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点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庄全义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民生的基础建设项目,对于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具有良好的推动
      庄全义
      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301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民生的基础建设项目,对于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需要保证施工阶段的质量与安全,把握好施工中难点和重点,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及方案,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将详尽地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难点,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点;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变快,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日新月异。水利工程本身比较特殊,综合性较强,受到影响因素较多,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气候因素、地质条件等。虽然各个参与建设的单位都围绕水利工程作出一套质量管理方案,但是施工方法各有差异,水利工程项目的整合缺乏严谨性。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科学措施监督施工环节,保证工程质量[2]。
      1 水利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价值
      1.1 提升项目建设质量
      水利施工新技术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对传统水利项目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优化,有效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在传统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水利设施大坝裂缝、渗漏的问题较为突出,阻碍了水利设施发挥其职能,且缩短了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在新时期水利工程大坝建设中,采用混凝土碾压技术,开展水库大坝建设,可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强度、稳定性,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保证了项目施工送效率和质量。
      1.2 减少水利建设成本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功能要求的增加,水利工程涵盖的项目内容不断复杂,使项目建设中材料、设备、人员、技术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步入新时期以来,水利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工程整体建设工艺优化,且实现了废弃资源的二次利用,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节省了项目建设成本。在当前水利工程测量中,地理信息系统、GPS技术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减少了工程测量人员的投入量,且测量的效率和质量精度较高,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控制坐标的同时,减少了水利项目建设成本。
      1.3 促进水利工程持续发展
      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水利工程建设在保证项目经济、质量效益的同时,需要考虑工程项目的生态效益,在水资源开发应用管理中,应加快水利设施建设,避免破坏周边环境。采用水利施工新技术,可预防工程建设污染问题。如在生物砌块技术应用中,其将麦秸、玉米秸秆等生物废弃物制成生物砌块,降低了项目的建设成本,且使水利项目具备了生态环保的特征。新型水利施工技术应用减少了噪声、粉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升项目的生态效益,推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2 解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点
      2.1 自然环境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为此,作为施工人员,一定要充分地认知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难点,从根源上减少不良安全隐患。自然环境因素是水利水电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也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之一。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量较大,整体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一旦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施工进度势必延缓。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或者自然灾害等情况,可能就会暂停施工,甚至是出现施工周期延误的情况,也会同时导致极大的安全隐患,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无法顺利进行;另外就是水利水电工程要想顺利进行,需要很多施工机械设备及设施,如果遭遇长期降水以及雷电天气影响的话,可能会对施工机械设备及设施的存储保护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甚至对施工机械设备及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此外,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周边环境因素也会对施工效率造成影响,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周边环境进行勘察和科学分析,科学制定预案,尽量规避由于自然环境影响对工程进度造成的不良影响。


      2.2 施工管理因素
      施工管理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顺利建设施工的重要基础,而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会影响到工程相关环节的施工。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施工项目的管理相对混乱,且施工管理模式相对滞后,无法及时发挥出施工管理的真正作用,进而对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效率带来影响。不仅如此,在实际作业期间,常常会关乎各个流程项目,此时就需要确保施工管理工作能践行到底,并通过对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开展管理工作,将安全隐患问题及时排除,并降低施工整体难度,减少施工难点。而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不光后续的施工会受到影响,而且整个施工项目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笔者建议为了实现施工水平的改善和提升,一定要严格管理,提高施工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能力和协调能力,做好施工隐患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抓细节。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点的解决措施
      3.1 全面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
      水利建筑工程每一环节都应得到管理人员、承办施工工作单位充分关注,应当重视项目本身的监管和调控,项目负责人应当发挥榜样作用,去带动,主动参与到项目设计和引导环节中,落实好责任制度,对于每个项目部门要求细化,落实到每个人的工作中去,让监管人员、技术人员都明白自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结合已有的项目图纸妥善安排各个工作环节。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建筑进度的合理把控工作,如果发现质量问题,一经查实,必须出具责任报告,对于问题的严重程度追究个人原因,对于犯错的员工进行处罚,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让规则标尺时刻横在人们心中,规范施工人员行为,尽可能规避人为因素对于工程建设质量的影响,优化工程环节[3]。
      3.2 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
      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国家有一套专业规定:《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其中明确指出了水利工程不同环节需要注重的各个因素,在重要关口和节点都需要重视工程内容,做好每一阶段落实。在工程设计方面需要及时监测,如果项目内容不符合实际规定,则不会发放开工文件,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展开工程质量指数的评估,工程需要按照环节进行监测,在验收以后进行下一阶段施工,这一环节需要依托于质量监督机构的专业测评报告所进行。
      3.3 加强动态监理控制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需要充分重视建立动态控制工作。在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时,大部分以监理部门为主,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通过招标方式组建监理部门存在多重关系,易导致隐蔽工程环节存在监理不到位等情况,使水利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监理部门须构建有效的监理动态管理机制,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监控。
      4 结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其他工程而言,水利水电工程难度大,技术难点多,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对于一些常见的难点和问题,要做好预案,以便科学处理,实现工程质量的整体改善和提升。总的来说,在作业的全过程中,作为施工人员,要在作业前完成好准备工作,依据实际建设条件,构建并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控体系,全面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严格操作,保证工程有序进行,加快推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化发展进程[4]。
      参考文献:
      [1]李建俊.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点及施工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5):146.
      [2]张尚伟.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J].清洗世界,2020(07):66-67.
      [3]王建亮.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科技风,2020,(21):123-124.
      [4]李长勇.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点及施工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6(18):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