗洁琳,赵桂江,林艳.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CD].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1):82、88.
[4]姚翠媛.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PICC置管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7):3137-3138.
[5]陈慧慧,张丽,杨艳.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7).
[6]王新兰.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8,31(14):241-242.
[7]佚名.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9(8):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