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5月10期   作者:钟芳
[导读]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于防渗加固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钟芳
        43090319831107****
        摘要: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于防渗加固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增强工程的防渗性、稳固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可以将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其中,从而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并且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成本费用,加快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引言:将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而且可以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使其价值与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一、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就是在松散的透水地基中,通过连续孔的深挖,并用泥浆防护加固孔壁,接下来注入混凝土浆液,从而形成墙体形防渗建筑物。该施工技术,在各种工程建设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也可以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中,从而起到防渗加固的目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具体包括圆桩柱型、墙板型、混合桩型、墙板桩柱混合型四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1]。其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混凝土防渗墙的强度、抗渗性能高,且能够将泥浆与混凝土隔开,防止出现裂缝、变形、坍塌等问题,延长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此外,还可以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更多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第二,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地基的质量要求较高,且要具有高强的防渗性能,才能保障使用安全,充分发挥其价值。因此将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其中,就可以增强地基部分的强度、承载力、稳固性,且与上部建筑紧密连接,形成有机整体,进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落底防渗墙
        落底混凝土防渗墙,能够有效降低防渗系数,防止渗漏的发生。该施工技术,主要为防渗依托层的构建,从而形成封闭式的防渗结构,起到防渗加固的作用。将其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比如地质地形、气候水文、岩层土壤等,确定防渗依托层的结构[2]。接下来展开反复试验,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调整,保障结构面的完整性与稳固性。然后做好施工监管,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充分发挥防渗墙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高度重视墙体缺损的规避、排水设施的设置,才能防止引发各种安全事故。比如墙体缺损的规避,需要施工人员严格遵循方案制度,并且做好施工监管。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问题与风险的评估,确定防渗墙出现集中渗流与被水流击穿的可能性,然后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工程质量。在排水设施的设置中,需要对地下水展开深入的调研分析,然后制定合理的方案,将地下水排出,并且设置排水设施,防止在基坑挖掘出出现地下水突涌情况,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在排水设施设置中,还要根据含水层的水压,确定相应的方案与设施,从而有效降低含水量,为后续的施工,打下坚实的保障,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超薄防渗墙
        超薄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显著。该施工技术的优点为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成本低廉、质量较高,起到了防渗加固的目的,加快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发展步伐。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确定施工技术,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监管,才能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3]。其具体施工要点为:第一,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要求,以及现场施工情况,进行材料的采购、设备的选择。

尤其要严控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与质量,才能增强施工效果,提升建筑质量。使用的机械设备包括液压挖槽机、搅拌机、混凝土浇筑设备等,保障其性能良好,功能完整。第二,根据图纸方案,进行现场的测量放样,并且确定防渗墙的布置点位,做好明显标记。施工区域,要与设备停放区域、材料堆放区域、混凝土拌制区域有效隔离,才能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第三,进行混凝土导向槽的施工,主要是为了精准的确定混凝土防渗墙的具体位置,防止周边砂砾掉入槽中。因此就必须根据测量放样的点位,进行导向槽土方的精准开挖,然后进行导向槽的浇筑,并且做好振捣、平整工作,达到验收标准后,才能展开下一步施工。导向槽轴线位置,与两边导墙间距偏差不能超过2cm,且要等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才能进行土方回填,夯实平整,防止位移情况的出现。第四,展开泥浆固壁环节的施工。先用液压挖槽机,根据图纸方案的要求,进行孔洞的开挖,且深度、直径等,要达到验收标准。将孔洞内的土石要立即清理,不得在施工现场堆放,防止掉入孔洞中。在实际开挖中,还需要结合现场地质情况,嵌入基岩强风化层30cm的标准确定,然后由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在泥浆固壁后,需要等待泥浆凝固后,才能进行清孔灌注。第五,孔洞成型后,需要利用钢丝刷、高压枪进行清理,保障孔洞干燥、洁净。第六,将拌制好的混凝土浆液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利用泥浆下直导管法进行浇筑,且严格遵循图纸方案的要求。每浇筑半小时,就需要进行浇筑深度的测量,确保其上升速度为每小时两米,最终浇筑到标准高程。第七,第一个孔洞浇筑结束后,就可以展开下一个孔洞浇筑施工,然后逐一进行检查验收,达到施工标准。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就要立即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才能保障施工效果与质量,增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性、稳固性。
        (三)塑型防渗墙
        塑型混凝土防渗墙,具有着周围土体适应性强、成本低廉、均匀连续、质量高强、防身效果好等优点,能够有效延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使用寿命,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其施工要点为:第一,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方案图纸的设计,然后安排材料与设备进场。如混凝土搅拌机、液压抓斗机、冲击钻机、高压泵等,并做好水泥、碎石、粗骨料等材料的质检验收。第二,根据图纸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平台的布置,其高程应当高于防渗墙墙顶50-100cm,宽度约为6m左右,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导向槽的修筑中,也需要严格遵循图纸方案的要求,先进行测量放线,确定点位。接下来利用液压抓斗机,进行导向槽的开挖,并做好防排水工作,保障施工安全。第三,导向槽开挖后,需要进行泥浆固壁,且密切关注泥浆性能的变化,必须选择符合标准的泥浆,高度需要控制在导墙顶面下方的30-50cm左右,做好厚度与质量的检查验收。泥浆固壁,其作用为润滑、携渣、增强抗渗性能等优点,因此可以采用膨润土拌制,待其膨化后浇筑到导向槽中。第四,待泥浆凝固后,且验收合格后,就要立即进行清孔换浆,将底部沉积物、稠泥浆抽出,然后及时注入合格泥浆,做好清洗工作。第五,清洗结束后,需要在槽内设置混凝土灌注导管,直径约为20cm左右。然后将拌制好的混凝土浆液,运送到施工现场,利用高压泵进行灌注。每间隔半小时,进行混凝土浇筑面的测量,并及时进行浇注量的调整,保障施工质量。第六,做好槽段衔接部分的处理,可以使用钻凿法进行连接,从而保障施工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与策略,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那么在今后的施工中,就可以从落底防渗墙、超薄防渗墙、塑型防渗墙三个角度出发,实现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高效应用,从而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秦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居舍,2021(18):69-70.
        [2]肖华虎.解析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21,11(05):89-90.
        [3]王剑.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10):140-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