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1期   作者:商 芮
[导读]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取得到较快的发展和进步,

        商 芮
        滕州市工程建设监理技术服务中心 山东 滕州 2775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取得到较快的发展和进步,各类建筑不断涌现出来,由于建筑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人们对于建筑的质量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当前国内建筑还存在许多混凝土裂缝问题,所以,这就需要针对裂缝问题加以研究和分析,切实找出裂缝形成的原因,进而具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和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离不开建筑业强有力支持,建筑业已成为重大国民经济产业支柱之一,随着国家持续深入打造质量型经济,建筑工程大规模进行密集建设,混凝土产生裂缝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焦点,在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问题直接影响到结构主体的耐久性、安全性。因此,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控制混凝土裂缝是施工单位必须面对的主要任务之一。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成因
        1.1材料质量影响与配比影响
        混凝土材料是由水泥、凝胶材料、水、砂、石子等材料按照专业的比例调配而成的一种材料。因此,如果相关的施工人员没能够在调配混凝土的过程中使用质量合格的材料,或者在调配过程当中没有按照合理的比例、顺序调配各种材料,那么混凝土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而质量不过关的混凝土就会非常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人员、施工小组为了节省原材料的费用,选择使用劣质但价格低廉的产品,这种行为时非常不值得提倡的,虽然这种行为为施工队伍节省了原材料费用,但造成的后果是十分恶劣的。
        1.2温度影响
        在一般的情况下,周围的环境,尤其是温度的变化,会给施工场所的大部分材料都带来一些影响。因此,温度的变化也会给混凝土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即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膨胀现象,而当温度下降时,物体又会出现收缩的现象。因此在一天当中,如果昼夜温差或一段时间内的温差过大,那么混凝土的内在结构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波动。在建筑项目进行施工的时候,一般都是由混凝土包裹钢筋材料的。但是钢筋材料的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膨胀系数相比十分大,因此在经受了同样的温差之后,钢筋材料的膨胀程度会大于混凝土的膨胀程度,这就导致了混凝土会被渐渐拉伸,最终产生裂缝。除此之外,混凝土滋生的温度变化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水与水泥进行混合会释放出热量,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此进行注意。并且一般混凝土材料两面所接触的材料是不相同的,这就导致了混凝土两面硬化的速度也是不同的。最后,混凝土两面的温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考建筑内部较近的混凝土的热量不容易释放,而外侧的则较容易,因此内侧可能会出现持续膨胀的情况,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
        1.3施工工艺不当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施工工艺不当也会造成混凝土开裂。在当前施工条件下,施工控制当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浇筑过程中,对于钢筋密集部位或建筑重点部位没有进行分层浇筑,采用一体式的浇筑,导致内部分布内部配料分布不均匀,建筑质量不够密实,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第二,混凝土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容易产生离析,出现水泥、骨料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如果没有充分地混合均匀,由于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配合混合出现分离现象,对后期的工程质量有较大的影响。第三方面,模板支撑不够牢固,混凝土建筑由于热胀冷缩状况,出现变形开裂现象。第四,混凝土浇筑时间间段过长,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硬化现象,产生冷缝。第五,混凝土建筑完成后未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建筑出现脱水过度饱和等现象,导致及早的出现裂缝。第六,拆模时间过早或拆模方法不当,导致建筑出现裂缝。
        2混凝土施工裂缝改善方案
        2.1混凝土原料选择与配比
        首先是选择合规的材料。混凝土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及搅拌用水三种。水泥可供选用的类型有多种:专用、通用、特用等,在明确水泥种类前,需要先了解水泥性能与强度,通常在施工当中选择的是通用水泥。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施工团队所选用的水泥种类可能不相同,这是因为混凝土浇筑施工当中不同位置所采用的水泥要求是不一样的,需要做到因地制宜,从而节约原材料,并保证工程质量。

