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时代新人——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9期   作者:王晓梅
[导读]
山东省平原县第二中学 253100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与此同时,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育的指向将回归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初中政治教学的关键任务。针对这一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就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学科的基本价值追求。
        一、认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教育教学方向
        学科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核心素养是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关键素养,在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社会需求,体现出时代性的特点,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素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良好的政治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成为高素质的公民。
        二、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一个重要举措。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关键在教师。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教师仅有一桶水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青少年,想要培养高素养的人才,教师就必须要成为一眼活泉。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提高自身学科专业素养,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打铁先要自身硬”,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自身素养,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以德服人,时时为人师表,处处做学生表率。
        三、走进学科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师生互动的重要场所就是课堂,想要将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就必须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在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1.通过中外对比,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加之互联网信息种类繁多,一些西方资本主义思潮见缝插针,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缺失政治认同,产生“西方国家好”的假性认识。所以,我们就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例如,九年级下册《走向共同富裕》第二目共享发展成果的教学中涉及很多的民生问题,比如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此时,教师可以开展中外对比,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出示材料: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全民参保。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全民参保难度非常大。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仍有11%的人口没有参保。通过一个真实案例,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在我国的幸福感,促使学生更好地培养政治认同感。
        2.借助小组辩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维护或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的教学中,课本涉及一个主动扶车却被老人误解的青少年,由此我们可以引发大家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类似问题,比如“老人倒了,扶不扶?”课堂中可以围绕本问题分两组进行辩论,最后得出结论:关爱他人要与人为善,也要注意策略,保护自己。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3.剖析真实案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就是要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关于法治意识的培养,在我们八年级下册中有很多的体现。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运用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知识,促使学生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让学生避免违法犯罪问题,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例如,在《依法履行义务》的教学中,涉及拾得遗失物的问题,把这一生活中真实常见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来讨论,同时,教师要适当地补充具体的法律条文,对不同的行为进行评判。如此,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4.体验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意识,是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意识,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公民要有责任意识,敢于担当,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走进社会生活》的第二目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教学中,播放一条农民工坐地铁遭嫌弃的视频,让学生自由谈看法,从而体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亲社会行为,增强参与意识。
        总之,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养人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