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智文
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 潮州 515723
摘要:在国内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用电的需求也在不断上涨,保证电力的稳定供应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对目前火电厂发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对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发电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笔者结合火电厂的实际管理情况提出了几点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火电厂;运行管理
引言
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火电厂发电运行管理模式无法支撑当下的发电运行管理。面对评价发电运行管理体系不全面、人员考核制度不标准、安全运行管理不到位等难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实际出发,借助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以推动火电厂的正常运行。
1 目前火电厂发电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全面
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为企业标准化管理提供了管理基础。详细的管理准则有助于规范企业内员工的行为,降低企业对关键技术人员的依赖。目前,多数火电发电厂仍沿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管理体系,并没有根据企业目前的运营情况对传统管理体系做出改变。这就导致了发电厂目前使用的管理体系无法对火电发电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1.2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难
一方面,在于当前火电发电厂内紧缺信息化人才、数字化人才。目前发电厂内的管理人员无法熟练使用信息化的管理平台、管理系统,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失误,影响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在于火电发电厂的管理改革难度较大,工作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推行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改革效果不理想。
1.3人员考核制度不标准
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员的考核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火电发电厂的部门考核制并不健全,企业内工作人员考核标准不系统,影响到了个人管理效率。比如,没有制定企业内员工业绩考核的标准、没有制定企业内员工良性竞争的标准等等[1]。此外,信息技术并没有很好的被应用到到人员考核制度的设置工作中,导致电厂运行的责任没有被落实到个人身上。
1.4安全运行管理不到位
火电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主要面临着自然因素、设备因素、人员因素三方面的危险因素。自然灾害、恶劣天气、人员操作失误容易引发电气事故,造成漏流、爆炸等安全问题。目前,电厂的安全管理并没有实现完全信息化,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有遗漏,极大程度的增加了现场环境的危险程度[2]。
2在火电厂发电运行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现阶段,电力行业正面临着全面的改革大潮,传统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手段并不能满足发电厂的改革发展运营需求,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对于推动电厂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通常情况下,火电厂使用煤炭作为发电的能源。如果没有做好火电发电管理,会增加发电能耗,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火电发电运行管理当中,可以控制煤炭资源的使用量,满足当下电厂对节能降耗的发展要求。在电厂内部构建数字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精简电厂中多余的工作人员,进一步减少电厂的人力成本[3]。同时,通过构建信息化考核系统可以对电厂内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从而提高电厂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电厂内生产、调度的效率。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火电发电厂的运行管理当中,不仅可以对生产成本、运行成本进行控制,还可以提高内部管理效率,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推动火电发电厂运行管理的长期发展。
3基于信息技术的火电厂发电运行管理措施
3.1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做好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于火电厂发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信息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判断管理模式的优劣性,并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下[4]。在完成数据的信息化整合工作后,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火电发电厂基础管理、安全生产、工作指标、绩效考核等方面的问题。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安全操作管理过程中,搭建火电厂的管理框架、并根据管理框架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与管理措施,提高管理力度。同时,相关工作组人员使用信息技术对电厂运行进行网络管理,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制定电厂内人员技术管理标准、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绩效考核管理标准,推动火电厂发电运行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3.2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首先,要加强对智能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将智能技术应用到火电发电厂汽温控制、燃烧、测量技术、吹灰、辅机设备故障诊断等工作的优化管理过程中,提高燃烧发电激素和水平,推动电厂生产的自动化发展[5]。其次,要加强对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厂内的循环水系统改良、机组设备负荷改善调整、给水回热系统改良等工作中,完成对火电厂机组能耗的有效管理。同时,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发电厂的数字化改革,便于运行管理人员对电厂内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制定出高质量的企业发展战略。最后,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应用。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开发手机客户端程序软件,借助网络技术将厂内员工有效连结起来,进一步推动火电发电厂内员的资源信息共享。
3.3使用信息化技术健全考核机制
要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就需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管理力度,防止其在工作中出现操作失误。传统的监督检测方法无法对技术人员进行全方位监控,因此,使用信息化技术健全考核管理机制时十分有必要的[6]。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借助运行优化系统对相关工作数据进行收集,比如能耗指数、机组运行安全水平、员工工作业绩等等。使用信息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并生成相关数据报告。管理人员根据数据报告分析火电厂内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并根据每月业绩的平均数值设置个人绩效指标。同时,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网络管理平台的利用,及时在火电发电厂的企业内部网站上发布员工的业绩记录、考核数据等内容,通过公开数据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此外,管理人员需要设立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小组,由小组成员对员工的工作数据进行监管,并将其汇总成数据表格递交给相关领导,由领导根据数据报告制定业绩考核计划。
3.4构建监控信息系统进行安全管理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火电厂的安全管理当中,通过构建安全管监控系统提高现场的安全性,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一方面,使用信息化技术对传统燃烧技术进行创新,通过精准把控喷嘴燃烧时序、燃烧时间完成对锅炉温度的精准控制,避免事故产生。同时,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程序控制过程中,完成对热力系统、主要辅机的控制管理,实现对燃烧发电系统的自动控制,减少工作人员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将MIS系统应用到火电厂安全管理当中。通过完善保护控制装置、信息监控系统完成对火电发电厂的一体化管理,确保厂内任意单位都受到有效的安全监控。MIS系统具有数据集成、数据加工、数据处理的功能,不仅可以通过摄像头对厂内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还可以在危险发生时进行紧急安全管理,控制事故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火电厂的运行管理对于维持电力的稳定供应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数字化管理目标,从而推动火电厂的持续发展,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王承亮,李明涛,胡海亮,王学礼.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信息化管理应用[J].电子技术,2020,49(06):96-97.
[2]卫涛. 火电厂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定量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D].上海电力大学,2020.
[3]周磊.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火电厂热工仪表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2):97-98.
[4]肖尤国.浅谈火电厂锅炉运行控制及故障预防[J].低碳世界,2019,9(09):88-89.
[5]杨兴龙.火电厂锅炉运行控制与故障预防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4):148-149.
[6]李秀文,齐勇,王鹏,杨建慧,王国川.火电厂智慧水务关键技术及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电力大数据,2019,22(05):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