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健
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长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目的:分析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活络通痹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为研究年限区间跨度,期间在我社区门诊就诊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样本,采用随机抽签方案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内样本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为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为活络通痹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活络通痹汤治疗效果显著,可在社区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活络通痹汤;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对称性及侵蚀性多关节炎,患者发病初期多表现为关节滑膜组织慢性炎性病变及血管翳形成,随病情进展可合并关节软骨病变,并产生关节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1]。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为严重,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总体疗效不佳[2]。中医理论中,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痹症,利用中医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价值为医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汇总本院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探究活络通痹汤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21年1月为研究年限区间跨度,期间就诊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样本,采用随机抽签方案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内样本各40例。全部患者临床表现为掌指关节、腕关节肿胀及晨僵,经X线检查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肝肾功能异常及药物过敏,且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总结分析两组基线临床资料,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统计跨度值35-62岁,平均(48.72±2.59)岁,病程统计跨度值1-6年,平均(3.58±1.07)年。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统计跨度值37-64岁,平均(48.95±2.68)岁,病程统计跨度值1-5年,平均(3.14±1.02)年,基线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西药治疗,每日口服白芍总苷胶囊3次,单次用药剂量为2粒;每日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次,单次用药剂量为1粒,共治疗30d。
研究组患者为活络通痹汤治疗,药物组方为制川乌10g、制草乌10g、土鳖虫10g、木瓜15g、当归15g、黄芪30g、伸筋草20g、独活10g、羌活10g、桂枝10g、乌梢蛇10g、淫羊藿10g、甘草10g。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调整基础组方。如患者寒胜阳虚,加入制附子;如患者下肢疼痛,加入川牛膝;如患者为游走性疼痛,加入威灵仙、寻骨风;如患者疼痛严重,加入没药、制乳香;如患者关节肿胀严重,加入赤小豆、白芥子;如患者湿热较重,加入黄柏、苍术;如患者湿气严重,加入云茯苓、薏苡仁。上述药物加入适量水浸泡,煎煮浓缩取汁300ml,每日早晚各服用150ml,共用药30d。
1.3评价标准
评估两组临床有效率,显著标准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标准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其他结果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引入SPSS23.0软件进行研究数据计算分析,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的(x±s)表示法,并采用t检验模式对比分析,计数资料为%表示法,并采用χ2检验模式对比分析,如检验值P<0.05则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7.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ng)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临床多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关节对称性肿胀、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晨僵等,患者病情反复迁延,可对日常生活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3]。
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采用对症西药调节免疫,清除炎症,总体疗效不佳,停药后复发率较高,部分患者用药副作用严重。中医理论中,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痹症,其病因为外界风寒湿邪侵入人体经络组织,导致气血不通,经络失去濡养,进而诱发关节肿痛、僵硬及活动障碍等症状。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通络宣痹,利湿清热为基本原则,采用祛风通络,温经散寒,补气养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活络通痹汤为本院自拟中药组方,组方中黄芪与当归可活血养血,补血理气。制川乌、制草乌、桂枝可通痹温经,舒筋散寒,活血行气[4]。土鳖虫、乌梢蛇为虫类药物,可活血化瘀,祛风止痛,此类药物具有毒性作用,治疗期间需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以避免耗血破气。独活、羌活主要功效为除湿祛风,止痛通络。淫羊藿可温补肾阳,扶正固本。木瓜与伸筋草能够舒筋通络,通痹除湿。甘草可调和药性,不同组方合用可达到止痛通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补肾健骨的临床效果,结合辨证施治原则调整药物组方可针对性缓解患者相关症状。与西药治疗相比,活血通痹汤疗效更为全面,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5]。
总结研究资料,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7.5%,提示活血通痹汤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疗效优于单一西药治疗。
综上分析可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活络通痹汤治疗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同时,本研究中样本量不足,流程设计等不够完善,活血通痹汤的作用机理仍需持续分析。
参考文献:
[1]陈乐,郭绵乐.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症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J].北方药学,2020,17(1):25-26.
[2]王林,李贞玉,周彩云.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凝血/纤溶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中医药,2020,15(17):2643-2647.
[3]曹君君.中医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J].保健文汇,2020(31):47-48.
[4]王桂珍.中医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20(47):101.
[5]王君琴,豆小妮,韦薇.风湿二十五味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1(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