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策略 1.李超 2.冀建建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1.李超 2.冀建建
[导读] 在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和通信电子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技术推动和作用。两者的综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有效加强我国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综合资源管理,充分利用我国电力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电力信息集成资源,满足我国电力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

1.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1.李超   050022
2.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冀建建   100192

摘要:在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和通信电子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技术推动和作用。两者的综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有效加强我国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综合资源管理,充分利用我国电力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电力信息集成资源,满足我国电力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电力企业部门应不断加强电力通信信息技术研究和电力通信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关键词:电力信息技术;电力通信技术;技术融合;策略分析
        1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的必要性
        1.1实现信息共享的效果和目的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建立新型的综合网络通信环境需要依托电力通信技术,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破时空的限制,从而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效果和目的。一般情况下,每个用电单位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电力企业可以有效、充分地将现代电力企业信息技术和电力通信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工作中,根据用户不同地使用需求合理界定,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研究制定合理的对策,有效提高用户满意度。同时,电力行业信息技术与现代电力通信技术的高度融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社会经济效益,合理组织,完善和优化现代传统的电力企业传统电力工作管理模式,有效促进电网行业信息的高效实时共享。
        1.2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在电力工程信息技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和集成发展阶段,将逐步涉及电力接口输入网络技术,核心网络技术和电力软交换网络技术。其中,在电力工作中应用网络接口和网络接入通信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电力通信的传输速度,保证所有电力通信信息的实时准确。对于核心网技术的运用,可以合理优化和完善电网资源,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同时,对于这种软交换传输技术,其自身的操作灵活性非常强,对于电力业务的各个方面,这种交换技术已经能够进行合理的远程操作控制,这对我国电网信息传输技术和电力通信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
        1.3降低电网整体运行成本
        在具体实施和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信息安全技术和现代电力通信合理交叉集成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中国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的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电网整体安全服务水平,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电网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安全运行,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电网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这对于我国电力企业制定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加强两种管理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电网企业的整体管理和运行成本,合理组织,改进和探索电网企业原有的综合经济效益增长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企业效率,以促进电网行业集约化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
        2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策略
        2.1加强关键技术融合
        在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通信技术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的融合。这样,两种技术可以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实现更好的集成。所谓关键技术的有效集成,实际上是指相关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一步加强核心网络层的有效集成。在整合核心网络城市的过程中,首先,现场工作人员要对这些核心网络层面有全面、充分的了解。为了保证两者更好的融合,首先要采取积极措施,对核心网络层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从而提高网络宽带的整体利用率。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整合工作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大IP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核心网络层的相关内容实现更有效的整合。同时,可以进一步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在接入技术的形式化集成过程中,网络技术与监控技术可以紧密结合。同时,也要通过正常发挥宽带的作用,使不同的公共数据网紧密相连,最大限度地保证电信和电力通信领域的健康发展。在软件交换技术的双向集成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各种通信系统进一步实现技术和业务的转变。
        2.2可视化统一调度
        电网调度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入调度管理,实现统一调度。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可以进一步实现调度的可视化,提高电网调度的人机交互性能,在直观的数据和信息作用下,促进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的高质量发展。以电力系统为基础,进行可视化改造,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可视化数据支撑平台,实现WAMS系统、电力市场支撑系统、电力采集系统、动态预警系统等系统的集成,并通过网络接口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外部数据转换,在ICCP/tase标准协议的作用下,完成接口连接,实现整体调度可视化,如图1所示。

       

        图 1 电力系统调度可视化架构
        为了进一步深化技术集成水平,可以对基于调度可视化系统的通信进行升级,改变传统的调度电话模式,提高调度的及时性。例如,基于电力系统,通过“网络指挥”加强系统前端审计,在调度可视化系统中传输通信命令。订货端人员通过系统接收调度预订单,更好地开展网格活动。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实现调度可视化系统的移动终端转换,借助智能手机,确认调度状态,在技术集成下存储关键信息,提高电力系统调度的有效性。
        2.3优化电力信息共享
        电力信息共享平台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重要环节。构建基于Internet的集成平台,实现电力系统信息和数据的集成与共享,推动电力系统数据建设进程。例如,在应用GIS设备、光缆等信息化建设中,结合电网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景模拟,将通信资源信息传输到共享平台。在多元化的数据对接下,完成电力系统数据集成,提高信息和数据共享程度。在电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中,应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下,完成多渠道的扩展,实现PC端和移动端的同向发展,提高电力系统数据的利用率。面对网络信息环境,应与技术相结合,实现共享平台的建设。在构建共享平台时,应采用相应的监控技术实现数据监控,并在安全技术的应用下避免信息泄露、信息窃取等网络安全问题。在综合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在现有电力系统的基础上,完成调度可视化系统、信息共享平台等平台的集成,实现一体化建设。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下,可以消除信息壁垒,建立数据共享平台确保电力系统完成电子化改造,并利用物联网进行设备联网,完善电力系统信息化下的不断完善,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
        2.4集成系统建设
        为了加强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集成,可以完善电力系统运行机制,从技术集成的角度进行系统集成优化。在实际的一体化发展建设中,要收集和细化一体化内容,促进电力系统一体化有序发展。管理系统的设计应以现有业务流程为基础,便于后续业务的调整和规范化发展。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为保障电网稳定提供电力服务,各大电网企业推出了在线移动平台,并以电力系统改造在线平台为基础,对电力企业可能出现的服务问题和系统技术风险进行了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结合收费制度。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高新技术应用于我国电力行业。为有效促进我国电力工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加快电力工业信息化与现代电力通信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电力应用信息技术与电力通信关键技术的有机融合,作为现代电力信息网络通信产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以电力通信技术为支撑,运用科学的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现代电力信息通信产业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现代电力企业网与电力应用信息网通信技术、智能化、信息化的有机结合,提高电力企业信息服务产品质量,为电力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春翔.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策略的相关分析 [J]. 中国新通信,2018(23):10-11.
[2]赖时威.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研究 [J]. 建材与装饰,2017(31):291-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