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鹏
山西晋盂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阳泉市盂县 045100
摘要:在我国煤矿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地质灾害是人们一直以来管理的焦点。由于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煤矿开采时经常会发生各种地质灾害,严重危及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分析煤矿常见地质灾害的特征,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以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煤矿开采;地质灾害;灾害特征;防治措施
引言
中国的煤矿多是通过井工方式开采,而中国的煤层大多经受了地质构造作用,开采时很容易诱发煤矿地质灾害。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给煤矿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常见的煤矿地质灾害主要有水害、瓦斯灾害、顶板灾害及地表沉陷灾害。在很多情况下,煤矿地质灾害还会引起一些附加灾害,对矿井的破坏力极大。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措施对煤矿地质灾害进行预防。为了更好地对煤矿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应该认识到煤矿地质灾害的特性。本文围绕着煤矿地质灾害的特性展开分析,重点探讨了煤矿地质灾害的一些预防措施。
1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
经过总结,煤矿地质灾害有着较多的共同点,如群发性、区域性以及衍生性。煤矿地质灾害发生根本原因是在煤矿生产工作中,由于过度开采,而导致地质平衡被破坏,从而引发了地质环境的变化。这样的地质环境变化大多集中于某个时段内,群体集中发生,对该地区的原生地质造成影响。煤矿地质灾害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这主要取决于本区域的地质构造、煤矿的岩性组合以及埋藏深度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类型的煤矿地质灾害在发生时间上也有所区别,部分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缓慢,但持续时间长;而部分煤矿地质灾害发生迅速,但持续时间短暂。煤矿地质灾害发生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现有的技术条件已经可以实现对部分煤矿地质灾害的预测,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只能结合预测结果进行合理防治,进而降低损失。在影响方面来看,煤矿地质灾害不仅会对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巨大威胁,更对煤矿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煤矿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
2.1陡岩崩塌
在煤矿开采活动中,如果开采作业不当,非常有可能导致陡岩崩塌灾害问题。在开展煤矿开采工作时,陡岩非常有可能出现崩塌情况形成滑坡。崩滑情况的发生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影响范围也非常广,具有无法估量的破坏力,严重的还会摧毁矿井内部巷道。与此同时,陡岩崩塌会严重影响周边建筑物及环境。更为严重的是,陡岩崩塌还会严重威胁到开采作业人员的安全,更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2地面塌陷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地层当中蕴藏的煤炭被开采出来,这样就会让矿体周围的原始应力受到破坏,地层平衡被打破,导致地表连续运动,出现地面塌陷。
2.3山体滑坡
在煤炭资源的开采活动中,会产生非常多的煤矸石。这些煤矸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结构会遭到损坏,结构应力也相应地降低,这些情况都会诱发山体出现滑坡问题。山体滑坡不仅会严重破坏山体的结构,还会对区域内的植被造成破坏,给周边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再者,山体出现滑坡还会威胁到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研究
3.1加强对煤矿地质条件的勘探
很多时候,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存在很大的关系。为此,应加强对煤矿地质条件的勘探,特别是在掘进和开采之前。由于煤矿开采的区域比较大,采用钻探的方法获取的地质资料比较有限,而且精度不高,还需要采用物探的方法进行精细化勘探。
在勘探时要重点注意一些地质构造变化区,例如断层、陷落柱及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的区域等。在勘探完成后,要将地质构造异常区标记在煤矿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根据异常区的分布情况,估算这些区域对煤矿开采的影响,从而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例如,采掘工作面在过地质构造、集中应力区、煤岩顶破碎区时,必须合理分析顶板岩性,然后采取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如注浆、架棚、注浆锚杆等,提高破碎顶板稳定性,防止顶板受力失稳导致冒顶、垮落事故的发生。
3.2提高煤矿地质测量的信息化水平和重视程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相关行业也实现了创新性的突破。除此之外,传统的测量方式也满足不了现代化的开采需求。因此,在进行地质测量工作时,可以应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度。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高科技设备来实现动态监测,这样也可以更加有效的提供数据支持。另外,还需要对煤矿开采中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健全,这样才能提高相关人员对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视度。当人们更好的遵守规章制度时,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才能降到最低,才能更好的推动煤炭行业的发展。
3.3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
在很多情况下,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例如工人不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的内容作业,导致发生严重的透水事故。为此,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杜绝违规操作。一些矿区存在着严重的盗采问题,这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些工人在施工时,为了图简便不按照施工图施工瓦斯抽采孔,这很容易造成瓦斯抽采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很多煤矿工人的受教育程度低,对煤矿地灾害缺乏一定的认识,不能理解或很好地遵守相关规定。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加强对工人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
3.4做好环境恢复
在煤矿生产中,大量废弃的矿山由于失去原有植被和土层的保护,最终导致出现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问题,周围生态环境大幅恶化,这也为地质灾害的发生留下了隐患。现在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矿山环境恢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水平,但实际生态环境修复效果仍然有待提高。在未来的生态环境恢复方面,需要从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着手,恢复原有的生物群落,从而达到全面修复的效果。
3.5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在勘察期间,对于勘察单位和煤矿企业的监督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企业自身需要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外部的监督和管理。勘察单位更应该做好评定验收的工作,使得监督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此外,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都需要明确职责,以专人专事的原则开展勘察工作,并且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责任人身上,落实权责制度,从而以制度的方式推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6)重视安全管理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一切开采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煤矿地质灾害预防工作需要由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人员负责,同时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开展对辖区内煤矿的监管力度,一旦出现超采超挖的情况必须严肃进行处置。在煤矿企业内部也要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贯彻安全生产的理念。
结语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煤矿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总的来说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破坏力强、发生机理不明确、持续时间不确定及防治困难的特性。在实际生产中,应采用加强对煤矿地质条件的勘探、重视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总结及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来防治煤矿地质灾害。研究可以为认识煤矿地质灾害及防治煤矿地质灾害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梁振宏.煤矿地质灾害特性分析及预防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21,33(3):178-180.
[2]陈健.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J].江西化工,2020(2):333-334.
[3]尚云露.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19(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