在选用骨料时,往往原则上是选用江沙或河沙,砂率需要确保约在39%。而选用搅拌用水时,必须注意所选用的水不可以带有腐蚀性,比如污水与海水,日常可饮用水即可。其次是明确材料恰当的配比。混凝土浇筑施工当中,材料配比是最为基础的环节,这也表明混凝土配比在浇筑工作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所以必须重视混凝土配比工作。在材料搅拌之前,水泥窑事先根据建筑施工要求做好准备,掺和料选择与用量需要严格把控,例如煤灰与煤粉的用量不可以大于25%,其他特殊工程当中对于用量可能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而预应力混凝土项目则要小于25%。混凝土配比需要严格计算,如果工作人员没有依照规范计量来投放需要的原材料,使得比例失调,这将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埋下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
        2.2混凝土搅拌
        当混凝土原材料与配比都没有问题,并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接下来最为重要的就是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在送达施工现场之前进行泵送时最主要的就是混凝土搅拌,依照混凝土配比进行搅拌,同时需要严格依照规范来明确材料投放次序。混凝土浇筑当中的原材料投放次序是向搅拌机内依次加入石子、水泥、砂干拌均匀,再加入搅拌用水,所有加料时长不超过2分钟,搅拌水全部加入后,继续拌合2分钟,次序是固定的,不可以依照个人想法而随意改动投放次序。之后再均匀摊铺,让水泥砂石均匀分布。在实际施工当中,唯有严格依照混凝土配比进行搅拌才可以确保其抗压强度,以此符合整体项目安全性标准,确保建筑施工质量。
        2.3对温度和湿度实施针对性控制措施
        控制好建筑工程混凝土温度和湿度非常重要,预防性措施必须提前落实到位,注意收集当地气象资料,避免在大雨或大风中浇灌混凝土。在夏季高温时需要降低施工主要物料的温度,砂石堆场设置遮阳设施,采用泵送混凝土适当添加缓凝剂和保塑剂,减少混凝土运输时间,浇筑完毕成型的混凝土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保湿或喷专用养护剂进行养护。混凝土浇筑之前模板预先浇湿,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做好测温控制措施,可通入冷却水管或冰块措施降低内部温度,控制内外温度差在规定要求的范围值之内。
        2.4控制浇筑过程
        混凝土浇筑过程是控制裂缝产生的重要过程,在浇筑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混凝土建筑的数量、混凝土建筑结构不同研究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测算出重点部位与施工缝之间的距离,采用加固处理的方式,避免出现裂缝。同时,为了避免在运输或长时间等待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的现象,要对混凝土运输的距离运输方式浇筑时间等进行统一的规划,合理的对混凝土进行调配。浇注完成之后,会由于重力的作用,混凝土会出现离析的现象,骨料分布不均匀,容易在表层产生收缩裂缝。因此在最终凝固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施工,一般来说,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模压处理。一般在24小时之内,混凝土初步凝结,这时要结合工程施工的振动状况,研究在施工过程力的扰动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问题。当混凝土最终凝固后,可以小批量地运送施工的材料,注意对材料进行分散化放置,确保混凝土凝固后受力均匀。尽量避免集中应力压迫的现象,当混凝土凝固时间充足达到规定的强度之后,再进行正常化的施工。为了减少裂缝的出现,可以通过铺设木模板或手脚架等,将建筑过程中的应力分散开来,进一步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刚度,避免出现形变和震动。
        2.5注重混凝土后期养护措施
        浇筑混凝土完后要及早对其表面实施收光,要求比较高的表面可实施多次。养护的材料可根据不同环境选择塑料薄膜、养护剂、湿麻布、湿草帘、锯木屑等进行覆盖或喷洒。养护的时间可参照不同季节进行选择实施,要注意早期养护工作,夏季气温高,养护时间在浇筑完成后24h实施,在高温、干燥气候下及早喷水养护,冬季则要48h后实施养护,合理的时间养护能较好地避免表面发生起皮问题的出现。不同的水泥养护时间均不相同,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砂浆的养护分别为7d和14d,时间必须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3结语
        我国大量建筑工程建设满足人民改善物质生活环境需求,建筑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人民高度关注,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外观,甚至抗渗、承受荷载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防范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顾军.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与防治策略探究[J].大众标准化,2020,No.335(24):20-21.
        [2]韦茂.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探究[J].城市建筑,2019,016(027):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