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2期   作者:孙飞 杨微石
[导读]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情况也在不断变化。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人们就要迎接大自然的惩罚。
        孙飞 杨微石
        深圳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评估发展研究中心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情况也在不断变化。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人们就要迎接大自然的惩罚。损失钱财是板上钉钉的事,搞不好还要闹出人命。无论是那种结果,都不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那么就要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而检验保护成效的有效方法是环境监测。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效能展开研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重要意义;提高举措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既然找准症结,就要积极采取行动。从实践角度来讲,环境保护工作结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没有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要想打开眼前局面,需要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并多措并举提高监测效能。
一、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一)环境污染
        环境监测,顾名思义是指以监测手段获取环境情况。主要关注点有四个,一是水资源状况,二是生物资源状况,三是土壤资源状况,四是大气环境质量。可以看出,监测范围比较广泛,这无疑会增加监测难度。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需要做好环境监测。深入现场一线,依靠环境监测技术,发现隐藏在深处的问题。通多细致排查,找到污染源。或停业整顿,或思想教育,规范生产生活方式。环境保护不能完全靠自觉,环保人员要实时监测环境变化。倘若有所改观,说明工作有成效。倘若毫无变化,说明方向错误,就要及时进行调整。总而言之,开展环境监测,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二)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根本任务是,协调好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时,必须做好环保工作。只有达到这个程度,城市发展才会迈上新台阶。要想确保环保工作有成效,需要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监测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环保工作是否保持同步,二是城市规划和环保设计是否同时进行,彼此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保持同时同步还好,只需对细节进行优化。倘若发展不同步,就需要大幅调整。将两个部门召集到一起,就如何调整内容展开探讨。经过思维碰撞,将城市规划纳入环保工作中,以环保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工作。环境监测位于两者之间,实时提供数据,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环境保护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重点环节是数据收集与存储。收集不仅要全,还要细,这样才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存储方法选取得当,才能防止数据丢失。在环境保护过程中,一直有数据作支撑,工作自然有成效[1]。倘若数据收集不完整,保存不到位,环保工作就会走很多弯路,白白浪费时间不说,还多消耗了资源。
(四)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监测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显著提升环境质量。不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环境污染问题就会一直存在。通过环境监测,可在短时间内排查出污染源。到此工作并未结束,还要对相关生态要素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将作为环境优化工作的重要依据。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另一方面,有效监控环保工作。时至今日,出工不出力现象依然存在。在没有掌握真凭实据前,不要轻易妄下结论[2]。搜集分析环境数据,就可清楚工作人员是否认真履职。倘若答案是否定的,就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倘若工作态度始终不端正,或调岗,或辞退。在短时间内,环保队伍人数减少,但战斗力却有所增强。


二、提高环境监测效能的举措
(一)推进管理制度建设
        要想切实提高环境监测效能,首要任务就是推进管理制度建设。环境监测工作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外业和内业,需要配备相应的制度。在外业方面,要明确工作内容及要求,落实好责任制。当问题发生后,该谁负责,谁就负责。在内业方面,规范实验室操作流程,并帮助实验人员建立时间观念。尽早获得结果,才能尽快展开行动,从而有效降低影响。外业也好,内业也罢,最终实施者都是人。为进一步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对考核机制和薪酬结构进行优化。集中优质资源,打造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心过程,这样才能确保考核的准确性。考核结果是薪酬调整的重要依据,此举可向环境监测人员传递一个思想,即付出一定有回报。
(二)增加资金投入量
        无论开展何种工作,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环境监测亦是如此。一方面,追加财政预算,并对每笔资金的流向进行把控,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向社会闲置资金。譬如,主动联系企业,获取资金支持。同时,让对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开创双赢局面。以政府作担保,用高额利息吸引人民群众的注意。资金库不断充实,环境监测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三)培养环境监测人才
        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活,应让专业人来做[3]。当前,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无法胜任工作需要。所以说,当务之急是培养人才。依托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并执行下去。培训内容包括政策法规、环保知识、监测技术、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有专题讲座、交流分享会、实地参观、模拟演练。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事后都要进行考核。通过所有考核,则可颁发结业证。倘若通过不了,就要回炉重造,直至吃透所有知识点。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思想教育。在会上解读鲜活案例,有助于促进思想意识的转型。待思想境界提升后,环境监测水平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四)深化监测工作改革
        深化改革工作很重要,对提高监测效能大有益处。考虑到地域差异,所以要设计不同的改革内容。在设计时,千万不要闭门造车,而应来到基层,广泛搜集资料。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贴合实际的内容。经过一系列努力,建立起分级处理模式,并搭建好沟通协作机制。在多部门联动下,环境监测效质显著提高。
(五)强化环境监督职能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应坚持贯彻“八字方针”,即依法监测,执法必严。实际上,贯彻效果并不好。强化环境监督职能,有助于纠正不良风气。挑选能人异士,成立监督队伍,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进行把控。如发现不好苗头,要立刻予以纠正。监督人员要做好跟踪,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六)打造环境监测网络
        环境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做到实时监测,才能防患于未然。仅依靠人力,很难完成任务,这就需要打造监测网络。软硬件设备是不可或缺的,在引用时要兼顾成本和质量。在新时代下,科技发展迅猛,那么就要及时更新技术。譬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增强分析能力,利用智能摄像头技术扩大环境监测范围。
三、总结
        在迎接新时代到来的同时,也要敢于直面问题。现阶段,环境保护目标尚未实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环境监测不到位。笔者以为,坚持“六步走”策略,可显著提高监测效能。第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监测行为。第二步,持续追加资金,注入强劲动力。第三步,做好培训工作,夯实人才基础。第四步,深化工作改革,提升监测水平。第五步,强化监督职能,培养责任意识。第六步,打造监测网络,实现环保目标。
参考文献
[1]翟斌,邸美竹.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应用途径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1):61-62.
[2]张芳.探析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应用[J].清洗世界,2021(06):57-58.
[3]刘勇权.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J].清洗世界,2021(06):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