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搭配在市政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月11期   作者:李久柱
[导读] 进入新时代,生活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升,
        李久柱
        北京盛妍园林设计有限公司聊城分公司
        摘要:进入新时代,生活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园林景观的要求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考虑多个环节,结合城市发展现状,融入低碳理念,合理配置植物,提高景观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是当前城市园林景观的一大发展趋势。深入践行低碳理念,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园林景观质量,而且还能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缔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基于此,针对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园林;植物搭配;技术优化;策略
        引言
        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城市花园不仅是城市的地标,还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筛选和优化多种植物的搭配,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1植物搭配在市政园林施工中的重要性
        市政园林项目作为城市绿化的核心工程,应将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融入施工过程中。相对传统观赏园林,市政园林项目必须兼具系统性与融合性,通过植物搭配改变观赏园林性质,使其更具有功能性与美观性。市政园林施工理念随着时代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绿色、生态、环保”三大理念是园林工程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了满足园林建设的基本要求,市政园林必须引入绿色植物,而这些植物应该选择生存能力较强的、不加雕琢的本地植物,使其与环境能够相互协调。
        2植物搭配在市政园林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未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许多设计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强调创新要素的展示,不断发挥自身创新意识,力求园林景观风格独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设计师并未进行全面地实地考察,不了解现场情况,从而导致其创新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
        2.2未合理选择植物
        部分设计师会将美观作为设计的第一要素,在选择植物时,往往以形态优美、方便种植和养护的植物为主,却并未考虑到植物的功能。部分植物不能对环境进行合理的调节,虽然外表美观,但实用性不足,进而影响低碳园林的建设。
        3植物搭配在市政园林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场地基址
        为了充分践行低碳理念,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要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要加强对园林场地的勘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1)要结合低碳理念要求,保留土地表层土,若有其他要求,可将表层土进行合理转移,并加以保护,施工完毕后,再重新处理;要考虑场地土壤性能的稳定性,避免对土壤造成破坏,土壤若遭到碾压,则需及时进行翻土。此外,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避免由于土壤性质的改变而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进而影响生态环境。2)植物生长过程中会面临杂草的影响,若不能及时处理杂草,则会导致植物吸收养分越来越少,影响植物正常生长。通常,人们会选择人工处理杂草,也可采用药物去除杂草,这两种方法均有其自身的缺点,人工除草效果不佳,而化学除草易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可用覆盖地膜的方式对杂草进行处理,这样既不会破坏环境,还能将杂草转化为有益于土壤的肥料。
        3.2重视立体绿化搭配
        植物之间搭配会给人形成不同的立体化视觉冲击,对人体感官产生刺激,从而提升市政园林植物搭配效果。设计人员若想提升市政园林美观性,必须重视立体绿化植被的搭配。简而言之,立体绿化植被搭配就是高株植物与矮株植物之间协调搭配,形成不同的立体视觉感,并增加市政园林的绿化量,提高市政园林整体建设质量,实现区域性生态环境的优化。

施工人员在完成绿植搭配工作后,对绿植进行适当空间差异裁剪,并合理使用垂直空间,保障垂直绿植之间生长不会相互干涉。只有这样才能使立体绿化更加协调、美观、自然。
        3.3道路植物配置
        为保证园林各个景区得到有效的连接,对道路进行合理设计,要确保植物在道路中得到合理配置,既能提高道路的美观性,又能保证道路的实用性。设计人员要选择高大的树木,将其栽种至道路主次干道的两侧。本案例中,主要采用垂柳、速生杨、国槐等植物,将其栽种于有一定宽度的道路上,并选择合欢、泡桐作为主要的点缀植物。为了提高园林的观赏性,还可选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如黑松、龙柏。在色彩搭配方面,为了凸显植物的多样性特点,可选择金叶槐和红叶椿等植物,根据季节的变化,恰到好处地营造相应的场景。
        3.4低碳植物设计
        设计人员在开展园林植物设计时,为了确保低碳理念得到充分践行,要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要选择具有良好固碳和释放氧气能力的本地树种,对树种进行合理的配置。例如,在本次案例中,设计师采用的绿化植物达到几十种,如落叶乔木、常绿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在园林中包含常见的白杨、垂柳和国槐等树木,并搭配了紫薇和榆叶梅等树木,这样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园林景观,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效提高园林设计质量。进行园林设计时,要结合生物多样性要求,减少人工修剪,尽量保证植物原本的面貌。
        3.5展现出意境美
        文化传统、民族风俗、历史背景、教育层次、人文修养等多方面因素融合在一起会形成独特的意境美。但是设计人员若不加以引导,这种意境美会逐渐流于形式,破坏整体市政园林项目结构,使人感到突兀。简单来说,一些市政园林施工项目在选择植物搭配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植物四季的各种表现,导致植物之间相互干扰、竞争养分与水资源,均无法良好生长,从而影响了园林景观意境美的效果。
        3.6做好地理研究工作
        设计师在设计景观植物的组成时所依据的是高质量的检验和研究工作,使用地理调查和研究数据的设计师可以更合理地定义植物类型,并提高其景观设计工作的质量。设计师采用自己的设计方法进行创新,以满足社会变化和人们对景观设计的需求,在一段时间内观察景观中的土壤、温度和雨水条件,并根据观察结果确定种植植物的类型,从而提高了景观设计的质量。此外,设计师必须了解景观搭配工作相关的社会动态,根据城市发展的目的调整植物搭配,并确保植物搭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中国总体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的最明显的表现是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的出现,以及城市不断增加的农村人口。绿化面积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必须努力保护城市环境。选择植物时,需要将当地的气候条件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结合起来,选择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植物,并进一步装饰城市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如,在南部沿海地区,耐盐植物是景观植物的最佳组合。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园林施工要注重植物搭配与选择,并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植物养护原则、立体绿化搭配原则、色彩搭配原则、生态效应原则,突出植物与市政园林施工之间的特点。同时充分征询当地居民的设计建议,融合当地文化内涵,实现市政园林项目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琴娣,陈飞敏.市政园林工程管理中的植物配置分析[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9,002(004):74-75.
        [2]杨华.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20,623(03):77-78.
        [3]廖光磊,张朱建.市政工程园林植物在不同土质中的施工技术[J].中外建筑,2019,220(08):239-240.
        [4]李广存,李晓红.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116.
        [5]魏全民.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5):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