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贾辉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9期   作者:贾辉
[导读]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语文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着重要作用。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第一完全小学054900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语文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技巧,以期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兴趣 质疑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明确强调,学校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老师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低,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为了突破这一不足,本文具体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首先,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预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学生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1.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父亲的菜园》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其次,语文老师要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阅读学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采用鼓励性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读懂课文为目标,而现在的教学是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层次。即基础目标、弹性目标、一般发展目标。分层要求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突出学生的个性。同时采取多样化、鼓励性评价策略。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评价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1.自我评价法,这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水平进行自我考查,思考自己在对文本的理解方面,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修改,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避免学生的盲目自信和自卑;2.同伴互评法,这是鼓励学生对同伴在阅读教学中的行为、态度和学习状况发表意见,培养学生初步的民主批评和自我批评意识的评价方法;3.成果展览法,这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每个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示阅读经验、申述对某一作品的评价等,从而体验成就感的评价方法。
        四、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信息化、多媒体等设备进行教学
        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出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加直观、更加清晰的认知学习过程。文字、图像、声音等使教学可以图文并茂。对于小学语文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信息化多媒体教学不仅仅能使学生在阅读课堂中更加感兴趣,更加愿意深入去探讨,还能使学生在阅读课中的效率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五、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发散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突破单向线性思维的狭隘和保守,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品质。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和想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散、想出种种的不同方法之后,还需要再引导学生将他们所想出的众多办法和课文中讲述的办法进行比较、选择,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课文中的方法是最佳的方法。
        总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要用耐心和细心,想尽一切办法,去引导和指导小学生进行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