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和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月7期   作者:张玮
[导读] 基于结肠癌患者手术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立项,研究快速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玮
(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四病区;江苏南通226100)

摘要:目的:基于结肠癌患者手术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立项,研究快速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限定研究样本为结肠癌患者,共计收录本院该疾病患者40例,限定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限定围术期护理措施差异为研究样本,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共计20例,实施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的患者纳入康复组,共计20例,对比分析组间调研数据差异。结果:康复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指标数据分析中,首次排气、首次进食、首次下床、住院时间等各项数据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软件分析存在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数据无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分值较之对照组更接近正常范围,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讨论:结肠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中,快速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术前心态、术中依从性与术后的预后康复质量,进一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效果;影响

   结肠癌属于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病灶位置多处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生,该疾病患者的病理症状表现中,多伴有消化不良、腹痛、黏液便等,早期发病期间患者有着消瘦、贫血、下肢水肿的病理表现,随着病情进展,症状表现越来越明显,临床医疗干预多采用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1-2]。本次研究基于本院结肠癌患者为研究样本,探析快速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限定研究样本为结肠癌患者,共计收录本院该疾病患者40例,限定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限定围术期护理措施差异为研究样本,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共计20例,一般资料分析: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50.25±1.75)岁,平均病程(1.85±0.54)年;实施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的患者纳入康复组,共计20例,一般资料分析: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50.21±1.68)岁,平均病程(1.78±0.64)年;一般资料分析不存在意义(P>0.05),入组患者据悉知情、自愿入组,完成数据分析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在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建设,术中协助医生开展手术干预,并实时观测患者生命体征数据,术后开展康复护理干预,更好改善患者生理状态。
   康复组接受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基于结肠癌手术的实施干预,围术期开展护理干预措施:
   (1)术前干预措施:开展健康宣教干预措施,根据患者接受程度,在健康宣教方面为患者介绍结肠癌疾病的手术方法以及术后的预后效果,强调手术疗效,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方式,从而更好的提升患者的认知程度与依从性[3]。
   (2)术中手术干预:术中配合手术室工作人员工作,在患者接受麻醉后,提前将手术室温度、环境状态调节至适宜状态,避免环境刺激影响到患者机体状态,术中实时监测患者生理体征数据,发现异常表现及时通知主治医生[4]。
   (3)术后预后干预:手术敢于完成后,术后初期的镇痛护理措施实施中,基于患者的疼痛耐受程度实施深呼吸镇痛法、转移注意力镇痛法、药物镇痛法,帮助患者改善体感。术后6-8h患者可进食流食,以补充机体营养,以清质流食为主,逐步向正常饮食过渡;并联合开展术后早期护理干预、肢体活动干预、床上排泄干预等措施,改善术后生理状态[5-6]。
1.3评判标准
   治疗指标对比:收集组间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数据,收集首次排气、首次进食、首次下床、住院时间等数据,统一格式后用作组间数据对比。
   采用SAS、SDS心理情绪评分量表进行组间数据分析,两项量表均有20个评估项,单项分值1-4分,SAS评分表标准:51-59分轻度,60-69分中度,70分以上重度。SDS评分表标准:54-62分轻度、63-72分中度、73分以上重度。
1.4统计学意义
   软件:使用SPSS 23.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格式:计量资料数据格式确定为()、计数资料数据格式确定为(n,%),借助T、X2完成数据校验,以0.05为临界值,P值小于临界值表示数据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2治疗指标数据分析
   康复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指标数据分析中,首次排气、首次进食、首次下床、住院时间等各项数据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软件分析存在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结肠癌等部分恶性肿瘤及并能够通过切除病灶的方式来延长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使用的现实意义显著。在手术实施方面,联合高效的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实施能够更进一步的促进手术质量的提升,同时促进患者术后生理功能的快速康复,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高效康复与预后改善[7-8]。快速康复护理属于新型护理理念,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根据患者病情表现调节干预措施,从而更好的优化护理质量,提升康复效果。在结肠癌患者的围术期开展快速康复护理措施,术前心理疏导措施的实施帮助患者改善了心态,更主动的接受手术干预,术中护理配合保证了手术实施的质量,术后康复护理促进患者生理状态、病理表现等多方面的有效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9-10]。
   研究数据分析得知:康复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指标数据分析中,首次排气、首次进食、首次下床、住院时间等各项数据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软件分析存在意义(P<0.05),在刘晓慧[10]等人的研究中,基于他院收治的120例患者结肠癌患者为研究样本,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理论护理干预,研究结果证实了两组患者手术期干预中,观察组围术期各项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与本次研究中第二项调研结果存在高度一致性;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数据无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分值较之对照组更接近正常范围,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了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后,患者生理状态的康复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证实了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实施更好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本院结肠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在病情干预方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促进患者生理状态改善,预后质量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陈颖铭. 快速康复护理在右半结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09):263-264.
[2] 赵萍, 邱晓新. 结肠癌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研究[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005):11-12.
[3] 陈晔.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人人健康, 2019, No.487(02):149-149.
[4] 骆丹霞.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可行性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49):120-120.
[5] 牛迎超. 快速康复外科用于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 v.40;No.348(09):67-68.
[6] 冯桂芳, 赖艳芳.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15):98-101.
[7] 陈国梅, 张春高, 甘国会. 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护理中的应用[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0, 015(003):400-404.
[8] 刘丽, 朱美誉. 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v.18(06):380-381.
[9] 高水滔, 郭海涛, 李京俊.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结肠癌围手术期价值评价[J]. 健康养生, 2019, 000(011):16-16.
[10] 刘晓慧, 高春玲. 基于快速康复理论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患者疗效及肠胃功能恢复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 2020,36(13): 2089-2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