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增强少先队员的责任感和光荣感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贺文敏
[导读] 少先队事业作为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使命,而光荣感和责任感对提升少先队成员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贺文敏
        延安大学附属小学 陕西省延安市716000
        摘要:少先队事业作为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使命,而光荣感和责任感对提升少先队成员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在少先队事业中,必须提升少先队员责任感与光荣感。基于此,本文从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基本原则等方面开来,探讨提升少先队员责任感和光荣感措施。
关键词:少先队员;责任感;光荣感;增强措施

        前言:党的事业发展中,少先队属于其中基础组成部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少年儿童组成的少先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但由于当下很多先队成员是独生子女,在长期生活中养成了“自我为中心”思想,导致难以快速融入到组织中,甚至难以获得实质上的责任感与光荣感,影响了其对党的认同感。因此,在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应重视对其责任感和光荣感培养,从而促使其逐渐形成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意识,并为社会发展和建设而努力。
一、明确少先队员责任感和光荣感培养指导思想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为培养更多社会需要人才,在进行少先队员培养中,应明确其指导思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首先,在少先队员责任感光荣感培养期间,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先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团队一体化且传承红色基因的全链条,聚焦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的少先队;其次,在培养中应围绕少先队员光荣感,建立阶梯式成长及体系,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加强立德树人教育。最后,应重视对少先队员共产主义道德和朴素情感方面培养,通过教育方式促使其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跟党走,并帮助其逐渐树立努力振兴民族以及推动民族复兴的意志,促使少先队员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确立少先队员培养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在进行少先队员培养中,应将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心任务,并将培养内容与少先队员日常生活、学习联系起来,紧密结合不同成长阶段少先队员认知规律以及行为特点,科学解析政治启蒙和价值塑造要素,并合理利用少先队奖章、荣誉、实践体验和服务岗位等多种激励载体,对少先队员进行具体化、持续化和常态化的光荣感与责任感培养,并生成内在动力。同时在培养中,应加快建立鲜明、交织贯通、阶段上升和形式多样性的阶梯成长激励机制,通过递进方式,分批入队、分级奖励、分段教育,促使少先队员通过追逐不同阶段小目标方式,逐渐接受政治启蒙,并形成正确价值观,养成爱国、爱人民、热爱共产党的朴素情感[1]。
三、少先队员培养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少先队员培养中,为将责任感、光荣感培养落实到位,应以基本原则为指导,从而落实各项培养措施。具体进行培养中,首先,应始终坚持思想性原则。将政治启蒙、价值塑造与少先队员实践过程相融合,并将党和国家大事件或道理,通过解析方式,并用身边、家乡和国家中小事件方式展现出来,提升少先队员理解能力,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少先队员新时代感知,以及对国家的朴素情感;其次,应坚持体验性原则。少先队员培养中,应尊重其主体地位和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当下较为适合方式进行培养,并鼓励少先队员亲近自然、体验实践、接触社会,通过了解国情和民情方式增强感知,从而在实践中获得不断进步。

并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多地点、多批次开展相关活动,为少先队员获得更好的实践体验;最后,应坚持公益性原则,积极为少先队员创造更多参与实践活动条件,让其获得更多实践感悟。并扩大激励覆盖面积,重视红领巾岗位激励运用,促使少先队员感受到少先队组织关怀,从而增强其光荣感和责任感。
四、组织多种少先队员情感培养活动
        为加强对少先队员责任感和光荣感培养,应重视各种实践活动运用,常见活动形式有多种,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习少先队历史。我国少先队史已有90多年,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少年儿为中国少年儿童谋幸福、促成长历史。通过对少先队员进行少先队历史教育,可增加其光荣感和责任感。对此,学校可通过带领少先队员学习少先队发展历史方式,帮助其全面了解少先队组织光荣史,逐渐产生光荣感。在具体培养中,可结合《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并通过听讲座、研讨、交流、看视频等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帮助少先队学生了解红领巾意义,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教育和激励。
        二是,创新入队仪式。对少先队而言,入队仪式可使其感到激动、光荣和骄傲,入队仪式对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和归属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再进行少先队员培养中,应重视入队仪式作用,尽可能选择重大节日和具有假纪念意义时间举行,如建队日。同时应选择适合地点进行教育,如纪念碑等。此外,在开展入队仪式中,可通过安排老队员代表讲话等方式,帮助少先队员获得入队光荣与自豪。
        三是,组织活动锻炼。少先队员光荣感与责任感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通过逐步引导,逐渐增加其情感体验,从而产生相应情感。为此,学校在少先队员培养中,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锻炼锻炼活动,通过各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光荣感和责任感意识培养,增加其情感体验,如在六一儿童节中,教师可利用节日氛围,开展各种主题和话题讨论活动,向少先队员灌输更多情体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光荣感和责任感[2]。
        四是,文化礼仪熏陶。“人无礼则不立”,通过文化利益熏陶,利于培养良好的礼仪,这对塑造形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为提升上少先员队的光荣感与责任感,应重视礼仪文化熏陶作用,促使其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可遵循良好规范。在文化熏陶中,少先对员需要全面把握应具备的礼仪,如宣誓、戴红领巾、敬队礼等基本组织礼仪,同时,还应掌握队会仪式、队干部就职仪式等活动礼仪,通过各种礼仪营造良好氛围,从而促使少先队员得到熏陶和感染,并逐渐产生光荣感与责任感。
        结论:在对少先队员进行责任感和光荣感培养中,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在实际进行培养中,应明确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以及基本原则等指导下,同时还应在学习少先队史等活动中,加强活动文化等方面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少先队员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其在活动中产生光荣感与责任感,并形成对少先队组织和国家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白雪.新时代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的研究[J].读天下(综合),2019(25):276-0276.
[2]丁鹤.浅析如何增强少先队员的责任感和光荣感[J].中外交流,2019,26(43):144.



作者简介:
贺文敏,女,汉族,籍贯: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生于1990.04,职称:小教二级,研究方向:新时期如何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