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00期   作者:刘丹丹
[导读] 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文化路小学 122000
        摘 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教学走进生活,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 数学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了解不多;学生机械地模仿一些常见数学问题解法的能力较强,而当面临一种新的问题时却办法不多,对于诸如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猜想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不够。因此,要改变这一切,必须优化应用题教学,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学习者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而数学应用题的数量往往呈现出一种相对关系,搞清这种对立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例如:钻井队钻一眼深井,3天钻了27米,照这样的速度,12天可以钻多少米?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间的对应关系:3天——27米,12天——?米。再从对应关系中可以得出两条解题思路:(1)先求出1天钻多少米,即可求出12天钻多少米(27÷3×12=108米);(2)从同类量的倍数关系中求解,在工作效率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求出时间的倍数,再求3天钻27米的几倍是多少,即27×(12÷3)=108米。这样既迅速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又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知识的价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次实践和发展的机会,从而改变被动状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更加完善自身的数学素质。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规律
        探究、交流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帮助学生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掌握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


        三、深化应用,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应用意识的体现之一是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能主动的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小课题研究等活动,向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有助于获得学习的成功,增强自信和动力,从而更加自主地探究新知。这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性问题,会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并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而是通过所学的有代表性的应用题达到使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加强数学题中关键字词句的归纳与理解。我从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发现,数学问题中有很多常用字、词、句学生很难理解。尤其在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还没有认识这些字词句的时候,数学题中已经出现了。这些字词句在数学学习中、课本上、自主学数学上、测试卷中会反复出现。我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常见字词句的认识和理解,增加学生识字量,克服学生因不识字而造成的解决问题时读题难度。
        四、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他们有一定归类和上升为数学思想的能力。数学思想较之数学基础知识,有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数学意识,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只有对数学思想与方法概括了,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书本的、别人的知识技巧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像小学数学经常会出现的行程问题,学生如果掌握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五、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和反思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概括和策略反思的能力。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数学解决问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这一教学目的恰恰主要通过回顾解决问题的教学来实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的回顾,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解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总之,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教学走进生活,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