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配调集约化的配网调度运行管理提升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4月   作者:刘志贤
[导读] 全面推进配调集约化管理应以建设更加“安全、智能、高效”的配网调度为总目标,彻底扭转以往县配调各自为政的粗犷式管理,打造全新的配调运行管理体系,提高配调业务的规范性,保障配调运行业务安全开展。

国网甘南供电公司  刘志贤  甘南州合作市  747000

摘要:全面推进配调集约化管理应以建设更加“安全、智能、高效”的配网调度为总目标,彻底扭转以往县配调各自为政的粗犷式管理,打造全新的配调运行管理体系,提高配调业务的规范性,保障配调运行业务安全开展。
关键词:配调集约化;配网调度;运行管理;提升
        引言
        持续推进综合停电规范化管理,建立可靠的配网调度智能化支撑体系,实现配网设备可观、可测、可控,稳步提升配网安全水平,同时立足于提高配网停送电操作效率,才能有效缩短用户停电时间,稳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社会形象。
        1优化配网调度管理架构
        1.1调整配网调度组织机构与职责
        取消县区级配网调度机构,地市局配网调度机构调管全地区配网线路。推进集约化工作过程中,在“差异发展”地区不搞“一刀切”,允许基础相对薄弱的供电局分步实施,通过先空间融合、再业务融合,最终实现组织架构向“1”模式的彻底转变,逐渐由“分散调度”向“大集中调度”模式过度,有效减少配网调度运行管理层级,实现管理资源的集中调配和组织架构的扁平化。
        1.2统一配网调度的调管范围和检修许可方式
        完成配网工作票许可方式调整,配网调度统一采用间接许可方式,配网调度不再负责办理工作票,依据检修申请单开展停送电操作,并对检修申请单进行许可及终结。配网调度统一调管至配变本体,做好调管范围内设备的调度、监视、事故处置等工作。
        1.3加强前端融合,提升配网调度、配网运维、客户服务协同能力
        通过优化业务体系,调整组织架构,实现配网调度与服务调度业务深度融合,提升配网调度、配网运维、客户服务三个面向客户的前端生产单位业务协作水平,解决低电压、配变过载、重复停电、延时停送电、客户问题响应慢等问题。
        1.4加强配网调度人才队伍建设
        为配调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建立满足集约化后配网调度需求的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并按照配置标准完成调度运行人员及调度、方式、继保、自动化、通信等专业管理人员等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同时,稳妥做好原县区局配、县调人员转岗、分流等工作,各供电局应提前筹划,制定专项方案,有序推进配调集约化,确保人员队伍稳定。
        2提升配网调度管理水平
        2.1统一配网调度管理规则
        从顶层制度设计谋划,推动建立配网调度“统一度量衡”。通过调研集约化前沿用的调度管理规程,整合优秀管理办法,最大化满足各地市局调度业务正常开展,在制度上统一了配网调度运行、方式、自动化、继保、通信、网安等专业核心业务标准。
        2.2提升配网综合停电管理水平
        以完成年度预安排可靠性指标为基础,加强停电计划管理,源头管控,降低计划停电时间;以用户为导向,影响用户的停电提级管控,根据各单位可靠性指标和各层级审批阈值;实施计划刚性执行,狠抓延时送电,分析停电、施工、送电等各个环节延时原因制定管控措施,缩短延时送电时间;实施计划性工作均衡安排及操作任务时段均衡安排,在制定月度停电检修计划时,均衡每日的停电检修数量,原则上设置检修操作数量上限,比对计划操作数量上限。
        3提升调度操作效率
        3.1完善配调应急机制,提升配调应急处置能力
        按照“平时集中、应急分散”的指导思想,明确配调应急处置主要模式建设要求,建立常态化配调应急处置演练机制,并通过专项检查促进配调不断完善应急机制,建立成熟配调应急处置体系。



