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黄小珍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期期   作者:黄小珍 蒋小娟
[导读] 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1例直肠癌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精神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和临床实践。结果 两组护理前患者的自我评价和抑郁自我评价的焦虑评分无差异(P> 0.05),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护理后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更好的心理护理和控制后出现焦虑和抑郁。
        关键词:心理护理;直肠癌;术后;心理状况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的严重癌症,多数患者的溃疡是从齿状线到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通过内镜检查可以确诊,手术的时候,不能够彻底清除,所以具有很高的复发率,手术时不能够确保直肠及其功能被保留,患者的内在压力很大,容易焦虑和沮丧,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直肠癌患者具有医学知识,对该疾病了解甚少。受到手术后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让患者的治疗受到了负面影响,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护患关系,让患者信任看护人之间的沟通,增进对患者,被确定患者的了解,并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此次作者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接受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护理方法,从样本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选择我院收治的81例患者,每组41人,平均年龄(51.8±8.1)岁,对照组27例,平均(12.1±7.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数据无明显差异(P> 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主要是术后的护理使用常规内容,保持胃肠减压,要求患者侧卧。检查病人的重要指标,检查脉搏变化,对引流情况进行护理,观察是否存在渗液,平衡水电解质。
1.2.2试验组
        观察组采用了针对性的护理和干预意愿的方法,尤其是如下方法:
        (1)情绪评估: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及其家人建立联系,明确患者的病情并了解患者的所有基本信息。评估科学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并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所需的心理咨询取决于患者的情绪状态例如,患有焦虑,情绪,对疾病的焦虑和癌症控制的人需要长期化疗,这使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并担心家庭负担。
        (2)情感支持:向患者提供所需的情感支持,注意患者,使患者得到人文关怀,并立即通知患者有关临床治疗的注意事项保护患者隐私护理人员为护理目标提供更多指导。
        (3)放松训练:为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影响,护理人员将采取必要的措施,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减少不良情绪。提供培训以放松患者的思想在轻松的音乐环境中,对患者的放松训练包括心理放松,肌肉放松,呼吸放松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4)认知和行为干预对患者说明有关结直肠癌的知识,以便患者可以了解疾病,回答问题并防止患者误解疾病。为患者提供培训,调节情绪,维持患者的精神状态,使患者能够控制自己并减轻负面影响。
        (5)心理干预与患者积极沟通,保持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针对性的护理,为直肠癌手术后的患者解释预防措施,安抚患者并给患者能够积极接受治疗,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并使患者合作
        (6)社会干预在患者术后康复期间,护士会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以便他们可以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从而使患者能够感到关怀并增加患者的治疗热情。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了SSPS18.0统计软件,使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表示,采用X2检定,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  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 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8.1±2.1)、(49.3±3.2),与对照组(58.9±3.9)、X(59.5±4.7)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1所示。护理后,实验组临床治疗依存率为97.6%(4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统计学意义上有显著差异(P <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 SDS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3讨  论
        心理护理是一种实用性护理方法,在现代护理中非常重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对患者心理提供积极影响,让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提高患者依从性,让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升。此次研究中作者对直肠癌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效果开展了分析。
        在这项研究中,实验组使用心理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结果表明,护理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实验组的临床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P <0.05)。以上述结果表示增加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所缓解,焦虑得到控制,并且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的依从性提升。直肠癌患者对医疗知识的了解较少,依赖性低,缺乏对疾病的了解,术后应激反应会引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护理将有助于改善病人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患者信任护理人员,双方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够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和服务,以控制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接受度来提供相关知识的讲解,让患者对直肠癌手术有所了解,提升患者的依从性,防比患者的错误认知导致的不良影响;为患者提供鼓励,支持患者,让患者能够感受到关怀,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多方面的对患者情绪进行调节,让患者保持较好的治疗心态,积极的接受治疗。以上护理内容能够让患者的情绪状态得到调整,使患者保持最佳治疗状态,减少不良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  论
        本次研究基本证明了对于直肠癌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规避因为情绪问题耽误造口手术的操作以及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借助心理护理还能够一定程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面对改善的临床医疗保健运作和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可以作为临床常规护理项目。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突出,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冬英. 心理护理和造口护理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4):179-181.
[2]李云波,向家梅,陈飞燕. Orem自理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术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12):1478-1481.
[3]陈丽群,毛小英. 心理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0):147-148.
[4]常敏. 心理护理和造口护理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6):272-273.
[5]何淑玲,刘志丹,崔珑饶,郝凤杰. 优质护理在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护理中的实施[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02):153+155.
[6]陈淑霞. 心理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5):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