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亚叻
山东聊城市邦成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人们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安家需求的指导下,很多人在工作及生活稳定后会选择购置房产以摆脱租房生活、提升生活质量。这使得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的房地产行业一直较为火爆,很多城市中都存在新建住房供不应求的情况。在房地产市场大热的背后,是层出不穷的建筑质量问题。很多房建项目中,会产生由于管理不当或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各类工程质量问题。建筑由于其功能性通常容纳着数量巨大的民众,当建筑质量出现严重问题时,数量巨大的群众都将受到生命威胁及财产损失。同时,建筑质量也与企业的名誉及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关联。因此,在工程项目中,企业应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对管理模式进行深度优化,保证施工现场安全、保证建筑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创新
引言
对建筑企业而言,管理模式创新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当前,不少建筑施工企业还在沿用传统管理手段,使得管理效果、管理水平均不理想,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涉及诸多环节,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等特点,因此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手段绝非一蹴而就,需要基于企业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全面创新,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理念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指的是建筑工程企业需要根据业主方面的要求,同时需要遵循合同中的各项条例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建筑工程管理是源于西方国家的管理形式,在20世纪中期建筑工程方面增加对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能够针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建筑工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由于技术人员没有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2工程施工及管理现状
2.1管理单位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
由于大量企业以及资金向房地产市场的涌入,建筑行业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在这激烈的竞争中,一些建筑单位为了提升自我竞争力会在建设过程中会不断缩减成本以减少资金投入。而新技术的使用通常需要耗费较多的资金,这使得很多项目中,施工单位都愿意对新技术进行研究与使用。这使得我国建筑行业新技术迟迟难以得到推广。
2.2建筑企业管理主体与对象素质不高
多数情况下,企业管理层为追求业绩,盲目追求施工进度,为施工后期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另外,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且有着较大的流动性,企业难以对施工人员展开管理,最终造成大量原材料浪费、等现象,均由于施工管理不当所致。
2.3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存在疏漏
工程中许多环节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例如施工、原材料采购、人员配备等。当前,我国大多数工地的管理模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工程管理存在较多的漏洞,进而使得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存在漏洞。例如,很多工地中,原材料采购的流程以及记录都不够规范,这使得一些心怀不轨的采购人员在进行原材料购买时会借机谋取私利,通过购买劣质材料、向商家索要回扣等方式取得非法利益。这些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突入施工后,对建筑质量影响巨大,甚至可能造成极为恶劣的建筑安全事故。
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具体应用对策
3.1管理观念的创新
首先,改革创新观念是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应用的重要组成,必须要做好各环节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深化改革,找准企业定位,树立良好的市场观念。
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分析和评估建筑市场发展规律及各项需求,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以此为导向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其次,要创新文化观念,建筑工程管理中涉及很多的具体内容,但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管理,所以,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树立人本化的管理观念,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只要做好人的工作,制订针对性的管理方案,才能提升管理效率和成效。而对于绿色化观念,由于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较严重的影响,所以,为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对绿色建筑工程的重视,确保可以对建筑垃圾、建筑扬尘等环境问题的处理进行优化,从而强化绿色管理理念,做到绿色施工,尽可能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与影响。除此之外,建筑工程要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创新精细化观念,避免受传统施工管理模式不够精细化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所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以此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2管理体制创新
良好的管理体制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创新管理体制可使得各项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因此,建筑企业在创新管理模式过程中,需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建筑企业应建立在市场调节机制基础上,对其管理体制进一步革新。比如,部分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为了全面展开建筑工程管理,会专门组建管理部门,而小型建筑项目会将建筑管理责任安排于施工单位。建筑管理体制创新除体现于整体管理规划外,还体现在相关制度建立与内部责任之间,建立法人制度及产权关系制度,明确划分相关责任,保证独立法人在施工企业中的地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3.3提升监督管理人员个人专业素养
监督管理人员是进行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重要角色。很多施工中的问题都需要他们去发现并进行及时的解决。在一些工程中,建设单位为了节省建设成本,在选择监督、管理人员时会选用一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这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通常专业素养不高、对施工流程、技术标准、质量标准也不够熟悉,这使得他们难以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因此,为优化管理模式、监督模式,建设单位首先应该提升管理人员、监督人员的个人专业素养,以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职责。首先,建设单位应该招聘具有专业资质及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其次,建设单位可通过一个途径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
3.4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整体框架的完善
根据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发展情况的研究得知,建筑企业管理部门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整体框架的改善,能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对人才建设等方面进行专业管理,实现建筑行业的正常发展。
结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严峻,因此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创新,能够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科学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效率,促使国内建筑行业经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实现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影响国内建筑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制定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加大管理模式的创新力度、以及加强对管理整体框架的完善,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有效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美权.浅析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J].江西建材,2019(15):93,96.
[2]初命姣.工程施工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9(15):265,268.
[3]黄成俊.房屋建筑监理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及监理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37.
[4]张风琴.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6(9):336.
[5]黄伟忠.探析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2):591-591.
[6]朱昀.探讨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与对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0):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