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基于“快乐心理”下的化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9期   作者:李芹
[导读] 随着现代知识体系的不断扩展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普及,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效率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山东省烟台第十中学 264000
        摘 要:随着现代知识体系的不断扩展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普及,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效率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利用手中的法宝,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其基于“快乐心理”下,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效率。这里我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实践经验,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关键词:快乐心理 化学 学习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卓有成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思考,自觉地探求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授人以鱼”,使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终身受益。
        一、多形式加强实验,保持快乐心理
        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它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它使教育教学的很多方面需要重新去探索、去定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新课程需要怎样地新理念。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表现形式,不仅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而引起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且能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缓慢氧化》时,我设计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演示实验:将滤纸浸到溶有白磷的二氧化硫溶液中,然后把滤纸挂起晾干,不到半分钟,就会看到滤纸先冒白烟,最后着火燃烧。为什么不用火点燃,滤纸也能够燃烧?这个实验引起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他们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此时水到渠成,要解开这个谜,答案就在课本的某页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打开课本,比平时百倍认真地看着,之后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最终找到了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一种强烈的印象在学生的脑海里是一辈子不能忘怀的。
        二、加强授课的艺术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说:“某某老师讲课很有趣,我很喜欢听他讲课,我爱学他教的那门功课。”由此可见,根据教材的要求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把化学课讲得生动形象和富有情趣,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化石燃料的利用》时,学生们知道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埋藏在地下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它们是由远古时代的生物体被埋在地下后,经过亿万年的时间,在地球内部的热量和压力的作用下缓慢形成的,所以我把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漫长的形成过程和开采利用的短期行为加以对比,让学生意识到化石燃料是一次性能源,不可再生,如果不加节制地乱开滥采,会对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地球上现有的矿物能源最乐观估计也不过再用100年,加上工业的飞速发展,能耗的成倍增加,新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越来越紧迫地摆在人类面前。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石油植物”,像稻米的春种秋收一样,春播绿草,秋收石油,以解决全球能源危机。而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提升,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植物石油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可以提取出高含量石油植物,被称为石油草。石油草长得很快,只要栽植七个月,每英亩可以提取石油十桶,石油草的茎秆也是很好的燃料, 一英亩干草的热值相当从中提取的石油热值的5倍。如果能培养在非热带地区生长这类植物,其意义将不可估量。
        三、创设问题,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活动和其它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它能促进人们去研究、去设想、去探索、去创新。它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及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一种内在动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一方面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应注意知识的趣味性。
        例如: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实验时,同学们一边安装仪器一边提出问题。1.为什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2.双氧水的量需要加多少?需不需要没过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3.试管内的导管多长合适?为什么不易太长?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塞一团棉花?4.固定试管时,铁夹为什么要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试管口为什么要略低于试管底?5.用酒精灯加热为什么要用外焰?为什么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对有药品的部位加热?6.产生气泡时,为什么不能立即收集?为什么要等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才能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何知道气体已经集满?7.实验完毕应如何操作?为什么?学生边看边思考,很快归纳出7步操作程序,对每一步出现的问题,有些在观察中得到解决,有些则需要讨论加以解决。学生对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不塞棉花加热,高锰酸钾小颗粒就毫不犹豫地冲进导气管、水槽、集气瓶。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于是同学们茅塞顿开,心服口服!
        成功教育总是动情的教育。创设一种情绪佳境,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从“境”中见“形”,从“形”中见“美”,从而从“美”中产生情,再由“情”上升为“理”,把感性的内容上升为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吴星 等著 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