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高群 包磊
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 山东省 威海市 264309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成长,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贴合社会发展进程,对学生成长起到的健康促进作用是不容忽略的。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当中,传统教学模式所占据的比重仍然是非常高的,许多教师简单地被限制在传统教育思想当中,而项目学习则可以极大程度地改良此种情况,为学生的深度成长提供铺垫。本文将会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简要分析如何在其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开展策略
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学生成长的初始阶段,更是学生良好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会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收获知识。而对项目学习的深入应用则能够有效地改善现阶段教学活动当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成长。项目学习是通过固定项目对学习内容进行研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习惯于某个完整过程。在项目学习当中,教师将所有的独立问题全部交付给学生处理,学生间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设计方案,收集整理信息资源,最终得出大量结论。在此中,无论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还是实践应用能力都会获得显著增强。
一、确定科学合理的项目主题
为切实有效地推进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建设和发展,教师有必要确定科学合理的项目主题,需要明确的是课堂质量的高低与否将会直接由项目主题决定,教师在确定主题的时候需要避免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入其中。在制定项目主题的时候,首先需要考量的就是学生群体的学习特征,其次则是需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用于确定活动的主题,以便于为后续综合实践活动的正常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支撑。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师在制定活动主题以前,应该行之有效地认识和了解教学大纲以及学校的相对应资源,避免出现偏离实际的状况。其次,教师所确定的教学主题需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互契合,与学生所熟知的事物相互关联,以避免无法满足实际教学成果需要。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我是小小活雷锋》的时候,教师便可以亲自花费相应时间,带领学生前往学校周边的敬老院当中,为老人打扫敬老院的卫生等,通过此种实践活动,充分促进学生良好的助人为乐的意识的形成,为其综合素养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支撑作用。
二、考量项目活动的可行性
在正式开展项目式教学以前,教师需要先行保障此项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明确其基本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项目活动进行全面的划分和规划。在项目活动实行以前需要制定出完整的规划方案和策略,其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每设计相应的活动环节,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考量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可操作性;其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对学生的学习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实现因材施教的重要目标,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建设和发展;最后,准备充足的和项目学习有关联的物资,同时还需要有和活动相互配套的设备。
综合实践课程可以促进理论朝向实践的转变,而后结合项目活动的规划予以开展,多数教师都会结合既定计划逐步开展,但是只要转移教学阵地,教师便难以有效地控制突发事件或者意外事件,学生的专注力也会因为外界影响而出现相应的转移,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做到审时度势,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引导。此外也可以保障教学目标仍然不变的情况下,调整此前设计的项目式学习规划,以此来保证学生可以充分跟上教学流程。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准备《神奇的昆虫》的项目的时候,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考察学校或学校周边的昆虫生长区域以及生长季节,而后考量项目的可行性与否。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昆虫的解剖处理,为学生讲解昆虫的内部器官,以便于促进学生良好的探究兴趣的形成。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昆虫的各种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便于促使学生进行大量发散思考,这样将会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的形成。
三、检查项目作业的完成情况
在项目活动正式完成以后,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结果的考察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行之有效地考察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的掌握情况,用于获得大量的有效反馈,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教育指导,以便于学生可以更为有效地完成学习,教师在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作业可以是简单的图画,也可以是漂亮的剪纸,亦或是自己的活动日记。需要明确的是,课后作业完全可以不拘泥在纸质作业,而是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考虑的核心,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地强化学生对项目的理解和认识,而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也同样是知识转化的过程中。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准备《变废为宝》的课程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外收集各种塑料瓶,并要求学生自己携带彩笔,将塑料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宝宝”;同时也可以通过塑料瓶来制作各种风铃,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讲述塑料瓶的存在价值,即便是变为废品以后,也有成为其他宝贝的可能性,进而行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深度 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作用。在项目学习结束以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下时间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部分废品的妙用,并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共同参与,进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新认知能力,促进和家长间的交互沟通。教师在评价作品的时候,可以结合作品的内容以及操作性等内容进行全面具体的评价,并积极地夸奖学生,发现学生的作品的闪光点,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当中,实际教学问题仍然是存在的,而通过对项目式学习法的应用则能够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所以教师有必要积极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和项目学习的相互融合,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此外,各级领导也需要积极地强化重视和关注,积极地反馈教学效果,发现其中的缺陷并予以改正,为项目式学习的深度应用提供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吕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求知导刊,2021(02):26-27.
[2]朱迪忠.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34-35.
[3]周凤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需防个别学生心理产生改宗效应[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