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9期   作者:吉华中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进步。
        吉华中
        46000719930922****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进步。目前,土木工程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大板块是整个土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结构设计与科学的施工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可以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
        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每年平均发生的500多万次地震灾害中,约有1/3的地震灾害发生在我国,而由于我国地震灾害应急处理机制尚不成熟,一些大型地震灾害仍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较多的人员伤亡。
        1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特点
        目前的土木工程结构基本上是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所构成的。在分析研究土木工程中土木工程结构施工技术时,首先,应当明确土木工程结构的特点及其类型。在土木工程结构中,水平载荷对结构的影响比较大。大部分设计的一个主要控制目标就是侧移。一般建筑物的原料、造价与结构方面的确定主要是由竖向载荷所决定的,但在土木工程中却不尽相同。由于土木工程更宽更高,这就导致其更容易产生侧移。而且土木工程由于其高度较高,就使得其重心偏高,高重心使得地震作用倾覆力矩增大,这对于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核心材料将造成极大威胁,倘若施工材料不具有足够的韧性,将很难应对高力矩的冲击作用,因此在设计土木工程结构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这也是土木工程的设计不同于一般建筑物的关键所在。其次,土木工程在设计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地基的建设问题。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能否设计出最合理的地基结构,是保障楼层能否顺利建起的根本保障。因此在设计地基结构时,应当确保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和刚度与上部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相适应,这样才能保证上层建筑在此基础上顺利完工,并且保持着较好的承受力。在进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土木工程结构的受力特点。像在低层建筑中,其受力主要是来自于垂直方向,而在土木工程中,其水平方向的受力要远大于垂直方向。受水平分力的影响结构抵抗水平产生的弯曲程度有所增加。而且高度增加所引起的侧向变形也会有所增大,因此在考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时,应当特别留意受力点的问题。
        2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措施
        2.1优化设计结构方案
        建筑物结构设计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因此就要把控好设计方案的质量,这对后期建筑施工质量也有很关键的影响作用,要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优化设计方案,保证后续项目顺利实施,保证整个工期质量效率都达标。首先,制定顶层规划设计原则,如结构设计的内容比较复杂,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整体建筑物的各项适应性、稳定性等都要由设计师来把关。要关注建筑物的标准性问题,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设计研究时,由于建筑楼层较高,一些工程公司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规修改相关的设计方案,这会给后期的项目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还要仔细地勘察周边的环境,认真仔细去研究建筑物周边的建筑物状况,包含施工场地地质土层、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等相关状况,要研究好建筑物存在的各类影响,同时还要对当地的荷载进行分析。要结合实际的勘测认真研究,才能够优化设计完美的建筑结构方案。
        2.2钢筋和模板通病的预防措施
        对上文中提到的钢筋质量通病采取的措施有(1)先要熟悉图纸,核对所用主料和配料是否齐全,钢筋规格是否符合规定,数量和形状是否跟图纸要求一致,熟悉掌握钢筋的安装过程。(2)按照工程标准保证定位轴线的准确;协调好房屋各个位置之间的尺寸;在各层楼面上要标注尺寸线;按设计要求把箍筋与柱子纵筋捆绑结实,不能遗漏。

(3)捆绑的时候要将多跟钢筋一同绑扎,并要求端部对齐,以此来防止钢筋骨架偏斜。(4)要做到责任明确、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施工技术审查;在浇筑过程中要有足够的钢筋工;加强安全教育,让每个施工人员都重视起来钢筋绑扎不到位的危害。模板通病的解决方法首先要从浇筑环节入手,第一步要在预先设计好的预留洞口上加设排气孔,以便气泡能够及时排出。对于高墙面进行施工时要在模板侧处设置浇捣孔,这样在进行浇筑和振捣时就会很顺利同时要把握好拆模时间,对其它的模板也要检查是否固定牢固,避免漏浆问题的发生。
        2.3设计人员自身能力的提高
        许多土木工程设计的问题,除了材料、地形、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最不应忽视的就是设计者自身的能力,由于个别设计者能力有限,易导致建筑结构设计时出现问题。在招聘设计师时,要提升对设计能力的要求。对于已经招聘的设计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的培训及技术能力的培养,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工作之余,设计人员之间还可相互进行交流探讨,更好地提升与发展设计能力。最后,设计者还应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保证设计的建筑质量达标。
        2.4提高相关人员专业能力
        施工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安全隐患,而且可以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效率。但针对目前我国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问题,需要施工单位对员工进行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能够对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中的各个特点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处理好二者的协同关系,以达到促进施工单位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目的。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也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施工单位可以先与专业院校合作,通过校企联合教学的方式培养出专业人才;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等级筛选,每个人都要接受施工单位的专业培训,并进行定期考核。对在最终的考核中实践能力强或在知识储备量上相对丰富的人员进行更高等级的划分,在薪酬和福利方面将得到相应的提高。知识储备量较丰富的人员,施工单位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应用考核,通过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区分不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水平,也可以提高企业高端人才的数量。
        2.5做好防水施工要点控制
        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施工设计中,应当首先做好防水工艺流程的分析,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防水材料。从而保证好基层处理工作。土木工程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于防水工程的严格把控。在高层建筑中,这点更为突出,好的防水材料,适宜的防水措施,是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也是工程完成以后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判断依据。选择良好的防水材料之后,就要开始把关施工要点。利用新型砂浆材料,形成耐腐蚀的平面层,利用高分子防水材料进行相关的处理,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同时,施工人员也应当恪尽职守,保证好各层之间紧密连接,保质层厚度均匀,以达到最好的防水性能。
        结语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不管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质量通病,要想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建筑项目使用性能长久,安全性得以保障,就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消除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做好每个环节的衔接,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义.建筑结构施工中质量通病预防措施[J].居舍,2020,(26):156-157.
        [2]余永辉,吴东起,张慧梅.建筑结构施工中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研究[J].地产,2019,(22):121.
        [3]梁伟杰.高层建筑工程中裙房钢结构桁架的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5):238-240.
        [4]张晓.土木工程中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8(0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