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6期   作者:宋微微
[导读] 目的 将临终关怀护理模式运用在晚期癌症患者中,观察对其生活质量

        宋微微
        大庆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 将临终关怀护理模式运用在晚期癌症患者中,观察对其生活质量、疼痛改善程度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简单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实验组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改善程度。结果 经过干预,实验组患者的心理能力、躯体能力、社会能力各评分分别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疼痛改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癌症患者采取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有利于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抑郁及焦虑情绪。
关键词:晚期癌症;临终关怀;生活质量;疼痛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化学制品的滥用及不良作息等因素,全球癌症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有些癌症在早期被发现时可经手术或药物治疗得以控制,但对已发展至晚期的癌症,这些治疗已起不到作用。患者在心理及生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更需要减轻疼痛,维持生命最后的尊严,直至安详地离去。临终关怀护理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旨在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生命质量。现将临终关怀护理模式运用在至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晚期癌症患者中,得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人标准:确诊为晚期癌症,无严重并发症,清醒可配合。运用简单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实验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31~86岁,平均(53.2±4.2)岁,肺癌8例,乳腺癌6例,食道癌5例,胃癌3例,肝癌2例,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25~79岁,平均(51.2±4.9)岁,肺癌7例,乳腺癌6例,食道癌5例,胃癌3例,肝癌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翻身拍背等13常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癌症患者在晚期时大部分承受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对生的渴望与自身机能间的矛盾,使得患者常产生抑郁焦虑情绪,部分患者可将这些情绪发泄在家属身上,容易影响患者与身心疲惫的家属间的相处。护理人员应积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干预评估,向患者家属解释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以及接受期5个阶段,取得家属理解并鼓励其进行陪伴,陪伴时向患者讲述过往开心的事情,尽量满足其合理的愿望,在病房内可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放松其心情。(2)疼痛护理。癌症晚期疼痛避不可免,护理人员可根据医嘱进行给药镇痛,但需严格遵守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法,在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予按摩、转移注意力、更换棉质衣物、清洁皮肤等减轻痛苦。(3)饮食护理。癌症晚期患者处于高耗能状态,应指导家属准备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营养的饮食,兼顾患者的饮食偏好,协助患者进食,宜少食多餐。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静脉输注营养液或插胃管进食。进食后应及时进行口腔清洁,防止滋生细菌引起感染。(4)日常生活护理。尽可能安排独立病房,指导并协助家属对患者进行擦浴、更衣,保持皮肤干燥舒适及病室清洁、安静,调节患者感到舒适的温湿度,为患者修剪指甲、整理头发,保护其自尊。卧床患者定时给予翻身一次并进行拍背。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问卷包括躯体能力、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改善程度比较。分值范围0-10分,0分为无痛, <3分为轻度疼痛,3-5分为中度疼痛, >5分为重度疼痛。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数据使用卡方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心理能力、躯体能力、社会能力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10(41.7%)
        
3讨论
        一经确诊的晚期癌症一般无望治愈,患者的预计生存期一般为3~6个月,在其期间,使患者更为舒适地度过,改善其生存质量极为重要。已有临床研究证明,运用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改善心理及疼痛情况。据报告,晚期癌症患者大部分会出现疼痛,本研究临终关怀护理对患者进行了心理、生理和社会等全面的支持和照料,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法疗效确切,进行按摩、更换棉质衣物等从生活上尽可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有利于其更好地休息,提高睡眠质量。对其进行营养支持,一定程度上满足其自身代谢,还可增加患者的信心。报告指出,终末期患者更渴望得到良好的睡眠质量、保持清洁的皮肤和口腔、疼痛得以有效减轻。有学者提出,在临终关怀中动员家属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使临终关怀效果更佳。
        本次研究心理护理中,通过对家属讲解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使家属对患者的情绪变化更为理解,也能更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同时,鼓励家属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陪伴患者,为患者提供了心理支持,使其在生命的末期享受家人陪伴的温暖,更为安详地走完人生。本次研究中经过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疼痛程度改善较对照组减轻。说明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能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晚期癌症患者采取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有利于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抑郁及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1]雷雪梅.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2):2339—2341.
[2]田宝文,王静,张国艳,等.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模式在肿瘤临终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2):4540—45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