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型水库运行管理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月11期   作者:胡伟
[导读] 本文分析了马鞍山市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加强小型水库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出对策,供有关人员参考。
        胡伟
        安徽省马鞍山市水利局   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  要:本文分析了马鞍山市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加强小型水库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出对策,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型水库  运行管理  对策
        水库是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灾害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对防洪、供水等至关重要。由于水库海拔位置相对较高,下游群众居住比较密集,一旦遭遇大洪水,将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水库安全度汛一直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中。
1水库运行管理现状
        马鞍山市辖三区三县,境内为丘陵岗地和平原圩区两种地貌,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市现有水库186座,其中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23座、小(二)型水库157座,总库容1.68亿立方米,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有小型水库全面落实了防汛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和水雨情测报、水库调度运用方案、水库防汛应急预案“三个重点环节”,有力保障了水库安全。2020年,实施完成了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实现了全市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监测全覆盖。各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库管理单位深入推行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因地制宜采取购买服务、集中管理等管护模式,积极落实管护人员和经费,不断提升运行管理水平。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马鞍山市大力开展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库安全状况不断改善,防洪抗旱能力显著提升。但由于运行时间长、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一些水库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加之水库主要分布在山区、交通不便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存在管理难、维护难等问题,影响水库安全运行的问题依然较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2.1 防洪能力总体不高
        马鞍山市小型水库多为均质土坝,总体防洪标准不高,易遭遇突发性超标准暴雨洪水袭击,对水库自身及下游安全威胁较大。一些水库因各种原因实际已失去水库功能,但未按规定办理降等报废等手续,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水库由于维修养护不到位,导致闸门、启闭机等工程设备老化失修,给水库运行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2.2  管理机构不健全
        小型水库所处位置多在偏远地区,工作环境偏僻,管理人员待遇不高,人才缺失严重。有些由乡镇、村集体管理的小型水库缺乏专门管理机构和专业人才,管护力量严重不足。由于基层力量薄弱,水库管护能力和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水利管理要求,难以实现小型水库统一规范的管护,也影响了水库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2.3  维修管护不到位
        水库维修管护资金投入不足,日常管养不到位,主要体现在:有的溢洪道下游河道淤积,行洪不畅;有的水库坝后坡杂草丛生,种植农作物,影响防汛检查;有的溢洪道和溢洪通道有阻水设施,溢洪道前堆积建筑垃圾,设置拦鱼网,影响泄洪安全;有的甚至在溢洪道上填筑硬实体性质的拦水设施,一旦水库遭遇暴雨洪水,对水库安全度汛和下游安全将造成严重威胁。
2.4  基础资料不完善
        由于诸多客观原因,一些水库水文、施工等基础资料缺失,水库信息系统数据库不完善,需要进一步补充校核。有的水库在编制调度运用方案和应急抢险预案的过程中,对水库工程现状、上下游情况调查不够,预案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的水库应急抢险预案没有围绕防汛工作的实战要求逐个环节梳理、研究、确定,关键时刻难以发挥作用。
3 对策建议
3.1逐步消除水库安全隐患
        (1)推进水库险险加固。科学编制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加快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加强勘察设计、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资金使用、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监管,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对已经实施除险加固的水库,加快竣工验收,做到完工一座、验收一座、发挥一座效益。2021年,马鞍山市正在开展含山县昭关黄等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2)落实水库安全度汛措施。加强对水库运行状况的摸底调查,对存在病险尤其是鉴定为三类坝的水库,逐库落实安全度汛措施,采取降低水位、空库运行、强化巡查值守等措施,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3.2着力提供水库管护保障
        (1)强化小型水库管护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的小型水库管护主体责任,加强对辖区内小型水库的统一规范管理。严格落实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认真履职尽责,及时处置各类问题。
        (2)落实小型水库管护经费。明确小型水库管护经费标准和来源,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管护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县、乡(镇)财政需进一步加大对小型水库管护经费投入力度,可参照小(1)型水库不低于2.2万元/年、小(2)型不低于1万元/年的标准,落实维修养护经费。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管护人员工资标准,聘用更高素质的管护人员,不断深化管护队伍建设。
3.3深入推进水库标准化管理
        加强小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安全鉴定、除险加固、降等报废和维修养护、监测预警、调度运用、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常态化管护机制,推动水库运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形式,择优选择维修养护单位,开展水库运行管理服务。制定标准化管理日常维修养护检查考核评分标准,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考核打分,有效提升水库管护质量和水平。按计划开展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全面建成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等,为水库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3.4 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制定完善水库巡查制度,常态化开展水库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水库大坝、泄洪道、放水涵三大件是否有隐患,检查坝体有无裂缝、塌陷、隆起、凹陷等情况,检查溢洪道是否有阻水障碍物,下游泄洪通道是否通畅,全面摸清水库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无法处置到位的,要制定应急预案,采取降低水位等措施限制运用,确保度汛安全。当水库遭遇暴雨或水库超汛限水位时,应视水位和工程状况随时增加对水库巡查的频次。马鞍山市每年结合全市水害灾害防御检查工作(包括汛前、汛中、汛后和定期、不定期检查),由市水利局分管局领导分别带队,科室派员参加,分5个片区对县区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及安全度汛工作开展监督检查。检查时,对存在的问题隐患当场交办,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措施,定期报告整改进度,实行清单销号,做到闭环管理。
3.5 提升管护人员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水库管护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水库管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形式上,市、县区、乡镇三级可定期组织专家授课、视频辅导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适时组织人员到先进地区实地观摩学习,使广大水库管护人员能够增长本领,开拓思路,真正掌握并严格执行水库工程的各项安全法规、技术标准和调度指令。在培训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加强水库管理人员思想教育,切实增强做好水库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合理地明确岗位和人员职责,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业务精的水库管理人员队伍。
4 结语
        水库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务必坚持建管并重,逐步建立健全“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及时除险加固,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小型水库安全良性运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1〕8号.
        [2] 赵黎姣.小型水库维修养护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建筑技术,20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