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及维护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4月   作者:何新来
[导读] 针对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定了更高的标准。发电厂通过对电气设备科学的管理,提高自身的检修管理水平。在实际的管理和维修过程中,也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以此提升机电维修的水平和质量,进而提高发电厂的工作水平,通过专业的检修管理工作,为发电厂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高质的服务。

大唐山西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何新来    山西省太原市   030041

摘要: 针对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定了更高的标准。发电厂通过对电气设备科学的管理,提高自身的检修管理水平。在实际的管理和维修过程中,也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以此提升机电维修的水平和质量,进而提高发电厂的工作水平,通过专业的检修管理工作,为发电厂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高质的服务。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维护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用电量持续增加,发电厂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电气设备也开始具有复杂化的特征,由于电气设备故障造成的机组非停事件频发发生,发生率多年来居高不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发电厂供电的可靠性。因此,各发电企业格外重视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电气设备良好的管理与维护有利于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通过提升检修维护人员综合素质,同时运用先进的技术,有利于推动电气设备的发展。
        1 电气设备及故障概述
        发电厂是电力能源产生的主要单位,为满足发电需求,发电厂电气设备种类较多,其主要以配电设施、发电设备、保护系统、自动系统等相关设备为主,为保证这些设备的稳定运行,做好电气设备故障检修与日常保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发电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电力电气设备自动化不断创新,一些具备智能化、自动化功能的电气设备广泛投入到电厂生产中。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厂生产力水平,但是也对电厂电气设备故障维修管理提出较高的要求。从电气设备故障现象来看,设备出现故障的种类较多,大多数故障为常见故障类型,对此只有做好这部分故障原因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才能保证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并且为后面电气设备故障检修提供依据。因此,这也对电气设备管理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应该在日常管理中对常见设备问题做好统计并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善于总结工作方法,针对设备故障出现的频率与出现故障后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及事故影响进行评估。以此为依据掌握电气设备运行情况,提高故障处理效率,降低电气设备因故障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
        2 电气设备检修管理方面的问题分析
        2.1 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
        当前,大多数火电厂未成立自己的维护队伍,而是选择将设备检修管理委托本厂以外的单位,外委单位人员结构多为劳务输出人员,其特点就是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团队向心力不足。从而造成不重视技能提升与培养,对于设备检修工艺标准要求不严格、重视度不够,导致检修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处理问题的方式更多是治标不治本,设备深层次原因分析不到位。同时由于发电厂与相关的工作人员还没有充分地了解新型电气设备,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很难确保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做好维护工作。并且,电厂自身的检修管理人员大多数新人居多,重理论但实际工作经验欠缺,导致发电厂内部关于电气设备与维护的工作计划针对性不强。因此,有些发电厂的电气设备很容易出现异常情况,从而导致设备的磨损或者消耗,还可能会引发安全方面的问题。
        2.2 检修管理的观念比较落后
        我国的一些发电厂在检修电气设备时,依然在沿用传统的检修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在计划检修的体系下,预先做好计划,定期地进行检修。这种管理的方式缺乏灵活性,很容易导致管理人员的思维倾向于程序化,无法保证设备的长周期运转。同时,也会导致检修人员工作态度变得消极。这是由于计划检修工作缺乏目的性,而且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检修出存在问题的电气设备。然而,整体的拆卸与检修,却容易造成过度检修,增加检修的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检修效率的提高,设备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管理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



        3 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以及运行维护建议
        3.1先进技术提升效率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性能的试验仪器和检修工器具对于发现设备故障隐患的判断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且更新较快,先进的检修工器具对于设备检修质量也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往往此类设备购买成本较高,导致企业对此购买欲望不是特别强烈,同时,实际作业过程中职工往往偏向于简单粗暴的习惯性方式,对于新技术接受度也比较低,往往认为没必要,从而导致故障判断率不高。因此,作为电厂设备检修维护人员应该改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接受新的先进的技术,加大试验仪器以及专业检修工器具的学习和使用,从而大大提升设备检修质量水平。
        3.2合理地划分检修管理的工作责任,建立健全的检修管理制度
        要制定完善的管理目标,设备负责人必须处理好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按照设备的结构特点、易损程度以及故障发生的频率,为每一台设备制定不同的点检标准,合理地安排备品和备件,并且还需要编写规范的作业指导文件,确保自身管辖的设备都能够检修管理到位。另外,发电厂应该建立健全电气设备五级责任防护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实际的分工内容,并且还需要利用管控点,及时地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或者缺陷,并且及时地诊断与排查,从而有效地防范与整改。具体的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级主要针对的设备的管理者。管理人员应该按照标准进行点检、操作等,并且还需要充分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通过有效的措施,避免事故扩大。第二级主要针对的是维护人员。维护人员作为电气设备的主要操作人,也必须做到规范点检,同时还需要做好维护工作。主要负责对于单个设备的点检,及时地分析发生的故障,并且做出诊断。管理的思路也应该有所转变,重视电气设备的管理。第三级主要针对的是电气专工,并且针对点检、监督以及检查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管理,明确两类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设备无缺陷。第四级主要针对的是专业人员,在更高的层面上,定期地评估一些重要的设备以及系统,并且还需要召开专业会议,共同讨论专业技术问题,并且制定阶段性的检修计划,针对重要技术问题共同探讨,明确解决的方案。第五级主要针对的是专家队伍。技术人员应该尽量扩大自身的技术支持范围,主动与专业人士沟通,加强联系,并且进行交流与学习,为公司寻求技术方面的支持。五级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加全面地管理电气设备,并且加大管理力度,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3.3提高检修队伍素质
        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认真做好每月的技术问答、缺陷分析和“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活动及每周的安全日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业务技术培训活动;努力学习业务技术,不断提高检修维护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对业务技术应精益求精,能达到“三熟、三能”(熟悉设备、熟悉规范标准、熟悉本岗位的规章制度;能分析设备运行状态、能及时发现并判断故障隐患、能掌握一般维护技能),逐步实现“一专多能”、“一工多用”。积极开展各类技能竞赛,营造良好的 “比、学、赶、超”氛围,促进技术人员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不断攀登技术高度,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检修队伍的素质。
        结束语
        针对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定了更高的标准。发电厂通过对电气设备科学的管理,提高自身的检修管理水平。在实际的管理和维修过程中,也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以此提升机电气设备维修的水平和质量,进而提高发电厂的工作水平,通过专业的检修管理工作,为发电厂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高质的服务。发电厂也应该合理地划分检修管理的工作责任,建立健全检修管理制度。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电气设备的生产效率,为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庆.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及维护[J].设备监理,2019(11):55-56.
[2]郭庆.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与检修技术要点浅析[J].设备监理,2019(08):36-37.
[3]梁加骏.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技术革新与运行维护[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6):8-9.
[4]王贵文.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及维护[J].山东工业技术,2018(13):185+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