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变电站检修信号验收上送告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4月   作者:何晓春 李明
[导读] 目前,基于人工智能的变电站检修信号检测验收还比较落后,严重阻碍了变电站智能化发展,直接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它使用大量光信号并行测试性相对较差,维护相对困难。近年来智能变电站巡检信号的检查验收尚处于深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验收标准以保障运行的稳定。

国网靖远县供电公司 何晓春   李明  甘肃白银  730900

摘要:目前,基于人工智能的变电站检修信号检测验收还比较落后,严重阻碍了变电站智能化发展,直接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它使用大量光信号并行测试性相对较差,维护相对困难。近年来智能变电站巡检信号的检查验收尚处于深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验收标准以保障运行的稳定。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基于智能变电站检修信号接收下发报警模式,有效改善当前智能变电站检修信号接收的不足。
关键词:人工智能;变电站;检修信号验收;综合告警策略;送告警模式研究
        引言:变电站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安全的主要手段,在智能运行系统的基础上,维护无人值守的变电站设备,要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必须符合集中监控和无人值守条件,设备监控信息必须准确高效地传输到控制中心以反映设备的良好运行状况。因此,监控信息访问贯穿于设备维护的整个周期,设备维护可视为一个监控信息访问接受过程,为保证变电站智能监控信息的标准化和准确性以及安全性,应采取适合的验收告警模式,比如人工智能检修信号的模式。
        1智能变电站设备主要结构设置
        智能变电站设备中以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为主要结构,过程层一般情况下由隔离开关、变压断路器、电流电压互感器等基本设备构成,是实现过程层设备智能化的基础,实现运行设备参数检测和电气运行检测。间隔层由中继装置、智能电子设备、测控装置等辅助设备构成,运行过程中可以汇总收集间隔层的数据信息,同时可以保护和控制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具有间隙阻断和控制功能可实现控制指令和数据采集,通过控制信息和计算统计实现通讯功能。站域控层通常由通信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站域控制和时间同步系统组成,实现综合控制管理以及电厂监测报警、数据信息采集与控制、运行锁定、矢量信息采集与管理,同时借助网络可以采集电能等汇总全站数据信息实现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图1)。

       

        图1 智能变电站简介
        2综合预警策略在智能变电站检修信号验收中的作用
        2.1 硬件和软件错误处理
        硬件和软件是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运行的基本条件,必须有效处理频繁发生在运行时的硬件和软件错误。在解决硬件故障时要先检查变电站相关设备的外观,通过外观评估设备的故障。如果这反映在设备功能上,那么就是设备的原因,需要确定风险并有效应对。如果设备的能力没有体现出来,应该定期检查缺陷,在软件的显示中通常可以根据日常操作发现问题,在发生故障时向设备发送警报,常见故障包括过载和CT烧毁,查看相关警告信息并及时处理。如果设备内部存在异常逻辑或设备,通常需要进行分析,后端和设备产生的异常消息,当发生逻辑错误和逻辑错误导致不良或拒绝操作时必须分析源数据以确定错误。
        2.2 检修机组一体化传动试验
        (1)单间隔验证,现场对整个传动组进行检查和测试,智能电子设备相应压板的维护必须相互配合确保执行单间隔相应维护机制。电压耦合器件实际上提供了不同于主保护的电压后备保护和差动保护,电压差动保护与合流单元有关,两者的相关性比较大,电压合并装置的实际检查和维护不影响差动保护装置的检查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无论是电流差动保护还是电压耦合器件的实际检查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在容性电流补偿差动保护的情况下电压合并装置的实际检查情况通常对差动保护行为的实际整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主保护也对电压后备保护起到作用,所以检修机制一般涉及到的装置都是电流和电压相结合的,只有当电流电压耦合器检查和保护装置检查的压板处于一致状态时才能实现适当的保护措施。单间隙检修机组主要由刚性压板的输入和退出组合完成,如电流电压耦合的Tina元件以及断路器的智能终端等。
        (2)交叉间隙验证,关于间隙检查的相应检修机制,一般包含母线与线路保护检修、断路器与线路保护检修、母线与断路器保护检修等。线路保护和断路器保护之间的GOOSE信息传输有断路器分相和线路保护启动失败以及三相启动失败和保护闭锁重合闸等内容;线路中包含远程信息保护的故障动作;GOOSE断路器保护和母线保护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包括在母线和线路保护的维护机制下只有一个,智能用电设备维护位置处于一致状态,GOOSE的相互信息传输可以参与接收方的逻辑计算和分析,其他设备的维护机制处于类似状态。
        2.3从智能变电站设备维护开始到完成监控审批的技术方案
        设备处于检修状态时,主控检修控制软压板开启采用默认模式1;当设备检查调试,整个回路需要监视器检查验收时,监视器远程关闭主控检查控制软板,即向主控单元发送遥控指令,将信号通过模式切换为模式2,上传检修测试信号,同时,主管在监控屏上为设备设置“确认”卡,主站报警系统响应“确认”卡,将设备的报警信号发送到报警的“检查测试”选项卡”显示,保障对正常监控不会形成干扰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监控对设备保护的整个回路完成检查验收作业;在结束监控验收之后,监控器会显示“监控屏上的“接受”卡远程取下并同时放置主控检修控制软压板,即向主控单元发出遥控指令,将信令模式恢复为模式1;设备正常运行时的保护动作信号与检修位置上传保护动作信号相同,就会自动启动同推屏、事故语音、亮灯板等监控功能,变电站设备保护检测及运行设备保护通过匹配收到的信息来确保验收有意义的实际监控行动。
        2.4获取继电器保护状态
        可以通过使用智能变电站的“虚拟电路”进行自动检测以更好地监控二次电路。二次回路是继电保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串并联模型,但这些模型并不容易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因此需要进行结构拆卸进行管理。作为评估电路保护状态的指标,检查保护状态也是维护系统的一部分。设备可以接收的SV/GOOSE等信息都有相应的光纤接口。每个发送缓冲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彼此隔离。从每个虚拟链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整体流程确定如下。执行相同逻辑的不同程序实例形成许多相对独立和相关的信息流链接。因此,虚拟链路中的每个链路都与其他链路隔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链路之间的交互。
        2.5验收测试最终成效
        变电站智能监控信息自动验收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其测试准确率达到100%,测试效果达到并超过预期。目前需要针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解决方案,建议监控人员调整主站信息表的格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看到远程信号信息表是最调的,将信息表导入master,按点号、远程信号名称对报警类型和其他信息的信息表进行排序。此外,变电站监控信息接入的自动受理,提高了变电站监控信息受理的整体效率,缩短了信息传输所需的单位时间。传统的人工接收方式信息接收需要3分钟左右,与现场工作人员的沟通、配合、了解设备运行情况不利于提高信息接收效率。采用自动接收系统,将信息接收单位时间提高到1秒,通过远程合闸断路器,提高匹配验证水平可以尽可能缩短信息接收单位时间。
        结束语:在智能变电站中推广应用了满足智能变电站检修信号检测验收要求的综合报警策略,解决了电站站台和控制中心检修期间的信号验收问题。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实际应用在节省通道和自动化设备资源的同时,保证不会对正常监控形成干扰。另一角度讲,可实现智能变电站检修设备保护的全回路巡检验收,从现场端到调度端都覆盖到。系统的完整性确保监控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事故,对现场操作设备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增强了电网的实际防御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2]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电网调控运行实用技术问答[M].3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3]王松,裘愉涛,侯伟宏,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GOOSE网络跳闸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9(25):26-30.
[4]延勇,刘毅敏.22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关键问题分析及建议[J].东北电力技术,2014,11(20):3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