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受到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市建设不断推进等多方面影响,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优质性与便捷性备受关注,传统外墙爬架的复用率低、安全性差等弊病问题也逐渐被暴露出来。基于此,有必要对导轨式爬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及技术难点展开探究讨论。
关键词:高层建筑;导轨式爬架;应用
1 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做好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导轨式爬架能够有效提升高层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减轻高层建筑施工作业的劳动强度,提升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辅助设备,做好导轨式爬架的安全施工,才能切实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 分析导轨式爬架的特点
2.1架体更加安全可靠
对于导轨式爬架来说,导轨在导轮的作用下,实现对架体的上升与下降运动。此外,在架体结构中,利用三组导轮来对架体的上下部进行控制,以形成水平约束力来确保架体不会左右晃动。此外,在竖向主框架的作用下,导轨与建筑结构紧密连接,架体的荷载可以均匀地传递到建筑结构中,避免安全事故在爬架工作中出现,有效地保障了爬架的使用安全,即便有严重的荷载作用在架体结构中,爬架结构也会尽可能地保持平稳状态,防止颠覆事故发生。
2.2架体搭设便捷、提升效率高
通常来说,施工单位会在标准层中搭建导轨式爬架。在搭建导轨式爬架前,施工单位要以建筑结构的外观为基础,从中选择合适的搭建方案。当完成架体结构的搭建后,便可使用导轨式爬架完成升降作业。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工种交叉施工的情况,但是对于导轨式爬架的升降作业来说,可在任何时间段灵活进行,不会对施工进度有所影响,升降效率高,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
2.3导轨式爬架的使用更加经济
现浇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中,导轨式爬架可在多种建筑结构中灵活使用。此外,建筑物结构型式的不同,架体的结构也会随之变化,通常导轨式爬架的搭设高度为5个标准层的高度。与此同时,在搭设导轨式爬架时,由于只需要一次装拆,而且施工成本比较低,维护费用也比较经济。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导轨式爬架经济实惠的特点将会更加显著,因此也为导轨式爬架应用范围的扩大提供了重要支持。
3 导轨式爬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的安装策略
3.1导轨式爬架的安装方法
(1)在爬架平台的安装施工中,应根据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对平台搭设的基础楼层进行具体选择。在确认平台所处层数后,可利用滑轮组进行钢筋、钢管、木材等平台构件的吊运,再进行构件的组装与铺装。(2)水平桁架应安装在架体下部,以构成爬架整体的第一、二步。桁架宽度应与框架主体的宽度一致,并与高层建筑外墙相平行,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应大于1.8m。(3)垂直框架可采用分段对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即预先用桁架、杆件制成分段式的框架构建,再按照特定轴线对不同的杆件节点进行焊接或螺栓固接,从而形成几何结构稳定、强度刚度适宜的框架整体。(4)在支承系统的安装施工中,应保证垂直框架工作区域内每个楼层均设有一个附墙支座,并用穿墙螺栓将支座悬梁臂紧固在高层建筑的结构墙体上。其后,再应用可调拉杆、斜拉钢丝等连接件将附墙支座的悬梁臂与架体连接起来。(5)在目前的高层建筑工程中,导轨式爬架通常以电控式的电动葫芦作为动力支持。在安装此类动力系统时,首先可应用“三相五线”的配电方法,并将电缆线紧固在爬架对外一侧的横杆下方。其次,应将电动葫芦安装在架体上方的提升梁上,保证电动葫芦链条平顺、吊钩完整,并避免电动葫芦在安装施工中与爬架主体发生碰撞。
(6)在导轨式爬架的架体安装基本完成后,相关人员即可进行脚手板、安全网等部分的安装。在铺设脚手板时,应保证板材厚度在50mm以上,长度、宽度应根据框架主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常在长3~6m、宽20~25cm内。(7)防护措施的安装施工主要有防坠措施安装与防雷措施安装两个方面。
3.2导轨式爬架的安装要求
(1)在安装导轨式爬架的框架主体时,架体与高层建筑之间的附着跨距应处在5~7m,爬架各步的高度应大于1.8m,爬架平台的宽度应大于0.6m。(2)安装用于升降控制的导轮组时,其立杆与预埋件的中心点位应保持一致,施工成果与设计图纸的参数偏差应低于20mm,立杆中心与高层建筑外墙间距的允差值为10mm。(3)在埋设穿墙螺栓时,应保证螺杆垂直穿过墙体,以免螺杆在压力下发生斜向位移,在损伤高层建筑墙体的同时,削弱支承系统的牢固性。(4)需要对导轨式爬架的钢丝绳长度进行科学设置。通常情况下,用于电动提升的钢丝绳、用于安全保险的钢丝绳长度均应根据高层建筑层高进行具体调整。
4 导轨式爬架升降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导轨式爬架的提升技术流程如下:技术交底→检查架体、提升机构与施工环境→调试預紧电动葫芦→提升架体0.1m→检查提升稳定性,确认无误后撤除斜拉钢丝绳→提升架体至指定高度→安装斜拉钢丝绳→移动电动葫芦至上层安装位→移动最下层导轨至最上层→准备下一阶段升降作业;导轨式爬架的下降技术流程:技术交底→检查架体、提升机构与施工环境→调试预紧电动葫芦→提升架体0.1m→检查提升稳定性,确认无误后撤除斜拉钢丝绳→下降架体至指定高度→安装斜拉钢丝绳→移动电动葫芦至下层安装位→移动最上层导轨至最下层→准备下一阶段升降作业。在导轨式爬架的升降作业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1)导轨式爬架升降过程必须由专人实施指挥调度,并保证现场人员在3人以上;(2)严格检查电动葫芦的性能质量与安装状态,若电动葫芦存在安装松脱、运行断续等情况,则严禁开展升降作业;(3)电动葫芦每运行15min后,应停止2~5min,以免电动葫芦及发动机发生局部过热的情况,对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4)在导轨式爬架的架体提升或下降至指定高度时,应立即对支承拉杆、墙体连接件、导向杆等构件进行安装固定,以确保架体的稳定性。
5 导轨式爬架的拆除
在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施工完成后,必须严格做好爬架的拆除工作,确保爬架拆除作业的有序性,避免因拆卸作业不规范造成安全事故,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一方面,在进行拆除作业时需要对安全区域进行划分,做好相应的隔离防范工作,防止有人员因误入危险区域发生事故。另一方面,还要及时拆除爬架悬臂,在进行拆除作业时。要遵守自上而下的拆除顺序,确保拆除工作的有序进行,避免因拆除顺序混乱造成爬架坍塌。此外,还要利用塔吊放置好固定导向座和导轨主框架,确保拆除作业顺利完成。
6 结束语
与传统的外墙爬架相比,导轨式爬架配备有以电动葫芦为代表的动力系统,可显著提高施工中爬架应用的便捷性。同时,导轨式爬架具有一次安装、多层使用的特点,可达到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的效果。此外,导轨式爬架的结构稳定性也更强,可保障施工现场人员及设备的高空作业安全性。所以,在未来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导轨式爬架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与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维群.导轨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2(26):2-3.
[2]韩军.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及应用[J].城市住宅,2020,27(1):233-234.
[3]李存富.浅谈高层建筑外墙爬架施工技术[J].居舍,2018(14):55.
[4]王远兵.整体式智能爬架提升系统安全性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1):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