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水质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与保存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蒋燕莉
[导读] 样品采集和保存是水质环境监测的基础,如果采集保存工作的规范化不足,将难以对当前监测区域的实况及问题进行准确反应,导致后续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工作人员要严格落实相关制度和要求,规范、科学开展样品采集与保存工作,以便完整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提高水质环境监测水平。

简阳市环境监测站   蒋燕莉    四川省成都市   641400

摘要:样品采集和保存是水质环境监测的基础,如果采集保存工作的规范化不足,将难以对当前监测区域的实况及问题进行准确反应,导致后续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工作人员要严格落实相关制度和要求,规范、科学开展样品采集与保存工作,以便完整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提高水质环境监测水平。
关键词:水质环境监测;样品采集;保存
        受经济发展、民众观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峻。为促使水环境生态质量得到改善,需做好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结合监测数据采取相应的治理策略。而样品采集与保存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到水质环境监测效果。一旦有问题出现于样品采集与保存过程中,将难以保证样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因此,需严格管控样品采集与保存过程,切实体现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价值。
        1采样前准备
        1.1选择采样器材
        采样器材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水质环境监测结果的有效性,目前,采样器与水样容器是主要的采样器材。采样器的形式众多,最为常用的是聚乙烯塑料桶。若监测对象较为特殊,工作人员可将其它的采样器应用过来。如在采集油类水质样品时,聚乙烯塑料桶难以对300mm以下水位的水样进行采集,这样将难以保证水样分析结果的科学性。面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可将直立式采样器应用过来。在水样容器方面,硬质玻璃瓶、聚乙烯瓶是常用的类型。通常情况下,玻璃容器更容易吸附金属物质,而聚乙烯瓶更容易吸附磷酸盐、油类等物质。工作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对水样容器进行科学选择[1]。需注意的是,在测定氟化物水样时,禁止将玻璃瓶水样容器应用过来。
        1.2准备工作
        确定采样器及水样容器的类型后,工作人员需彻底清洗这些器材。为保证清洗效果,工作人员需将技术规范要求严格贯彻下去。若容器需对有机物、细菌类等样品进行盛装,工作人员在冲洗时可将洗涤剂、自来水等应用过来,经过数次冲洗之后,再借助于蒸馏水进行冲洗,采集细菌的容器还需要规范地进行灭菌处理、妥善放置,两周之内都可使用。若容器需对金属类样品进行盛装,最后一次冲洗需利用去离子水来进行。如果冲洗工作不够规范,器材中原有的杂质将会污染到样品,导致有较大差异出现于样品分析结果和真实情况之间。因此,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器材冲洗的重要性,提高冲洗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此外,采样人员的能力素养直接影响到样品采集与保存工作的有效性,为有序开展样品采集与保存工作,相关单位需大力培训采样人员,严格考核采样人员的技能状况,顺利通过考核后方可以上岗操作。在培训过程中,要着重讲解各类水质样品的采集流程和实施要点,提升采样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规范意识。同时,要将质量监督员专门设立起来,全面监督样品的采集、运输以及保存等个环节,避免有不良问题出现。
        2 采样操作规范
        2.1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是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人员需科学采集瞬时水样,且对采样量进行合理控制。通常情况下,采样量要多于要求值,这样可应对潜在的突发性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将定位设备、定位技术等应用过来,对采样位置进行精准确定,避免有过大动作出现于采样过程中,否则将会扰动水底的沉积物,导致样品检测结果受到影响。


一般来讲,在测定有机污染物、溶解氧等项目时,水样需在容器内充满,避免有遗留空间存在。在测定硫化物、悬浮物等项目时,需单独采集样品,为保证采样质量,工作人员在开展采样之前,需利用水样荡洗处理采样容器[2]。在测定油类水样时,工作人员需采集水下300mm区域的柱状水样。如果水样中存在沉降性固体,工作人员需及时分离水样和固体。水样采集工作结束后,采样人员需将标签贴在容器外部,标签中注明采样时间、位置等细节性内容。若需于采样现场完成监测项目,需将现场监测工作规范化开展起来,如实、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工作人员要认真核对采样计划、记录表等内容,一旦有问题出现,需将补采、重采等工作实施下去,保证样品质量与标准要求所符合。
        2.2添加保存剂
        受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改变水样水质。为促使水质监测结果得到保证,完成采样工作后,需向实验室及时运送样品。同时,要将保存剂添加到采集的样品中,这样可促使样品组分浓度变化程度得到有效缓解。如在测定含有金属离子的水样时,可将酸加入进去,这样既可以抑制水样中微生物的活动,又可以避免有水解沉淀等问题出现。针对含有氨氮离子的水样,可加入一些氧化汞,以便高效抑制铵盐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需结合水质样品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保存剂的类型,避免影响到水样分析结果。
        3样品的运输与保存
        3.1样品运输
        如果有污染或破损问题出现于样品运输过程中,将会影响到水质样品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因此,工作人员需仔细盖紧容器口,借助于泡沫等材料保护盛装样品的容器,避免破损问题的出现。要设置专门人员全面负责样品的运输过程,顺利送达后,负责人向接收人员递交保存完好的样品,且规范填写交接手续。
        3.2样品保存
        由于水质样品具有不同的待测组分,因此在保存条件、保存时间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若样品中含有有机污染物、悬浮物等物质,通常将避光保存策略应用过来,按照0-4摄氏度的标准控制保存温度。其他类样品,一般在室温条件下保存。若有金属类物质存在于样品中,保存时间需控制在2周以内。若有氨氮、有机污染物等组分存在于样品中,保存时间需保持在1天以内[3]。
        3.3样品交接
        在这一环节内,领取人员要认真查验样品外观,仔细观察是否有破损问题出现。确定样品完好后,对样品数量进行核对,且对样品的存放条件、保存时间等进行了解,判断是否与规范要求所符合。如果有数量错误、保存时间超出规定期限等问题出现,需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水质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受样品采集与保存规范性的直接影响,一旦在样品采集和保存中出现问题,水质环境监测结果的真实性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工作人员需切实增强自身责任意识,在样品采集、保存等各个环节内严格贯彻制度规范要求,避免有不规范问题出现,提升样品采集与保存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雪娜.水质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与保存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 2020(01):46-46.
[2]李秀虹.浅析水质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及保存过程的质量控制[J].科学与信息化, 2019(30):195-195.
[3]王玮.水质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及保存过程的质量控制[J].节能与环保,2019(02):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