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应用态势分析法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2期   作者:朱冬梅
[导读] 目的:研究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应用态势分析法的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应用态势分析法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42例、研究组4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态势分析法护理。对比二组患者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应用态势分析法能够有效缩短诊救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态势分析法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危重症,具有发病迅速、死亡率高、病情危急等特点,患病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对患者损伤严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专业的急诊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态势分析法是综合分析自身面临的威胁、挑战、机会与优劣势的方法。近年来,态势分析在医学护理中获得广泛应用[1]。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应用态势分析法的意义,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1月间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选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本次实验研究中参照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为41~78周岁(52.1±4.32)周岁。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为42~79周岁(52.3±4.51)周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接诊时问明患者病情,观察精神状况并进行基础检查,患者入院后时刻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病情并开始急诊救治。
        研究组实施态势分析法护理:①客观分析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优劣势、机会与挑战。优势为急诊科护理水平较高、护理管理体系完善、医疗设备诊治条件佳、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较高等;劣势为医院地处繁华,接诊易发生交通拥挤情况,接诊人员不足等;机会为急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挑战为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等。随后构建态势分析矩阵,罗列相关重要因素。②根据态势分析矩阵制定护理对策:加强医护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救治水平,丰富医护人员的救治经验。同时增强对接诊人员的综合教育,提高接诊人员救治责任心,增强接诊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接诊时不影响患者救治时间;保证急诊室人员配置,增加接诊人员数量,避免因人手不足导致接诊及时性收到影响;利用方位图划分医院周边区域,制定多种接诊方案,策划不同接诊路线,保证不同时段能够选择最为畅通的路线,降低接诊耗时;加强医患沟通,保证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行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急救方案,保证急诊过渡通常,积极预防各种救治不佳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观察。护理满意度评分使用我院自制评分量表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证明患者对护理越满意。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将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据录入SPSS20.0系统中,以(±S)表示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计量资料,用t行结果检验,若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组间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分析
        研究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予以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表1 组间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分析(±S)


2.2组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分析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表2 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分析(±S)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心肌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正常供血中断,从而引发心肌缺血性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胸骨后疼痛感和濒死感,具有病情危急、死亡率高等特点。现阶段急性心机梗死救治的关键在于疏通患者闭塞的血管,恢复患者心肌血液灌注效果,阻止进一步对心肌的危害。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为突然,病情发展迅速,尽早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诊至医院是救治的关键[2]。
        态势分析法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中主要是保证接诊患者、抢救患者等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根据态势分析矩阵采取合理、科学的护理对策,包括提高接诊人员综合素质、丰富医护人员救治技能、分析接诊路线等,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救治[3]。
        本次研究表明,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研究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态势分析法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诊救时间,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艳梅,蔡炜恩,李彩虹,伍景阳.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3):72-74.
[2]刘祝容,林月雄,戴思平.基于扁鹊飞救系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名医,2019(11):125-126.
[3]叶丽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2):4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