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王亚菲
[导读] 近些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也得到了巨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我国农村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因为科技的发展进步势必会加大能源的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所以近几年来我国的农村环境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双柏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 王亚菲   675100

摘要:近些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也得到了巨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我国农村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因为科技的发展进步势必会加大能源的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所以近几年来我国的农村环境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时,对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监测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农村环境的持续恶化,有效的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样“金山银山,都不如绿水青山。”
关键词:农村环境;质量监测;问题及对策
        最近几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对农村的建设步伐不断加紧,因此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我国的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因为要想提高生产力,就离不开大型农业机器的使用,也离不开先进的地膜、化肥等农业工具,这些无疑对农村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要想有效遏制这种现象的持续发生,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因此,对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在我国的农村发展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我国农村环境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农村的生产效率、生活条件,都在日益提高。但是也正因为这种快速发展,导致我国目前的农村自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其中,污染源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两个方面。首先,在生活上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对生活垃圾的随意处置及倾倒以及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意识不强,在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并没有垃圾桶或是垃圾站点的设置,导致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染很严重。这种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的水源质量与土壤环境。另外,就是生产方面的污染,一方由于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面源污染;同时由于目前农村的作物种植种类多样,在一些类似土豆的作物种植时,往往需要进行薄膜覆盖,而这种生产手段的局限性很大,并且在种植过程中,薄膜被随意丢弃,这种物质的自然降解周期很长,对土壤的影响极大。农业生产中需要应用一些大型生产工具,这些工具的废气排放量非常大,且在工作过程中造成的扬尘扬土都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除此之外,还有焚烧秸秆这种关键性污染,尽管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焚烧秸秆的监管力度,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农民为了生产生活仍然会铤而走险,进行秸秆焚烧,这对农村的空气质量完成了严重的污染。上述种种问题,都是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的发展现状,需要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发展、不断改进。
        二、我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一个完备的环境监测制度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加强了对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并且在监测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的现实状况来看,我国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制度仍然不够完备。其中问题主要体现在监测的对象上。目前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对象还是城市环境的监测,这就导致了对农村环境质量的忽视,而我国目前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任务量很大,监测所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从而致使我国现有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制度无法发挥实际作用,在进行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由于这种监测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的实际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在进行时往往十分杂乱无章,这不仅仅是对相关监测技术人才的埋没,更是对监测设备的资源浪费,从而更加无法保障农村环境监测最基本的准确程度,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健康科学发展。
        (二)我国的环境监测水平有限
        我国农村环境监测的水平有限主要体现在设备与从业人员问题之上。尽管我国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已经开展多年,但是,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我国的环境监测设备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仍然是比较落后的。首先,就是我国的相关监测仪器十分落后,很难适应越发复杂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部分监测设备层次较低,结构不够合理,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环境监测水平的提升。


另外,就是相关的环境监测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由于农村的环境质量监测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且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所以一些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的从业人员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认知能力不够,导致了他们自身无法适应当前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除此之外,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愿从事农村的环境监测工作,导致从业人员减少,限制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发展。
        (三)农村环境监测覆盖率不高
        根据某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20年6月,该市的现有农村村落已经接近七千个,而每一个村庄的自然条件、人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以及村庄的具体发展情况都各有不同。而在日常对这些村庄进行环境质量监测时,往往只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进行监测,而这几个村庄相较于全市的村庄来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所以只针对这几个村庄的环境质量监测,其权威性、代表性受到了质疑,无法准确的反应全体农村环境质量的具体状况,是农村环境监测覆盖率不高的表现。
        三、应对我国农村环境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环境监测制度
        为了更好的对我国的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监测,首先我们就要完善环境监测的制度,从而使农村的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更加合理规范的进行,从而提升环境监测的质量与效率,为我国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二)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监测的水平必须得到提升。对此,我们在技术方面,要主动的向国外发达国家进行学习,并且结合我国农村环境监测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使国外的先进技术能够适应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工作。此外,还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我国政府也要加大对先进环境监测设备的研发投入,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农村环境监测水平。
        (三)提高农村环境监测覆盖率
        我国还要加大对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从而尽量让每一个村庄都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监测,并且让绝大部分村庄都能够在监测中受益。提高我国农村环境监测的覆盖率,让环境监测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更加具有说服力。
        (四)强化环境监测的分析能力
        当上述对策得以实施之后,我们一定会获得非常多的环境监测数据,而对这些监测数据的分析,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评价标准,要用长远的、科学的发展目光对环境监测结果进行深度剖析,从而找到污染源的关键所在,以及每一个污染源之间的具体关联,从而更好的强化农村环境监测的分析能力,做到分析的整体、综合和预见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环境质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探讨,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农村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要被我们重视起来,并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使之能够一直适应农村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周冏,陈善荣,罗海江,温倩倩.“十四五”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研究[J/OL].中国环境监测:1-8[2021-04-09].1002-6002.2021.02.02.
[2]陈宁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12):139-140.
[3]万志城.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6):1+5.
[4]孙强,于爱敏,王越,马丽欣,王铮.吉林省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环境与发展,2016,28(06):90-93+97.
[5]徐欣.探讨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存在问题与对策[J].北方环境,2013,25(08):168-170.
[6]兰波涛.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2(12):7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