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翼状胬肉的治疗误区,千万不要碰!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6期   作者:苏丽容
[导读] 翼状胬肉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一般生长在大眼角
      苏丽容
      广元市昭化区人民医院 四川广元 628021

      翼状胬肉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一般生长在大眼角,形状很像昆虫的翅膀,中医称之为攀睛。
      翼状胬肉俗称攀睛或胬肉攀睛。它是结膜变性疾患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于在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结膜上组织向角膜呈三角形侵入,形成睑裂部位球结膜上的一种翼片状赘生组织,病变处充血、增厚,并有向角膜中央蔓延的趋势。常双眼患病,鼻侧睑裂部多见。
      翼状胬肉分为头部、颈部和体部,三角形的尖端称作头,在角膜上,颈部紧接头部跨越角膜缘,头部和颈部均与角膜表层组织紧密相连,体部覆盖巩膜,成为球结膜的皱襞,可伸展到眦角部,在鼻侧者可与半月皱襞相连。根据胬肉的生长情况,可分静止性和进行性两种,在静止性的胬肉,头部境界清楚而平坦,颈部及体部血管收缩纤细、组织菲薄,可以多年不发展;在进行性的胬肉,血管充血、组织肥厚,头部呈灰白色隆起、肿胀,与头部接近的角膜浅层及中层有点状或片状浸润性混浊,整个球结膜亦表现轻重不等之炎症,生长迅速。
      翼状胬肉的病因尚不十分明了,在翼状胬肉发病的研究中发现,该病主要发生在那些充满阳光,灰尘和刮风的地区,而且地理纬度与翼状胬肉有较大的关系,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群,常见于户外工作者,尤其是长期室外劳动者更为多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故一般认为翼状胬肉的发生与长期受到风沙、烟尘、尘埃、日光(紫外线辐射)、花粉等过度刺激有关。
      也可能与结膜慢性炎症有关,由于结膜慢性炎症累及结膜下组织及上巩膜组织,从而引起组织增生,形成胬肉。也有人认为身体因素如:遗传、营养缺乏、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反应及解剖因素(弹力纤维发育异常而变形)有关。
      临床可见有貌似“胬肉”,而为“假性胬肉”的病变,应做鉴别。

当角膜边缘部深层发生广泛的组织损伤,如角膜灼伤或腐蚀伤后,附近之球结膜与角膜病变处发生粘连,从而形成类似胬肉的球结膜皱襞,是为假性翼状胬肉。
      实际上不能属于变性的范畴。除形态外,它和翼状胬肉毫无共同之处。假性翼状胬肉位置可不限于睑裂范围,体部与球结膜不发生粘连,可让探针通过,而且多有外伤及角膜溃疡等病史,范围较大的假性胬肉如已侵犯瞳孔领域,影响视力,或有大范围睑球粘连者,应行手术切除。绝大多数人尤其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对翼状胬肉缺乏基本的认知,甚至存在普遍的认识误区。
      据统计,我国翼状胬肉患者有2000万-5000万。很多翼状胬肉患者起初并没有足够重视,甚至对这一眼疾存在诸多误区。
      相对于其他症状很明显的眼病,翼状胬肉多无自觉症状,但如果胬肉生长到角膜,会因为牵扯而产生散光,如果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生长而遮蔽了瞳孔,则会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甚至影响眼球运动。
      胬肉一旦到达角膜边缘就必须手术切除,尤其是处于进行期的胬肉,表现为头部(胬肉靠近角膜的一端)隆起,附近角膜混浊,在前弹力层及浅基质层有细胞浸润,颈部宽大,体部肥厚,表面不平,有粗大而扩张的血管。即使处于静止期的胬肉,如果拖延治疗的时间太长,手术时不容易切除干净,会增大复发的可能性。
      翼状胬肉切除属于外眼手术,准入门槛不是特别高,但基础医院一般是采用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这种术式简单易行、价格便宜,但复发率很高,很多患者往往要经历多次手术,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同时,多次单纯性切除翼状胬肉还可导致角膜缘屏障功能破坏,甚至发生睑球粘连或角膜穿孔。所以患者要意识到翼状胬肉手术不是在哪儿都能做,选择专业眼科医院和专业的眼科医生,就选择了康复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嵩.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美容效果探讨[J]. 中国美容医学, 2020, .287(011):15-18.
[2]邱志华, 朱靖. 自体结膜移植连续缝合与间断缝合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0, .031(001):37-40.
[3]丁文盛, 尹晶. 分析改良式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对眼部美观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 2020.008(026): 16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