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花
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常州市 213100
摘要:21世纪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强调学生要“做中学”,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动手,能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做中教”, 学生“做中学”,以及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尝试。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职业教育 学生主体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随着职业教育的课改的需求,强调学生“做中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潜力的碰样,而案例教学正体现了上述要求。笔者认为,案例教学在职业学校中的运用能很好地使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研讨,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学习者提高问题分析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一)学生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主体。
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引导讨论。事先向学生布置题目,要求学生阅读案例,学生在辩论和教师指导中学到知识、锻炼才干。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随机点名提问,发现问题,回答问题,总结提炼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
(二)布置任务,创造场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强迫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要求学生真正从实际工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学生感到上课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必须全力以赴。所以,学生除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外,还必须组成学生小组,来缓解学习的巨大压力。这种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而不是单纯地进行理论讲授。其真谛在于把学生发言也作为全体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通过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能力,提高基本技能。
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充分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胆量、快速反应的能力等。
三、案例教学法的尝试
笔者在中职饭店服务课程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在课程中开始逐步地引案例进入课堂教学。
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关键在于案例的选编、呈现和案例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四方面工作,即
(一)精选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案例撰写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案例选择主要来源于企业,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笔者认为,教师在精选案例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要有明确的目标性。即要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选编案例,要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②要有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既要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要包含一定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能。
③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这要求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尽可能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餐饮学科特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始终意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学有所用,能够应用于实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呈现案例
以呈现方式而论,有印发学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以呈现时机而论,一般应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前呈现,以免影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讨论结果趋同,使相当一部分同学无话可说。然后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从典型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使餐饮服务课堂教学既不离开书本太远,又不拘泥于书本,既鼓励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答案,又有利于形成基本一致的正确价值判断。
(三)分析、讨论
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餐饮服务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理论联系起来,揭示餐饮案例与理论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
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习进行讨论,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饭店案例教学的功能,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总结评述
这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可以对案例讨论作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餐饮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始终体现了师生互动要求:教师在这起着主导作用,并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案例教学法的思考
初期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种教学手段严格地说还不是案例教学,只是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法的一种尝试,而且笔者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1、案例的选择与撰写方面。在上述内容中,笔者谈到案例的选择应具有目标性、启发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但是在现有的教学实践中,符合这些要求的案例比较缺乏,或者说是不乏事例但缺乏对这些事例的提炼。如何根据相关教学主题选择和撰写更理想的案例服务于教学将是笔者今后继续努力的工作。
2、在案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方面。由于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死记硬背,照搬照抄。初期尝试中,发现学生难以适应要求勤于思维的案例教学方式,以致案例分析不能自己及时完成,讨论时常出现“冷场”,或纳于言辞,不能较好地表达观点、听取他人意见等,使案例教学的目的不能充分体现。
3、案例教学的成绩评价方面。案例教学本身是一项主观性较强的方式,很多案例并无明确的是非或好坏标准,这造成案例教学的成绩记录难以准确客观。怎样真实、客观、有效评定学生的成绩,怎样使这种评定真正起到诊断、教育的作用,怎样在评价中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该建立何种适应案例教学的成绩评价机制,这正是笔者接下所要努力的工作。
以上,是笔者对新课程改革下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尝试与思考。当然职业教育课堂模式是在不断探索中的,课堂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应呈多样性,但职业教育的课堂模式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现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罗会源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工科专业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3月
2. 史振华 卢燕萍 《论案例教学法在国际商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商场现代化 2009年07期
3. 董恒甫 《运用案例教学法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4. 赵勤明 《案例教学法在哲学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