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才
渠县中医院 四川 达州 635200
随着人们年龄不断的增长,由于疾病、损伤、劳损、代谢能力下降等原因,人的外观到器官和各种功能逐渐老化。 直到长期出现筋骨不利,甚至疼痛,按照中医“肾主骨”的理解,就说明肾精已亏。虽然衰老是永恒的不变的规律,但人们渴望推迟这个过程。 下面根据对骨关节疾病的认识,提出一些中医防治的建议。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认识骨关节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在50岁以上人群中占50%,在55岁以上人群中占80%。 我国骨关节炎的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10%,约1亿人。早在1990年,我国骨关节炎患者仅4000万多。 在2000年就达到了8000万,患者达1亿多人。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中国骨关节炎患者将达到2.5亿,中国将成为世界骨关节炎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
二、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1、疼痛: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其是持续的钝痛,活动增加和休息可以缓解。 急性发作时疼痛加重,可出现关节肿胀、关节僵硬、关节摩擦。有的患者在某个姿势停留时间过长,或早上起床后会感到关节疼痛,这就是所谓的休息痛。这类患者逐渐活动关节一段时间后,其疼痛将会消失,关节能够感到放松。 增生的骨赘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并导致放射痛。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活动会因疼痛而受限,休息时会出现疼痛。由于睡眠时关节周围肌肉的损伤,关节保护功能降低,引起疼痛的不能像清醒时一样受到限制,患者醒来时可能会疼痛。
2、晨僵和粘着感:
若患者有晨僵的情况,则说明了可能存在滑膜炎。粘着感是指关节在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活动时感觉到僵硬。 如同被黏住了一样,稍微动一下就能够缓解。
3、关节变形:
在初期,关节形态及运动无异常。 随着病情发展,能够产生关节骨增厚、变形、肿胀、肌肉萎缩以及摩擦和不稳定等情况。如果您有上述症状,请不要自行诊断。需要及时的去正规医院做各种检查,诊断要经过专业医生进行确认。 确诊后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吡罗昔康贴剂、伏他林、布洛芬、塞来昔布等。
三、中医防治骨关节疾病的方法
腰腿好,能走能跳的人,通常身体健康。 因此,骨关节炎的预防和维护非常重要。 所谓“未病先防,是为上工”,则是指预防要大于治疗,是骨关节炎防治重点。 待病治好后,应视为“既病防变”,注意后面的保养。一般情况下,不管是预防还是养护,人们比较对饮食调理较为重视。
这只是一个方面,下面为大家介绍中医的综合调理方法。
1、 多晒太阳
骨骼和关节的新陈代谢和缺损修复需要阳气来输送物质和重建组织。 太阳是万物的能量来源。 它是一种廉价且非常有效的阳气来源,特别是对肾阳。 因此,更多的阳光照射对预防和维护骨关节炎具有重要作用。该方法是让尽可能多的皮肤接受适当强度的阳光。通常在上午10点的阳光最合适,需要照射约1小时。
2、保持正常体重
每增加0.45kg的重量,行走时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负荷就会增加0.908~1.362kg。 10年减重5公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可降低50%。做法是“管住嘴,迈起腿”,也就是饮食和运动相结合。也就是说一定要先减肥,让消耗大于摄入。 体重正常后,消耗量和摄入量应相等,以保持平衡状态。
3、运动
骨关节病通常发生在运动较少和运动过多的人身上。 少运动的人要么主观上不想运动,要么减少运动,怕运动会增加磨损。 事实上,生物体都遵循着进废退的规律。 少运动不会保护关节,但会改变关节的退行性。 过度运动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增加关节外伤事故并导致骨关节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速度减慢,导致修复跟不上磨损。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骨关节病。从而中医提倡的是生命在于运动,就是做适合自身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适当运动。
4、 保暖
中医早就认识到“寒则收引”的道理,“寒则气滞血凝,不通则痛”。 关节是气血经络的转折点。 如果有任何障碍,就会出现阻塞和疼痛的症状。 .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阳气逐渐减弱,关节更容易温煦不足。 因此,关节保暖非常重要。方法如下:注意用衣服和裤子盖住关节,防止风寒侵袭。 应用艾灸、神灯或光谱分析仪照射关节。 可使用生姜、当归、桂枝泡水或熏蒸各关节
5、饮食调理
中医的饮食建议是荤素搭配,寒热调和。 也就是说,酸、甜、苦、辣、咸都不偏,要有肉有菜,品种要多样。 吃寒、热食物,以达到平衡的内部环境。有助于人体健康的平衡。以下是一些饮食疗法,可适当使用以增强肌肉和骨骼。
1、牛腱杜仲汤
取牛筋250克洗净,杜仲15克,核桃肉10克,加水适量煮成汤。
2、猪骨五指毛桃汤
当归6克、五指毛桃50克、板栗适量、猪骨300克煮成汤以饮用。
在上文中,我们对骨关节疾病的中医防治有了大致的了解。望能够给朋友们带来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