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周文华
[导读] 目的:分析老年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防范对策。

        周文华
        山西省翼城县中医医院,山西翼城0435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防范对策。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于我院老年病科中选取850例老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有不同类型老年病症,同时统计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总结其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防范措施。结果:850例患者中,共有61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7.17%;经过对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来看,主要与质量管理体系不足、护士自身问题、患者因素以及设备因素有关。结论:老年病科护理工作复杂,有较多的护理安全隐患,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安全化开展,因此在采取护理工作时,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加强护理防范。
        关键词:老年病科;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质量管理
        前言:老年病科中主要收治患有老年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此类病症均会长期性威胁患者身体健康,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身体素质不佳,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但是据相关分析来看,老年病科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护理不良事件,如跌倒、坠床等,均会给护理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伤害[1]。现如今,应当对老年人加强护理干预,降低安全隐患,以此来帮助达到更佳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中便深入探究了老年病科中的护理安全隐患,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所选研究对象均为老年病科患者,实验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共有研究对象850例,经临床诊断,包括269例高血压、229例糖尿病、209例冠心病、143脑卒中,最小年龄67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74.56±3.36)岁,男女患者比例为513∶337。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85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总结其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防范措施。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组内比较,均符合正态性检验时,用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不符合正态性检验时,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安全隐患分析
        850例患者中,共有61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7.17%;经过对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来看,质量管理体系不足、护士自身问题、患者因素以及设备因素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安全隐患,且因以上因素而导致的护理风险数分别为14例、23例、19例、5例,占比分别为22.95%、37.7%、31.14%、8.19%,其护士自身问题占比最高,较之其他等安全隐患占比更高,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数量较多,同时也使得一些老年病高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便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几种,无论哪一种老年病,均会给患者身体健康产生损伤,而且也使得患者身体素质愈加下降,甚至是出现突发病情而导致死亡。老年病科护理工作中,要从多个方面对老年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护理,但是许多情况下往往会有一定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这也给护理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通过本次回顾性分析来看,质量管理体系不足、护士自身问题、患者因素以及设备因素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安全隐患,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此,老年病科护理管理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护理防范措施,具体如下:
        第一,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综合、全面且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非常重要,能够为老年病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表1分析来看,老年病科护理工作中,因质量管理不足而导致的不良事件占比高达22.95%,仅次于护士自身问题。现如今护理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其中的质量管理问题,护理管理部门可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对老年病科内的护理管理制度进行深入调查,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提升管理力度;同时,也要增设或优化各种护理制度,如人员培训制度、奖惩制度、责任管理制度等,以此来形成完善的老年病科质量管理体系[2]。
        第二,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护理人员是老年病科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当前老年病科护理工作比较复杂,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这也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更高的护理技术水平。首先,护理管理部门需定期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如可通过典型案例讲解、法律讲座来开展相应的法律意识培养工作;其次,在过去护理工作中未能够重视严格开展护理文书书写,或者是文书记录不完善、内容不严谨的情况,因此在采取护理工作中,要严格帮助开展相应的文书管理工作,让每一名护理人员均能够提高对护理文书记录的重视度,并可以加强文书记录工作[3]。最后,除以上措施外,还要加强对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重点加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此来帮助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进而帮助提高护理质量。
        第三,加强护患沟通。前文中提到,在老年病的影响下,患者病症情况复杂多样,对其身体的伤害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特点,而且基本无法被根治,需要患者每天均坚持用药、科学饮食来帮助缓解病情。但是据调查研究来看,许多患者在病情的影响下会有比较严重的负面情绪,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在过去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未能够重视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因此整体护理工作相对不足[4]。那么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应当重视护患沟通,讲解有关其疾病的健康知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也要对每一例患者均进行风险评估,及时为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如可以在洗手间、洗手池等容易滑倒的地方设置警示牌和防滑措施;对于一些容易出现坠床的患者应在其床铺四周增设防护栏;也有部分患者对于一些特定药物会有过敏反应,也要及时在其病房门口做好记录。
        第四,设备管理。在设备管理方面,护理人员应当将病房内一些不必要的设备移除,保障室内空间充足;同时要定期对相关医用设备进行检验、维修,使其可以随时应用,为一系列医疗措施的实施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老年病科护理工作存在有较大的风险隐患,且从实际分析来看,导致老年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较多,对此本文中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希望可以对提高老年病科护理安全性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鲁杰,廖细梅.精神科医疗纠纷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4):230-232.
[2]陈霞.预见性护理对预防高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有效性研究[J].系统医学,2020,5(21):169-171.
[3]孙微娜.康复病区老年病患者护理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3):150-151.
[4]耿艳华.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安全隐患因素及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4):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