        3.2建立调度操作日前出票机制
        提前一天编制检修相关的调度命令票,或者采用运行单位提交检修申请单时同步填写好停、送操作步骤单的做法,根据停、送操作步骤单一键自动生成调度操作命令票并提前发布预令,提供给现场操作人员作为编写电气操作票的参考。通过操作策划前移,可降低操作风险,提升操作效率。
        3.3建立调度潮汐值班制度
        针对调度台出现不可控的操作不均衡的现象,在固定人员值班情况下,无法通过轮值排班解决操作高峰期值班人员不足的问题,开发系统实时评价功能,按照权重算法量化检修操作数量,自动评价调度台工作饱和程度,并根据系统评价结果提供潮汐值班依据,以解决操作高峰时段人员不足的问题。
        4建立配网运行指标评价机制
        4.1指标通报与闭环管控
        定期发布管控指标,实施计划检修、故障重复停电、重过载设备管控及风险闭环防控。另外,运用定期会议、工作简报、专项督查等机制,加强推进过程的有效管控,定期梳理分析综合停电管理优化工作的推行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意见。针对需要及时协调解决跨业务、跨层级协同问题,及时总结、协调跟进,并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纳入绩效管理。
        4.2以高峰和低谷负荷分析结果为导向推动配网规划建设
        每年定期编制配网高峰负荷分析报告,推动“一问题一分析一整改”,根据全年高峰负荷日的配网运行数据,对高峰负荷日当天配网存在的过载、重载、轻载、不可完全转供、电压质量等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每年春节、国庆节假日负荷低谷期,分析居民用电特性,对线路过载、配变烧毁、线路被迫停运、配变过载和电压不合格的情况进行揭露,分析配网运行存在的薄弱环节,补齐配网运行短板,以提高实际运行操作合环转供电率与配网自动化覆盖率为落脚点,为日后网架建设工作提供准确的方向标。
        5推进配调智能化建设
        5.1建设统一调度运行管理系统
        打通营销、营配、GIS、生产等系统,实现运行数据共享,提高处置效率,实现了配网日常业务在调度、抢修、客服间自动流转,有效支撑调度、生技、设备、安监等各专业的管理业务,提高了管理效率。故障研判、配抢指挥、管理驾驶舱、方式机器人等功能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实用化、智能化水平。
        5.2建设配网调度网络发令功能
        推进配网调度、运行、抢修和管理业务等功能应用的移动化,在配网网络发令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操作逻辑合序防误闭锁自动实现与配电运行单位完成发、受令及复诵等过程的交互全过程。改变原有配网调度与运行人员的发受令模式,缩短客户停电时间,减小停电对客户造成的影响,减少客户投诉,缩短现场检修班组、施工单位等待时间,提高配网检修效率。
        5.3建设配网馈线、配变重过载智能监视功能
        通过打通调度与计量系统数据,充分利用配网馈线、配变运行监视及重过载运行处理流程,开展防配网线路及配变烧毁工作,系统自动判定过载后,自动发起配变过载处理工作单至县区局配电运维班组,县区局配电运维班组应及时签收工单并尽快核实过载情况,通过PC端或手机APP填报核实处理情况,以大幅提升故障巡视、抢修效率。
        结束语
        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实现了配网调度由分散到集中管理的本质转变,推进了配调管理模式革新,创新建立了配调扁平化管理模式、指标管理体系以及“数据工单化、工单数字化”的管理理念,探索了一种配网运行管理的创新模式。配调集约化提升配调业务的规范性,大幅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有效提高调度操作效率,缩短了用户停电时间,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叶飘.配网调度运行安全监管的意义及防控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1):218.
[2]吴昊,宋世光,王泽.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探析[J].电工材料,2019(04):13-15.
[3]何光层.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备用调度启用策略[J].云南电力技术,2017,45(01):83-84.
[4]李婷,潘连荣,杨有慧.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分析[J].广西电力,2020,43(03):49-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