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工程发展迅速,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地下管线的布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地下管线分布不合理,就会对其他市政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为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对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探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引言
市政工程开展中,,注重保护地下管线,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遵循以下流程,确保市政施工的有效性。首先,市相关技术人员对管线施工进行调查,并根据施工实际而制定合理的方案,能够增强地下管线保护的有效性。其次,根据施工实际而施以有效的管线保护技术,并合理布置管线。最后,对地下管线施工区域进行回填处理或加固,有助于提升地下管线施工质量,使之更好为城市居民而服务。
1地下管线施工现状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在市政施工建设中,城市地下管线的施工建设也日益繁复和多样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当前地下管线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只重施工不重保护的倾向。
(2)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集聚化,使城市地下管线的施工建设频率进一步加大,除了满足人民生活基本需要的给水、排水、燃气等基本设施,电信等新兴的管道施工也日益成为城市的必备管道设施。
(3)城市管道的施工和保护难度在日益增大,这突出表现在管道之间的相互叠加和重叠,以及在管道铺排设计的过程中,不同类型和不同设施的管道往往处在同-一平面的不同深度,这对开挖维修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流程
市政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全面勘察、调查地下管线实际施工要求以及周围施工环境状况,同时施工单位应该全面彻底、深入分析地下管线施工的施工技术,并且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提出有效的地下管线工程施工方案以及管线保护技术,然后根据相应的地下管线施工标准以及施工要求进行相关的施工工作。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注意每一项地下管线施工流程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地下管线的回填、埋置、勘察、保护、交底、调整、加固、挖槽以及布置等,从细节入手全面提高地下管线工程施工质量,以期通过提高地下管线施工质量从而提高市政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使地下管线工程能够发挥标准较高的使用性能。
3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要点
3.1检验管材的质量
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必须对管材的质量进行详细的检验。如果管材的质量差,那么它的抗渗、抗压能力就差,容易产生漏水甚至挤压变形,导致严重的后果。施工方必须要对管材及其主要配件的质量进行仔细的检验,从里到外等进行试验,有利于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送入工厂的管子必须是检验合格产品,且必须取得检验合格的报告书。当外观检查不能确保管材的质量时,进行内、外压试验。进场的管子必须是经过专业实验室批量检验合格并取得检验合格报告的产品。
3.2浅埋管线加盖法防护措施
对于地下管线的具体埋设情况在施工之前就已经做了充分的调查工作,因此在挖槽施工的过程中,当挖出的管线有较大管径时,应采用牢固可靠的方式进行管线的支护,一般情况下对管线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支柱的办法比较实用,而且经济效益也好,另外可以在支柱上添加钢架板以提高稳定性。如果遇到管线管径比较小,我们应当及时的采取加槽盖方法对管线做好相应的支撑和保护工作。管线的保护非常重要,必须及时有效,只有管线得到切实的保护,后续的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
3.3孔位布置及其施工顺序
进行注浆时,通常在管线的两侧布置两排注浆孔,这样能够提高注浆的加固效果,在-排注浆孔中相邻孔洞的间距为1米,通常情况下,内测注浆孔应保持与管线评价20厘米的距离。3.4注浆材料及施工
配置浆液的材料通常为水泥-水玻璃浆液,其中水泥浆按1:1的水灰比进行配置,水泥材料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浓度为35Be', 模数3. 0。注浆扩散半径为1m;每一排孔位的布置按相邻间距Im进行排列:终止注浆的压力为0.5MPa;浆液填充率在15~20%之间,即表示设计中每立方米土体的浆液注入量应为0. 15~0. 2m3。管线下部的注浆加固土体通常为2m,应分层进行注浆施工,平均每层施工的高度为0.5m,分四层进行。施工过程过要使用到振动钻孔机,使用该机械将钻杆振入加固土体底部,在钻杆的底部有着注浆花管,管长为0. 5m,通过花管即可向土层进行注浆,当该层的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时,立即在钻杆提升0.5m进行下一层的继续注浆,最终到达加固土体顶部时方可结束注浆。
3.5闭水试验
检查管道及井外观质量是否合格;管道是否回填且沟槽内有无积水: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全部预留孔洞均封堵且不渗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并大于水压力的合力。排水管道作闭水试验,宜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段试验完毕,可往下游段倒水,以节约水。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每3个井段由施工工程师任指定一段进行。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 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满水浸泡时间不小于24h,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
3.6管沟回填与路面恢复
在以上试验完全合格后便可以进行管沟的回填工作,而这项工作由于细致性,需要采取人工的方式来完成。回填工作应从管道两侧平衡进行,首先清理干净管沟内的杂物,避免沟内有淤泥、积水和垃圾,防止回填土的沉降现象的可能性。对管沟内的回填土最佳含水量要采取严格的控制。回填土中不可以有碎石块等,不得使用腐土、垃圾土和淤泥等。在回填过程中应不断对回填土进行夯实,迅速、仔细地恢复路面,要确保施工的地面恢复到施工前的标准情况,测录检测其密实度,并对这部分地面的进行维护工作。
结束语
市政工程作为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尤其是我国基础建设不断地投入,增加了市政工程建设的工程量。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是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技术,是确保市政施工整个管线质量的必要条件。为了有效地减少浪费提高施工质量,并且实现环保作用,我们应该加强对市政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研究,进一步为市政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孙大雷.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3):101-102.
[2]郭永晨.基于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业,2019(12):90-91.
[3]蒋波.探析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9,16(3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