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 李永清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作者:李永清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智能化的电力系统由此实现了有效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管理和输送电力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山西省  034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智能化的电力系统由此实现了有效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管理和输送电力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然而,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便需要建立一体化的配网调控,以此确保监控与调度能够彼此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操作,充分发挥智能电网的优势,城市在用电方面的各种需求也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网调控;一体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科研成果,加速了信息化的发展,这同样使得前瞻性的智能电网模式受到了广泛重视,电力作为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对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有所裨益。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课题通过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的智能监控技术、灵活经济调度等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对智能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概述
        智能电网也称“电网2.0”,是在传统电网技术上应用高度集成化的双向高速通信技术,在电网的传感、测量、通信等方面进行技术升级,同时应用更为先进的电网设备单元,提高电网系统功能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电网管理过程中的智能化,提高电网系统网络的运行效率。智能电网通过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增加具有信息收集、发送功能的单元设备,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采集相关的数据并实现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有效实现了电网系统网络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同时智能电网鼓励引导用电部门参与其所在电网的运行和管理,为电网系统提供即时的用电信息,帮助电网系统制定经济节能的发电与配电方案,以提高电网终端的用电率。
        2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现状
        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依旧处于发展阶段,其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2.1数据统计工作中的问题
        配网调控一体化的面积往往比较大,所涉及的用电网络中的用电设备数量庞大。能否做到及时调控、有效调控,信息数据统计是关键。对于这些数据信息的统计工作如果单独依靠对工程图纸等信息进行统计明显是不现实的。在具体的调配过程中任何数据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工作人员的判断失误,从而对电网运行安全造成影响。
        2.2系统调配的针对性不强
        在对电网的调配工作中,需要对电网使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有专业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同时还需要严格的管理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然而,现在依旧有很多工作人员凭借经验进行调控工作,使得调配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2.3严重的盲目调控问题
        由于人力资源的人力和信息交互系统的缺失,导致信息量严重不足,实际配网调控的则主要是按照之前的经验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很难为有效的调控提供充足的保障
        3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建议
        3.1提高调度管理能力
        电网系统中主网主要连接输电线路系统网络与变电系统网络。配电网主要根据用电部门所在区域的用电情况为其配送电能,如果系统运行出现故障会影响其配电范围内用电部门的正常用电,但是不会对电网系统整体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配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性要弱于主网,在电网系统配网调度一体化建设中,需要更加重视主网安全性与稳定性运行。

同时,配网调度一体化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电力调度能力的基础上,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下,各区域用电部门的用电信息能够较为及时地传输至配电、调度部门,但是一些电网单位由于调度系统及电力调度设备的限制,无法有效地实现电力在区域范围内的调度,如果能够提高其电力调度管理能力,将有效促进配电调度一体化的推广应用进程。
        3.2调度系统性能的不断提高
        主网在变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帮助下有助于促进主导网络体系的形成,其中最为重要的要算便是安全性。配网所面对的用户数量非常多,其主要是在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因此,与一般调度系统相比,其需要有针对性提高,将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平台充分有效的利用起来,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如电缆、线路、变电站、电力用户等资源,以此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全面的掌握过来,在此基础上极大的提高调度操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3.3有效结合GIS和SCADA系统
        第一,根据现有的配网运行管理模式,使实时的接入自动化设备的数据;第二,通过数据录入和维护模式的更加合理利用,可以在系统中实时的导入各种数据,如电网设备的开关变位、电系操作的动态数据以及台账信息静态的数据等,以此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实时性;第三,科学合理的结合CADA系统与GIS系统,然后通过深入的分析,将两套系统所具备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第四,通过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来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第五,通过促进提升系统的友好性,利用图形化的方法给相关调控人员实时的展示电网设备的开关变位和运行状况,并且还可以给操作指令的查询与发布创造良好的条件。
        3.4做好相应的停电计划,提高用户体验
        对用电区域进行有计划的停电是配网调控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计划性地进行停电也是对设备进行检修等工作的基本要求。然而,停电势必会对用电单位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也是人们对电网系统的最直观印象。因此必须及时做好停电信息的公布工作,在停电时间的选择上尽量避免用电高峰期,进行合理的规划,尽量减少停电的范围。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用电体验。
        3.5提高系统的兼容性
        在我国的电力配送调度一体化建设中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与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使用最常使用的2个系统,在这2个系统的共同参与下,电网系统在配电、调度、监测等环节的工作效率的得以有效提高。但是目前这个2个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实现信息的直接交互访问与关联功能之间的联动,在智能电网配电调度一体化的建设中,电网系统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对信息传输与处理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GIS系统与SCADA系统的相互独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配电调度一体化的自动化程度,增加了配送调度部门工作人员的人工作业量。因此,为了有效推进配电调度一体化工作,电网软件技术人员可以从实现GIS系统与SCADA系统之间数据的交互访问为切入点,提高2个系统之间的联动性,从而提高配电调度工作的一体化、自动化程度。
        结语
        我国电力事业在近些年取得的长足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也为我国的电力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提高了电网系统信息传输的能力,为提升电网系统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配网调度一体化是我国电网发展创新的重要方向,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提高调度管理能力、提高系统的兼容性、提升电网软件系统智能化程度3个方面入手,推进电网配网调度一体化工作的推进,提高我国电网系统运行和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范伟,侯丽.智能电网的电力调控一体化探讨[J].科技风,2018(31):150.
        [2]宋成良.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及其决策性建议[J].通讯世界,2018(04):152-153.
        [3]沈凤杰,张伟,张浩,等.适应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安控装置管理系统方案设计与实践[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23):143~149.
        [4]马青菁.智能电网与配网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分析[J].科技传播,2014(11):159,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