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
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中心小学,2213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新阶段,之后分层教学法也已经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法;应用实践
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一直采用的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的排布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主要以教师为主,因此学生很少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在上述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点,因此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根本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宏观角度分析,由于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生涯的起点,所以如果在这一阶段继续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无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层教学法的优势在于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进步提高的机会,因此能够弥补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缺陷,帮助班上的所有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下文中本人依托实际授课经验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释,重点对分层教学法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措施开展了论述研究。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作用分析
首先,从教学实践出发帮助学生解决了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分层教学法的引导之下,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对各个环节的教学措施进行优化调整,之后还可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搭建起感兴趣的学习场景,进而帮助其明确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普遍对生动有趣的事物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立足于分层教学法做好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工作,从而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在夯实基础知识点并且学会相关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之后,学生对于数学课的抵触情绪会逐渐消失,之后会全身心的投入到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之中,进而实现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
其次,开展分层教学法能够锻炼并且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层教学法保证了各层次学生对于教学措施的接受程度,并且为各环节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之上整合各个层面的学习资源,并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措施,帮助其在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海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升和毫升》这部分知识点为例,若要利用分层教学法完成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工作,可以尝试按照以下思路开展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实践:首先将优等生的学习任务设定为利用课本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点在于让其学会利用课本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分析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且帮助其在日常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建立起固定的联系。其次可以将中等生的学习任务设定为查缺补漏并且通过引导其参与实践探究活动的方式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1】最后需要将学困生的学习任务设定为明确课本中涉及到的数学概念,并且借由生活场景让其对课本中涉及到的理论概念建立起系统全面的认识,进而帮助其叩响数学世界的大门。
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分析
1、设立分层教学目标
设立科学合理的分层目标对于推进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对教学目标环节加以重视,既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数学课程要求的知识点,还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更富有学习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具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百分数”这一章节的内容为例,笔者在制定目标时,对于优等生要求其能够按照要求熟练画出线段图并列出计算公式,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中等生要求其能够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并根据线段图列出计算公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算题能力。对于学困生则要求其能够根据给出的线段图或者是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列出计算公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的,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保障课堂质量有着深远意义。
2、开展分层授课实践
课堂是教师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阵地,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窗口。在分层教学的大背景下,教师对上游学生的培养任务应该放在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对中游学生则要坚持精讲精练的基本原则,帮助学生快速吸收教学内容,逐步向上游进步提升,对于下游学生,教师更应该从课本以及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出发,在理论知识上下功夫。【2】以“除法”这部分知识点为例,笔者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要求优等生根据理论知识进行自学,并通过算数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除法的算题技巧和口算方法;对于中等生,笔者给予了一定的自学提示,以公式推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运算技巧;对于学困生,笔者侧重了计算方法的讲解,在学生能够理解后再以习题的方式进行练习巩固。分层授课的有效落实既能提高中优等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引导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所以需要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课后作业
虽说小学数学教学中并没有涉及到太过于复杂的知识点,但仅靠课上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所有知识点其实并不容易,因此需要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巩固提高,之后才能够让其亲身感受到数学课的乐趣。教学中,其实教师也可以按照分层教学法的思路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完成课后作业的布置工作,从而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对于优等生,应当通过提高型课后作业激发起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进取心、竞争意识,帮助其勇攀高峰。对于中等生,需要将课后作业的布置重点放在查缺补漏之中,进而根据他们的课堂表现和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困生,课后作业的布置需要以夯实基础为主,即重点需要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加深其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点的印象,帮助其走近数学世界。以《比例》这部分知识为例。教学中,笔者给优等生布置的作业是绘制从学校到家里的路线图,之后给中等生布置了几道典型例题的变形,而给学困生布置的则是以理清楚“比例”概念为主的课后作业。按照上述思路布置课后作业之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属于自己的课后作业,而且学习积极性也实现了进一步提升。
【总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推进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实践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这需要教学转变旧有的教学理念,并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推进各项教学措施的创新改革。前文中笔者立足于实际教学经验对这类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述,希望对推进各项细节工作的创新改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国能. 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1,(55):63-64.
[2]张映春. 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试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