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中
查哈阳灌区管理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162116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技术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应用十分广泛。该技术涉及多个工序,所以要认真进行,做好每一步。规范是首要的,这不能马虎,如果有了失误,会干扰进度,进而产生损失。因此,要利用好技术,并发挥其在工程中的优势,达到预期的效果。应用中,要把握要点,并以质量、安全为对象,做出有力的控制,这是有意义的。也要找到问题所在,找到有效的应对途径,并以此为依据,积极进行整改,让质量获得保障。文章将简述技术内容,并提出优化的对策。
前言:钢筋砼的应用是普遍的,多是以浇注的方式,由其形成建筑的结构。如果技术到位,就能兼顾质量和性能。然而,实际中却多有不足,经常会由于控制没有做好,而让质量与预期有差距,这是变相的损失。基于此,要掌握技术的要点,做好每一个细节,这会有不错的改善。当然,也要面向问题,积极采取对策,从而得到切实的成效。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1模板安装
根据钢筋混凝土面板的特性,模板的安装应采用无轨滑模安装方式。过程中,要把控好方向,滑模也要有一定的距离,让倾斜角不会超出预期。角度要在设定的范围内,否则就要拆卸,再二次安装。在滑模上部铺设混凝土、安放振捣平台,并在滑模尾部按照具体情况建设不同等级的修护平台。要用正确的方法将其固定,确保整体是稳固的,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安装到位,能便于后面的施工,也使其更加安全。
1.2钢筋安装
钢筋是结构的基础,将其进行妥善的安装,是技术中的关键项,所以要规范进行。先要将钢筋运到现场,并合理堆放,避免由于滚动和碰撞,致使其出现损坏。采用起重和移动用机械设备,在目标位置布置立筋架,并提前将布线完成,构筑基础的安装条件。然后,对钢筋进行绑扎,将其固定在上面,防止出现晃动从而产生威胁。绑扎要细致,并规范进行,不能有疏漏,否则会降低质量。在绑扎时,要是空间不够,会限制其进行,从而不能生效。这要靠科学的设计去规避,尤其是钢筋尺寸,必须能适应当次施工。结束后,需进行清扫,去除周边的杂质,将产生的垃圾处理掉。附近25米内,要设置警示标志,避免脱落使人受伤。
1.3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要进行综合设计,考虑到各方面,确保方案的可靠性。应涵盖如何对混凝土的配置,确定对其性质的需求,并将其体现在设计上。要分析特性,确认目标配比,并验证其是否可行。同时,材料类别、浇注温度等,也与质量挂钩,所以也要面向这些因素,给出对应的标准,以便作为制备时的依据。浇注时,应处在合适的温度下,所以应做好把控,并直至结束。如果没有做好,物料可能会出现分层,这种失误会耽误进度,而且产出的砼是有缺陷的,只能被废弃,这种浪费是很可观的。严格控制浇筑混凝土的厚度,避免因调温不适宜而生产出厚度不合适的废料。在这个环节中,为了保证流畅性,就要实现物料的充足供应。
1.4钢筋混凝土养护
即使前期工作已完成到位,但如果没有注重对钢筋混凝土的养护,则依然无法避免混凝土施工后期出现质量问题。常见的有裂缝、变形等情况,这都是养护缺失的表现,所以应引起注意,不能在完工后就完全脱离管理,这是错误的行为。
如果质量受过大的损害,就只能返工,从制备开始,再进行完整的流程,其中面临的损失可想而知。基于此,无论是施工中还是完工后,都要将养护落于实处,这也相当于技术的细节性要点。在混凝土制作完成12~18h后,可采用包裹塑膜、喷涂薄膜的方式为混凝土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养护时常并不固定,要根据事情进行合理的设置,大多二十五天到三十五天之间,如果中间受外界因素的负面影响,可能还要适当延长。
2.提高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具体措施
2.1加强材料与设备控制
对技术而言,所用到的材料也使关键的,会与质量挂钩,并最终表现于成效上。所以,要进行有力的把控,并作为准备中的重点环节,落到对应的点上。其中,砼的制备,要用到砂、骨料等,这些都会成为结构,所以不可疏忽。务必要进行全面的控制,对象包括材质、性质等,所以在材料方面,将基础尽可能地夯实。为了控制有效,应先做好规划,明确需求,再以此为依据进行采购。出厂前,要进行质检,入场时,要进行审核,确认其参数达标。过后,还要进行抽检,确认中间有无次品,并对性质进行检验。经过多道检验,全部合格后,材料才能被使用。在设备方面,也同样需谨慎,不能盲目进行。购入会租赁时,要先检验,性能多是通过实操来确认,这会相对准确,不易有差错。质量方面,要进行专业的检测,这能找出其中的隐患,是必要的保障。使用时,也要时常养护,避免由于故障或性能不足而延误工期。
2.2注重优化混凝土的制备
在制备中,关键在于使用的配比,这是基础,与质量相关,要作为控制的对象。如果配比不对,无论怎样制备,都会损害工程,所以不容许有差错。要结合工程需求,依照有关标准,确认科学的配比,并将其用于施工。在拌制时,要按照配比,投入适量的物料,使其性质吻合,总量恰到好处。需注意,投放要以规定的顺序,不能有前后的偏差,否则砼会有问题,不能被使用,这会产生浪费且影响进度。搅拌中,要以恒定的速度,且单方向进行,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水泥要区分类型,即使外表相同,也不能混用,这会影响砼的性质,无论掺杂的量是多少,都要废弃掉。此举是出于对质量的保护,也是为了让工程不受损,所以需承担浪费。完成后,如果含水量超出预期,要添加外加剂,在加入前,要先取样适量的混合料进行试验,避免存在误差。添加后,仍需搅拌,待充分混合后,再次进行检验。
2.3提高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工作技术水平
浇筑和振捣过程是混凝土加工的重要环节。浇注时,要按规范来,确保顺序是科学的,不能随意进行。而且过程要连贯,不可有间歇,否则对质量不利,严重时会要求返工。当然,“连贯”是理想的,但真正进行时,会有许多因素的干扰,间歇是难免的。为此,应做出控制,消除中断带来的影响,从而维护质量。一般,在可控的间歇内,只要调整浇注的速度,其影响就可被忽略,不用再进行别的处理。过程中,振捣要一直进行,这是为了增加砼的密实性,让中间没有气泡存在。振捣要维持适当的力度和频率,直到砼的强度达到预期,才可以中止。后续,要进行检测,确认性质达标,该工序才彻底结束。浇筑和振捣技术的提升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更快地获得质量更好的混凝土材料,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结语:对技术而言,要将标准放在首位,这是基础所在。而我国对于钢筋砼的使用,有着完善的标准,这完全可以作为依据。然而,施工问题仍然频频出现,这显然并非在于标准。为此,要在应用上进行完善,这才能有显效,让技术的效能不会有损失。从材料到管理,所有环节都与之挂钩,所以应从全局入手,围绕着技术,做出有效的改进。同时,要把握好要点,这是前提,将其切实用于施工,这是必要的做法。如此一来,就能解决问题,并推动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占英,宋学博,邢鑫.高寒区混凝土坝温控防裂施工技术及工程应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9(6):12-15,35
[2]梁怡弘.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