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护理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影响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期   作者:杨继芬
[导读] 目的:分析对护理实习生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实习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对护理实习生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择取60名护理实习生,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名护生实施常规带教,研究组30名护生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照分析两组实习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以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综合能力评分来看,研究组临床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护理操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护理实习生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理论考核成绩,而且还可以提高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使护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实习效果确切。
【关键词】循证护理带教模式;护理实习生;实习效果

        循证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之一,从循证医学发展而来,此种护理模式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因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1]。伴随临床带教模式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在临床实习中也得到应用,且取得一定效果[2]。本文分析对护理实习生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实习效果的影响,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择取60名护理实习生,护生均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择取,均属于国家统招专科生,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名护生中,男5名,女25名,年龄择取范围为22-25(23.46±0.52)岁;研究组30名护生中,男4名,女26名,年龄择取范围为21-25(23.50±0.61)岁;从一般资料来看,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30名护生实施常规带教,带教教师以疾病为中心,以任务性质将学习内容安排给护生,并通过讲授教材方式,配合示范教学、经验传授等,指导护生实际操作。研究组30名护生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①提出问题。带教教师提出一个实践问题,并选择适合病例,以选择病例为准,对重点以及难点知识进行复习,之后针对病例确定实践问题,组织护生讨论,使问题结构化以及特定化。②查阅文献。带教教师对临床问题进行确定,并对检索关键词进行确定,引导护生通过文献检索等方式,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同时组织护生讨论所获得的文献内容,对研究证据进行确定,最后为评价以及分析提供支持。③分析与评价。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保证病例与文献存在相关性,且真实有效,师生共同对研究证据进行确定,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同时通过评判性思维,对研究证据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进行评价,形成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护理服务。④临床应用。护理计划制定之后,与患者沟通,落实护理服务,最后评价护理效果。
1.3临床观察指标
        实习完成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统一理论及实践考核,理论考核统一命题,满分30分。实践操作考核涉及到4项基础操作,每人抽考1项,满分为70分,共计100分。从临床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护理操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评估两组护生综合能力,每项10分。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s)表达,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达,用X2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为(57.01±3.45)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为(22.10±2.67)分,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为(43.10±2.45)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为(11.43±1.67)分,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以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综合能力评分来看,研究组临床观察能力评分为(8.10±1.45)分、健康教育能力评分为(8.11±0.23)分、护理操作能力评分为(8.21±1.34)分、组织沟通能力评分为(8.22±1.56)分、创新能力评分为(8.10±1.11)分,对照组临床观察能力评分为(4.78±0.67)分、健康教育能力评分为(4.21±0.79)分、护理操作能力评分为(5.12±0.79)分、组织沟通能力评分为(5.20±0.81)分、创新能力评分为(4.67±1.11)分,研究组临床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护理操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作为新型综合性护理模式之一,可以为患者提供针对性、规范化治疗以及护理服务,这不仅可以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还可以使护理效率得到提升,另外还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3]。尽管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应用时间比较短,但其为临床教学、教育提供了新模式和途径,其可以提高带教教师的业务素质以及经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4]。在常规带教工作中,教师主要帮助护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使护生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但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护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5]。循证护理带教模式的应用,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将临床以及研究结果结合起来,使临床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护生自学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循证护理带教模式的应用可以使护生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带教中通过提出实践问题,并用循证思维找到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支持,进而使临床护理效果得到提升。
结语:
        对护理实习生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理论考核成绩,而且还可以提高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使护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实习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朱夏玲,李莉芬.循证护理带教对实习护士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1(04):113-114.
[2]孟莹莹,朱迎,董丽,梁爽.不同带教模式在消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8,16(06):744-746.
[3]崔海丽,张蕾蕾,唐乃梅.循证护理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5):97-99.
[4]袁俐丽,冯翼,张国艺,刘丽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增强护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1):9-11.
[5]刘婉露,郎玉玲,王莉莉,朱仁英,陈茹,周玥.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提高护理实习生实习效果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06):14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