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 李朋健
身份证:37028519841001****
身份证:37028319900416****
摘要: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浇筑技术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技术,尤其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应用更为频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也随之逐渐显现出来。只有不断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将各种理论落实到实际施工中,才能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效率,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引言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近些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部分。混凝土施工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影响到后期使用的效果与成本。尽管国内企业十分关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但是从效果上来看,能够充分发挥出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势的企业却很少,这不但会导致施工质量下滑,也会影响后期的验收。为了进一步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现结合具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1混凝土施工技术
1.1混凝土施工应注意事项
混凝土施工应注意:①在施工操作上,应和相关规范要求相吻合,如果不能达到规定强度,不能对模板进行拆模,同时也不能进行踩踏等;②以具体施工工序为基准,在混凝土施工中,对于浇筑工序来讲,浇筑工作应进行分层浇筑,还应分步浇筑,确保各个环节振捣密实;③在正式进行浇筑前,应对模板缝隙进行封堵严密,避免出现漏浆情况;④不能提早拆卸模板,在拆卸过程当中,应以具体规定施工顺序为主;⑤加大养护混凝土力度,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落到实处。
1.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其应用的核心。混凝土浇筑主要包括原材料配比和加工、性能检验、运输、振捣浇筑、养护这几个重要环节,把握好这些重点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是提升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关键。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2.1温度裂缝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工作开展中,很多情况下需要在室外进行,混凝土施工会出现室内外温差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混凝土会因为热胀冷缩而出现变形问题,从而造成建筑表面出现裂缝情况。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温度裂缝问题时有发生,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一情况,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以将适量缓凝剂加入其中。缓凝剂的应用,可以延长混凝土凝固时间,这样在短时间内就不会出现较大温差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将适量钢筋或者适量纤维加入其中,使得混凝土裂缝问题能够减少。
2.2运输因素
现浇混凝土一般是在专门的场地配置完成后由搅拌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因此在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运输过程对混凝土品质带来的影响。在搅拌运输的过程中,受到路途、运输时间及气候环境等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水胶比,控制好运输过程中的振捣频率,就有可能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沉淀或是离析的问题,导致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无法正常使用。如果工作人员对于进场的混凝土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使用未得到充分振捣和搅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将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
3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3.1混凝土裂缝防治
混凝土裂缝预防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①科学选择混凝土水泥原材料,应以收缩性能小的水泥为主;②确保混凝土性能需求的条件下,降低水泥用量,并对骨料配比等进行改善,同时将粉煤灰以及减水剂等添加其中;③在混凝土收缩性能上,水灰比对其具有一定影响,因而应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④针对混凝土结构,应合理设置收缩缝;⑤将外加剂添加其中,提高混凝土和易性,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提升;⑥对混凝土温度测控落到实处;⑦应对预埋件进行设置,避免混凝土发生裂缝,除此之外,可以加设铁丝网,以提升混凝土抗裂性能;⑧给予混凝土养护足够的重视,当完成浇筑以后,应将混凝土覆盖工作做好,对养护湿度温度等进行有效控制,并且养护时间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2浇筑阶段施工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要及时做好混凝土浇筑处理工作。在混凝土浇筑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①对于卸料高度要进行有效控制,对施工期间出现的材料离析现象要给予更多重视与关注。通常情况下,卸料高度要将其控制在2??m以下。在实际浇筑工作开展中,经常使用的浇筑方式有直管浇筑方式以及串筒浇筑方式。在对竖状混凝土搅拌材料进行浇筑时,要将高度控制在3??m之内。在浇筑工作开展之前,可以使用砂浆或者水泥等,做好底部填充工作,填充厚度在50~100mm。在配比过程中,要结合浇筑高度以及实际情况展开,促使混凝土施工质量可以得到提升,实现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②在对柱子和墙壁间连接梁板浇筑混凝土施工中,对于混凝土裂缝问题要进行充分考虑。为避免裂缝情况的出现,要对墙壁与柱子展开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对空隙进行混凝土浇筑。采用该浇筑方式,可以实现混凝土与柱体、混凝土与墙壁之间的有效附着,减少沉陷裂缝情况的出现。如果梁板长度超过1??m,要做好单独浇筑工作,促使混凝土浇筑质量可以得到提升。
3.3做好混凝土运输管理
由于混凝土运输会对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混凝土的运输管理,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和品质的上乘性。首先,要做好运输路线的规划和时间的控制,对于加工搅拌好的混凝土,最好在2??h内运输至施工现场。在进行路线选择时要避免绕路,同时混凝土加工制作的场地也不宜离施工现场过远,要在能够保证2??h内运达现场的范围内选址。其次,要控制好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如果温度过高,混凝土在运输搅拌的过程中会出现水泥热化的情况,使得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孔隙增多,如果温度过低会使混凝土出现凝固或沉淀的情况。根据混凝土性能测试,运输中的最佳温度是在25℃左右,工作人员要注意把控仓内的温度。再次,相关技术人员要调整好运输过程中的水胶比,根据运输时间可以通过中途适当加水的方式来延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最后,对于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工程建设施工单位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验,确定混凝土的密度、强度、流动性等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严禁不合格的混凝土进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施工质量以及建筑整体稳定性都将会得到保障。因此,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有正确把握,明确技术优势与技术特点。对于振捣技术、养护技术以及配比技术等,施工人员都要明确其中的注意事项,实现各项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并实现对施工的有效控制,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超.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9,{4}(12):103-104.
[2]张明龙.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9,{4}(12):193-194.
[3]周杰.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门窗,2019,{4}(24):128.
[4]王娇娇.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45):10-11.
[5]魏巍.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J].居舍,2018,{4}(3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