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市政工程建设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市政工程施建设的过程中,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只有把好市政工程质量关口,才能保证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使用功能,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本文主要对市政建设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且提高了改进市政建设质量管理的建议,希望对市政工程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市政工程的建设是提升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的要求也日趋明显,国家鼓励创建文明城市不仅仅要求人民综合素质的提升,更是要求城市的基础建设,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公共资源的利用等必须提升。
1市政工程的特点
(1)城市的人员密集属性决定了各种底线官网的错综复杂;(2)对施工技术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施工的工程期限都比较长,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影响的因素也很多,在施工设计阶段还要考虑更多的综合因素;(3)城市人员流动性较大,交通情况错综复杂,人员密度大,施工期间受到的影响会很多,施工过程中要协调各方人员和不断增添施工内容来减少阻力,特别是在城市道路的主干道附近进行施工,人员流动大、车辆密集,造成了交叉施工的情况很多,由此市政工程的质量员检查重心与其他质量员检查工作差别较大。
2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设单位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市政工程大多数都是属于政府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都是由政府承担,建设单位不承担责任,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片面重视工期,忽视工程质量。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只注重工程进度,对于工程质量要求不严格,认为工程质量的把关应该是由政府委托的监理来负责把关,从而忽视质量管理。另外个别承建单位对于质量管理工作人员权力下放较大,但工作人员本身管理能力,专业素质较差,对于质量管理较为松懈,甚至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管理。再者对于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各种工序交叉施工的问题应对能力不强,协调能力弱,相互踢皮球,影响工程进度。
2.2欠缺工程建设市场运作规范性
现阶段,多数市政工程建设单位是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单位没有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执行,甚至没有执行规范化的建设程序,主要表现在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等制度的执行。另外,部分单位没有落实工程规范化建设,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如没有签订正式的施工合同,导致参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执行没有依据,极易产生纠纷。一些单位在工程施工前没有办理必要性证件,如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在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检查时才补办。总之,上述问题的发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2.3监理单位管理不健全
监理单位是由甲方委托监督管理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工程进度等方面的监管机制,权力较大。但是个别监理单位工作人员不能认清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对于自身不能够严格要求,无视规章制度,经常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利益,对于施工质量管理和工程进度的敦促并未起到良好的作用,无视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监理单位对于监理人员监管不完善,没有一个明确的奖罚制度,导致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麻痹大意的情况,没有严格履行监管职能。这也是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在。
3改进市政建设质量管理建议
3.1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管措施
制度是管理的保证,只有在严格的制度下的管理才会收到管理实效。在市政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因此要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措施,只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设单位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约束,才能依照规定自觉加强质量管理,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在制定制度时,要做到详实、指向明确,要囊括工程的方方面面,避免给人以可乘之机。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要随时发现,随时纠正。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诉诸于法律,不能让人抱有侥幸心理,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不能迁就,更不能听之任之。要严格追查、一究到底,利用各项制度让相关人员始终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只有管理人员将工程质量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市政工程是造福于民的工程,不能让工程质量影响了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让规章制度为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保驾护航。
3.2严格把控施工单位施工资质
市政工程承包过程中,存在很多关系户包工程的现象,承建单位对于中标施工方队伍的施工资质、施工技术、管理能力不够重视,由于市政建设工程施工工序的不同,工作时间多元化,工作场所的开放性,施工人员复杂多样性,加大了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在承揽市政工程项目上应该严格把控施工单位的各项指标,包裹施工资质,施工技术,管理能力,拒绝只凭靠关系投标,不注重施工专业素质的问题出现,强调安全质量第一位,坚决杜绝施工方为了省工省时,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并加大对于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施工队伍的处罚力度,制度处罚制度,宣传到位,让施工队伍从意识上对工程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从施工方这一层就严格把控工程质量。
3.3全方位监管质量
市政建设单位要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培训,更新他们的管理理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市政建设涉及很多个环节,要结合每个施工流程的特点,组建一支针对性强的质量管理队伍,让他们深入到施工现场去,加强对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市政建设质量管理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在实际的质量管理中要实行责任制,加强奖惩的力度,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市政建设要实行动态化的质量管理模式,将质量管理贯彻到施工全过程中,抓好每个环节的质量关,在每道工序完成之后要组织监理和技术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只有施工质量合格才能开展下一个工序施工。将质量管理的任务下放到每个施工部门,加强各个部门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这样就能起到更好的质量监督作用。此外,市政建设必须做好项目的资格审查,按照相关的要求对市政工程进行备案,在市政建设完工之后要进行质量验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补救。
3.4增强大局意识和健全沟通协调机制
市政工程建设涉及很多内容、很多部门,为了保障市政工程更快更好地完成,需要各个部门的沟通配合和共同建设。因此,参建各方应增强大局意识,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可以通过会议形式针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探讨,各方积极发表意见,经过沟通、协调,选出最佳的方案。同时,要健全沟通协调机制,使各单位、各部门做到各司其职、互相支持、协调前行,进而促进市政工程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市政建设质量管理是关键,关系着整个工程的使用功能,以及市政工程的使用年限。因此,市政建设必须要树立质量意识,控制好影响施工质量的各个因素,全方位的监管提高质量管理的实效性,促进市政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艳.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具体方案.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2).
[2]王永苗.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21)
[3]邵兵.市政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中国高新区,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