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渗透模式

发表时间:2020/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5期   作者:杨丽群
[导读] 语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感教育的重要凭借。语文课本上的内容都是经过编辑遴选的优秀文本,丰富多彩,适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东边小学 510080
        摘 要:语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感教育的重要凭借。语文课本上的内容都是经过编辑遴选的优秀文本,丰富多彩,适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它具有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修养的多种作用,是培养学生灵魂的学科。它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是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诚实守信、善良等美好品质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渗透 模式 探究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教师如果只重视情感教育,忽视学生的成绩,必然会被学校领导和家长所反对。因此,教师仍然是以抓成绩为主,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与培养。
        1.没有抓住情感教育的真正内涵。由于一节语文课时间有限,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仍然坚持满堂灌,传授新知识,记录知识点,做配套练习册,巩固所学知识。基本上,每节课都是以知识作为课堂的中心,情感教育被大家所忽略。背诵课文,记忆生字词,背诵单元知识点,处处以应考为目标,生怕情感教育占据了课堂宝贵的40分钟,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没有情感教育的课堂变成了白开水,寡淡无味。
        2.小学生心理素质不成熟,对情感教育熟视无睹。由于小学生天天与老师在一起,老师的人格魅力、情感价值取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然而,由于小学生的是非观念较差,判断力有限,如果老师的情感态度出现偏离,就会对孩子的道德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相反,如果教师积极上进、热爱生活,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动他们的健康成长。
        3.由于教育体制所限,小学语文教师不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如今,教学压力巨大,单位考核排名只注重统考成绩。这一评价模式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课文内容情感因素的挖掘。校长只注重教师的考试成绩在乡镇中的排名,在学校同级部、同学科的名次,并制作成课件,在全校教师会上分析。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只重视研究课文与基础知识的教法、学法,努力研究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知识,花很少的精力和时间研究课文深处的情感教育内容,本末倒置。事实上,小学语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凭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的有力武器。
        二、新课程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渗透模式
        1.创设氛围,进行情感渗透。事实证明,在一定的教学氛围中,小学生容易受到熏陶与感染,有利于他们进行情感渗透。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备课,深钻细研教材,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找准切入点,力求通过实时的氛围营造,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情感因素。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培养时,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使情感渗透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比如,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古诗文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体裁进行不同的情感渗透,思想类,爱国类,写景类,人物类,题材不同,情感渗透因素各异。同理,黄继光、董存瑞、方志敏等内容的课文则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的重要素材。而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剪辑材料,了解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立志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祖国的面貌。
        2.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希望被老师关注、喜爱是所有小学生的心愿。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提升交际能力,培养健康情感。教师对待学生要面带微笑,因材施教,一视同仁。教师要把自己的爱平分给每一个孩子,以博大的胸襟促进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可以传递。在这种充满爱的环境里,学生才可以快乐学习,健康生活每一天,激起向上的斗志,激发良好的情感。比如,在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师就可以挖掘教材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情感教育因素,学习德国人大公无私的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达到以德树人的目标。
        语文学科的特点就在于以形象思维和情感思维为先导,发散性和可塑性强,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指导学生学习时,不仅要重视语文感性知识的培养,还要进行理性地分析与思考,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同时培养语感。学习课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品评,从文中人物的语言当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练习分角色朗读,或者是进行课文表演。通过表演,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愧为上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温爱丽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9,(07)。
        [2]赵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N].科学导报,2019,(7-05)。
        [3]马正清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方式及方法[J].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中国会议,(2019-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